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8 16:09:16
|
查看全部
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中国健步走向复兴是21世纪初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这是实践给出的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打下的基础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就惊艳世界,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从落后的农业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洋字号”时代到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链条;从百姓温饱不足,到进入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物资短缺,到坐上全球货物贸易头把交椅;从与世隔绝到引领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经历凤凰涅槃,完成了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华丽转身。
从财富增长来说,中国在过去短短几十年里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以美元来计算,2017年中国GDP超过12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2个日本,3个德国,4个英国,5个印度,6个意大利,7个加拿大,8个韩国,9个俄罗斯,10个西班牙。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此前美国已经在这个“宝座”上稳坐了114年。数据不会说谎,事实最有说服力。辉煌的成绩单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与西方完全异质、却更加成功的现代化之路。中国以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形态、发展道路、政党制度、文明价值观念,花费比西方少得多的时间,付出比西方小得多的代价,没有经历西方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取得了比西方更大的成绩,中国成功的样本意义是其他国家难以比肩的。比较别人的路,中国风景正好。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先进的。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政治定力,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总结中国现代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证明,固守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没有出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是全新的课题。刚开始,我们党选择了借鉴苏联模式的实践探索。这一探索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脱离实际的严重失误。实践告诉我们,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历史证明,与西方接轨不是我们的方向,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定会葬送社会主义。
20世纪70、80年代,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何去何从,成为摆在各个国家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中苏等国几乎同时代开启了改革进程,但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上,各国共产党的选择可谓大相径庭。孰是孰非,历史和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苏东的前车之覆,就是中国的后车之鉴。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全党:“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是我们从国际比较中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走完了前半程,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远眺前行的路,我们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致力于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极大提升,但现代化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大国复兴依然在路上。环顾全球,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可以选择,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无法绕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两阶段的战略安排,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