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5 15:30:33
|
查看全部
二、牢牢把握新时代的主题,把实现伟大梦想建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基础上
中国进入新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十分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个伟大事业就意味着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得到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我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那时,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必将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必将更加有力地打破人们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富强唯一道路的迷思;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必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完成伟大事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围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对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领域的发展目标任务、战略布局,以及重大方针政策作出了重大战略安排,中央各有关方面正在抓紧作出工作部署。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方面,我们的有利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更好更坚实,我们也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同时必须看到,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时期,国际关系中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矛盾,比以往更复杂,而且新矛盾和老问题交错叠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许多可以预见和尚难预见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
比如,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不可能一帆风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要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及利益固化的藩篱,不可能没有阻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面临不少深层次难题;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实现祖国统一,要排除各种障碍和干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面对各种消极腐朽没落文化的抵抗,尤其要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霸权主义出现新态势的挑战,等等。这就决定了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将从内部到外部、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各领域面对各种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能否取得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将长期地严峻地考验着我们党的治党治国能力,考验着党组织的战斗力、共产党员的党性和政治定力,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发扬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确保伟大事业、伟大斗争的胜利,最为重要的是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条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和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努力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共产党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制度保证、政治保证和最大优势。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果不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阐述,非常科学,非常精准,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充分体现了其中的科学性、时代性、原则性、系统性,是我们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的总纲,是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和管党治党能力的目标遵循及行动引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意志,在党章中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这是我们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民族之大幸。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密切联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得更强更好。
新时代推进伟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坚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性建设,统领推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收到时代需要、人民期盼的好效果。党的全部建设都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党的政治任务、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都要把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推进伟大工程的首要政治担当。在加强党性锻炼中,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选拔任用干部、吸收新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条件。党组织的活动必须强化政治功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必须立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着力解决有损党的执政能力和有损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突出问题。确保党在新时代履行好历史使命,更好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应当高度重视的是,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治好两种相互联系的腐败病。一种是政治上的蜕变,即政治上的腐败,就是放弃、背叛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动摇、背离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迷失前进方向,在政治上走老路、走邪路却不自知。再一种就是放弃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追求个人享乐,生活糜烂,贪婪无度,堕入追逐私利和滥用职权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两种腐败性质不尽相同,但彼此相通,都会对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两种腐败病很容易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总病根都是政治上站错了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大问题。从严治党务必要抓住解决人们头脑中“总开关”问题开展工作,不松劲、不间歇,决不能失之于宽松软。要善于小中见大、防微杜渐,从表象入手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综合整治,勇于自我革命,及时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斗争,坚持扬正气与祛歪风相结合,既认真强化法纪监督的刚性约束,又精心培植和激发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内生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