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0|回复: 0

(聚焦高考)高考加分的异化照出权利腐化

发表于 2010-6-4 15:57: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考加分,这个热门话题近日随着全国各地有关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信息的出台,再次成为焦点。在本次人大会议上,哈市人大代表张琼就建议,我省高考应尽快实行没有加分照顾政策的“裸考”,这样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将更加公平。(6月4日凤凰网)
  高考加分的制度本来是国家为照顾特殊人群出台的高招政策,符合条件的高考考生可以在分数线以下按照规定的分值降低录取。就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而言,加分政策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人群就应该有特殊待遇。有专业技能之人加分,是对于他们技能的褒奖;给少数民族的高考考生加分,是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们大部分人接受教育的条件较差,是总体上的平衡;对烈士子女加分,是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但是,当加分制度在“权利”的控制下开始异化,那么高考加分的意义何在?
  高考对于大多数的莘莘学子都是一个跳出龙门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披星戴月,悬梁刺股,如果因为高考加分的不公平而导致了部分考生名落孙山,那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讽刺,也为社会的公平机制敲响了警钟。但是09年频繁发生的“加分门”事件和各种加分丑闻却证实笔者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2009年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浙江高考航模加分等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高考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严重异化,成了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的工具。
  高考加分政策虽然对于当下的中国实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近年来其弊端却显露无遗。加分把考生分化成“特权”和“非特权”两类,而高考又倡导公平公开公正,那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并且“特权”大多数时候是“强者”的游戏,是掌握了权利的人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一种方式,只要有加分项目存在,就会有家长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关系、托门路,制造假材料、假证明,通过不法手段谋取用以高考加分的证明。中国由于长时间处在封建社会等原因,“官场文化”非常发达,官场的人脉资源对于个人或者是子女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分不加分不仅仅是关系到考生的未来,也是一个家族“实力”的象征。因此很多有能力的考生反而得不到加分,因为在这个“拼爹时代”,他们没有权利和背景。
  其实,高考加分也不仅仅是中国的特色,其他国家也有高考加分的制度。美国也会对黑人考生加分,其来源于1961年肯尼迪时代的《平权法案》。这个法案在总体上认可了美国少数民族、尤其是黑人的权利。英国也会为了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而采取一定的高考加分措施。可见,高考加分本身并不没有大错特错,只是在中国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让加分政策发生了异化,成为了一场权力的争斗。
  很多人都呼吁要取消“高考加分制度”,这并非空穴来分,因为现在“高考加分”加的已经不仅仅是分数,还是权利碰撞之后的“战利品”。“加分制度”就像一面照妖镜,把很多拥有权利又立场不坚定的人之丑恶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活脱脱地上演了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取消高考加分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高考的公平和考生的利益,但是整个社会思想的进步、选拔机制的完善和监督机制的健全才是根本之策。


       (来源:荆楚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