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6|回复: 0

(聚焦高考)2010年高考志愿填报要点

发表于 2010-6-4 15:5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就辽宁省2010年高考政策特点及填报要点介绍如下,供广大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辽宁高考政策特点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比较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近几年的情况看,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一本批次分两个时段录取
         辽宁省高考普通类分为提前批本科、提前批专科、第一批本科A段、第一批本科B段、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职专科等录取批次(段)。
        一般来说,批次和录取段越多,考生录取机会越多。辽宁省将层次最高的一本批次分为两个录取段,这就给一本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录取机会,达到一本线的考生如果在A段没被录取,B段仍有机会。
       (2)一本实行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个志愿顺序上设置了两个以上的院校志愿。2008年辽宁省在普通类第一批本科A段录取院校实行平行志愿试点,2009年又在普通类第一批本科B段实行平行志愿。这是我省高考录取工作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志愿设置要求迈出的实质性步伐,是高考的一项重大改革和进步,它相对于传统的志愿设置将更公平、更合理,能够充分维护高分生的利益。近两年的录取数据足以证明实行平行志愿可以大幅度减少高分低就现象。
        2008年在一本A段实行平行志愿后,当年一本B段文史类院校最高录取分数线为571分,录取线差分别比2007年、2006年下降了40分、48分;当年一本B段理工类院校最高录取分数线为543分,录取线差分别比2007年、2006年下降了81分、73分。
       2009年一本B段也继A段之后实行平行志愿,二本文史类院校最高录取分数线的线差2009年为81分、2008年为86分,比2007年的109分、2006年的113分都有较大幅度降低;二本理工类院校最高录取分数线的线差2009年为99分、2008年为81分,比2007年的165分、2006年的82分更趋稳定,减小了振幅。
       2010年辽宁省继续在一本A、B段实行平行志愿。
      (3)各批次都取消了院校服从志愿
        辽宁省继2006年取消普通类第三批本科、专科(高职)院校批次服从志愿,2007年取消普通类第二批本科服从志愿之后,2008年又取消了第一批本科的服从志愿。即除提前批次仍保留院校服从志愿外,其他批次一律实行征求志愿的方式解决部分院校在第一轮或基本志愿顺序投档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问题。省招办将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和计划数向社会公布,考生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和办法到县(市)区招办填报征集志愿。在各批次补报分数线上的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和地点重新填报征求志愿,参加征求志愿录取。有的批次、有的院校还有可能降到批次线下录取的可能。这就提高了考生按志愿录取的比例,减少了已录取新生不报到的情况。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填报征求志愿,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填报征求志愿视为自动放弃补报权利。
        (4)参考志愿始终实行平行志愿
        我省在参考志愿顺序中采取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已有多年。2010年仍然在第二批录取本科、第三批录取本科、专科(高职)批次均在第二志愿顺序后设7个平行的参考院校志愿。这种设置方案降低了考生填报的心理压力,增加了录取机会。
        (5)实行估分估线填报志愿
        显然,知分知线填报志愿的难度相对较小,因为考生的定位已无悬念,只需准确判断院校可能的录取分数即可。今年我省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15日至23日,各科类、各批次志愿同时填报。这使辽宁目前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采取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虽然估分填报志愿的难度稍大一些,但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方法,也同样可以报好志愿。
二、2010年志愿设置方案

基本志愿设置方案

提前录取本、专科批次均设2个有序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4个专业志愿。在提前录取本、专科批次志愿栏下分别设有本批次院校服从志愿。

第一批录取本科A段、第一批录取本科B段均设3个平行的第一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

第二批录取本科、第三批录取本科、专科(高职)批次均设2个有序的院校志愿和7个平行的参考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

所有批次在各院校专业志愿栏后都设有专业服从志愿。

凡在以上志愿顺序中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都通过征集志愿的方式补录完成。

征求志愿设置方案

今年高考征求志愿的设置具体为:

第一批录取本科A段、第一批录取本科B段设3个平行的第一院校志愿。

第二批录取本科、第三批录取本科、专科(高职)批次均设1个有序的院校志愿和3个平行的参考志愿。

每个批次(段)后设批次(段)服从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三、2010年志愿填报要点

(一)院校志愿填报要点

1、提前批次填报原则。

提前批次志愿的填报要保证做到“不后悔”。不同层次的考生,提前批次志愿的填报思路也不一样。

对于进入一本层次的考生,提前本科院校志愿应该填报,多填报一个志愿就多一次录取机会。提前本科院校应该本着下面的原则去选。

填报提前本科志愿前应该先在一本批次确定一个保底院校。这个保底院校应是凭自己的实力,凭已定的志愿填报方案肯定能录取的院校。然后再在提前本科批次寻找至少比这个保底院校要好一些的院校。这样,如果提前本科先录取,才不至于后悔。

对于进入二本批次的考生,提前本科院校志愿更应该填报,因为提前本科院校一般不会比二本院校差。

对于本科层次的考生,提前专科院校一定要慎重填报或者是不报。这涉及到录取顺序问题。由于提前专科先于一本、二本批次录取,只要你的分数达到提前专科院校的分数线就会先被录取,也就没有机会再参加后面本科批次的录取了。所以,如果报考提前专科院校的话,这个院校必须是你特别认可的 即使放弃本科,到这个专科院校去也不后悔。

对于专科层次的考生应该填报提前专科院校,因为提前专科院校大都好于专科批次的其它院校。

2、一本A段、B段院校填报要点

投档原则

由于第一批录取本科A段、B段均设3个平行的第一志愿,因此在介绍填报要点之前必须先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将严格按照考生的高考总分(高考文化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到低顺序逐个检索、投档。当考生总分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当检索到某个考生时,再依次检索该考生所填报的A、B、C院校志愿, 只要被检索的3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由高校决定该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如该生填报的志愿经检索后均不符合投档条件,则无法被投出,此时该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院校志愿的检索、投档机会,系统将进行下一个考生的检索、投档过程。
现举例说明:如果有三位顺序相邻的考生小张、小李和小王,小张分数最高,小王分数最低,则按规定,在三人当中,小张会被最先安排进行检索投档。假设三人填报的志愿如下表,且在小张投档前院校4、5、6、7均已满额。



当检索到小张时,依次检索小张所报A、B、C院校志愿,发现他所报A志愿“院校1”还未被投满,则小张就被顺利投进“院校1”,至此考生小张的检索投档过程结束,不再检索其B、C院校志愿。

下面轮到考生小李,依次检索小李所报A、B、C院校志愿,他所报A志愿“院校4”已被高分考生投满,而B志愿“院校2”还未被投满,则小李就被顺利投进“院校2”,他的检索投档过程也就此结束。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考生小王,他所报A志愿“院校5”、B志愿“院校6”和 C志愿“院校7”都已被高分考生投满,所以在这个批次的检索投档过程结束之后,小王的档案将无法被投出。

显见,实行平行志愿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考生的志愿取向,提高考生志愿的实现率,减少高分考生落榜现象,当然也将相应减少低分考生被录取到较高层次院校的几率。

比如一名理工类考生成绩很不错,有可能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按照传统的志愿设置方式,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大学没有十足把握,而不报考清华又有些不甘心。因为如果能被录取当然好,但一旦达不到清华的录取分数线,第二志愿院校的档次就会下降很多,这是考生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现在情况不同了,考生可以第一所院校报清华大学,第二所院校报上海交通大学,第三所院校报哈尔滨工业大学。绝对不至于出现清华投不了档,其它两所所院校也都投不了档的结果。

填报要点

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建议填报时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同样是有顺序的。有人错误的认为平行志愿没有顺序,几所院校都一样,这是不对的。录取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进行检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愿的3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第一所院校的录取分数可以高一些,往后要逐个下降一定的分数。否则,若第一所院校录取不上,后面两所院校都可能录取不上,成为无效志愿。

第三,平行志愿的最后一所院校一定要作为自己在本段的保底院校。什么叫保底院校?就是要有100%的把握被录取,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院校。如果这个院校志愿保不住底,在本段就只有征求志愿的机会了。但大家一定要清楚,就往年的录取情况看,一本批次在第一志愿完不成计划的院校数量很少,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这种可能会更小。因此,通过征求志愿被一本院校录取的概率太小。

风险分析

实行平行志愿以后,一本的竞争强度并没减弱,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仍然存在。

平行志愿虽然可以减少高分低就和落榜现象,但不可能完全避免。其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不被投档的风险。考生高考分数虽然达到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但由于考生定位和估分误差或院校选择不当,均未达到所填报的三个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而不被投档,只能参加一批本科各段征求志愿补充录取或转入下批次(段)录取。

二是投档后又被退档的风险。这是平行志愿填报中最大的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是同批次院校同时投档录取,考生被退档后,即使高考成绩符合平行填报的其他院校的要求,因这些院校已经同时完成投档,所以就没有被再投档的机会了,只有等待征求志愿参加补充录取或下批次(段)录取。被院校退档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分数偏低的考生会被退档。这是因为目前院校投档人数大都比招生计划多,投档的考生不可能全都录取。建议要仔细阅读院校招生章程,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有类似“录取时学校将对部分生源质量好的省份适量增加招生计划”承诺的院校。

另一种是由于专业志愿填报较高而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被退档。

因此,考生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科学分析院校的录取数据,不要盲目填报虽有一点希望却无十足把握的院校。

3、二本(三本、高职专科)院校填报要点

A、要立足于第一志愿被录取

虽然辽宁在这几个批次分别设置了第一、第二和参考志愿院校,但在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要认为录取机会很多,如果第一志愿录取不上,还有第二志愿及参考志愿可以弥补。建议大家一定要把目标锁定在第一志愿上,立足于第一志愿被录取。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由于考生、家长、高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越来越重视,各级招生部门对高考录取政策和信息的披露也越来越及时、越“阳光”,能够理性和恰当填报志愿的考生也逐年增多,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越来越高。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很多省份高考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已达80%以上。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已经占到这么大的比例,我们怎能不充分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呢?

其次,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即使能被后续志愿录取的话,录取院校与考生的高考分数相比可能也会相差很大一个档次。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哪些院校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显然只能是那些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觉得不怎么好,大家第一志愿都不愿意报考的院校。

B、 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

虽然我们都想第一志愿被录取,但是事情不可能都按照我们的意志转移。由于高考录取是一个极不确定的事件,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而且每年都有意外发生。即使我们的第一志愿填报得没有任何问题,也不敢保证肯定能百分之百地被录取。所以一旦第一志愿没录取,第二志愿就一定要发挥作用,成为我们的保底志愿。其实,第一志愿如果没录取,还有第二志愿来弥补,如果第二志愿再录取不上,就没有更多的弥补机会了。

应该怎样选择第二志愿院校呢?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寻找那些今年有可能招第二志愿的院校。即寻找那些往年招过第二志愿考生的院校,最好是往年各个年度都招过第二志愿考生的院校。这就需要逐个院校比较往年各个年度录取数据中的两个指标 招生计划人数(或录取人数)与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凡招生计划小于或等于第一志愿上线人数的院校,从理论上讲则不必招第二志愿考生就完全可以完成招生计划;凡招生计划大于第一志愿上线人数的院校,则当年肯定招过第二志愿考生,否则就完不成招生计划。

C、参考志愿的填报原则

与第二志愿的填报原则相同,就是要寻找那些今年有可能招参考志愿的院校,即寻找那些往年招过参考志愿考生的院校,最好是往年各个年度都招过参考志愿考生的院校。

D、征求志愿的填报原则

填报征求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比较全省所有具有补报征求志愿资格的考生数与本批剩余计划数,以便对竞争强度有个宏观把握。二是要了解全省符合补报征求志愿资格的考生分数分布情况,准确的把握自己在其中属于哪个层次、居于何位置。三是要对所有有剩余计划的院校在考生心目中的感觉有准确把握。可根据其在前几个志愿顺序的录取分数、报考人数来分析,也可根据其往年录取情况判断。四是不得再有过高期望,应将能被录取作为首要目标,理智地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E、“贴线”考生的填报技巧

假设二本控制线是490分,考生的分数正好490分,或稍稍多一点,这就叫作“贴线”。这样的考生在选择第一院校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按照通常的填报思维方式去和别人竞争好院校,应主动回避一下。第一志愿院校就应该选择那些往年在第一志愿没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这样报,只要上线就等于录取。假如有一个学校在本省招生100人,去年第一志愿只录取了50人,还有50个计划需要从后续志愿完成,若前年、大前年也都是类似情况,“贴线”考生要是第一志愿报这样的学校,可以说几乎不可能不被录取。

(二)专业志愿填报要点

对于大多数不具有绝对优势的考生来说,专业志愿的录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很多外省(市)院校的招生计划本来不多,分配到各专业就更少了,一个专业只招几个考生,有的甚至只有一个。我们以专业计划只有一个这种极端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只有分数最高的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可以如愿,即使你的成绩在所有报考该校的考生中排在第二,也不能保证肯定能录取到第一专业志愿,因为还有恰巧第一名也和你报的是同一专业的可能。何况我们事前根本不可能知道你在报考这所院校考生中的成绩排序!鉴此,填报专业志愿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如果没有绝对的分数优势,第一志愿不要填报最热门的专业,应该选次热专业。

二是如果毫无分数优势,只能勉强挤进该校门槛的话,第一志愿则应填报多数考生最不愿意报而自己又认可的专业。

三是要尽量照顾自己的兴趣。

四是要尽可能地服从专业调剂,以增加录取概率。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当各个专业志愿都没能如愿录取时,即使分数再高也只能做退档处理,这将使我们丧失一次很好的录取机会。

(本文来源:人民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