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0|回复: 1

有人在沧州大运河里挖宝?河道内出现数千坑洞!警方已介入!

发表于 2018-1-8 21:40: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人在沧州大运河里挖宝?河道内出现数千坑洞!警方已介入!

file:///C:\Documents 河北沧州:疯狂挖宝 大运河河道现数千坑洞1月4日,有读者报料称,沧州市东光县堡子村西侧京杭运河河道内到处是坑洞,数量无法计算。
据了解,河道内的坑洞系周边群众“挖宝”所致,位于沧州市东光县、泊头市、南皮县与衡水市阜城县交界处。接到报料后,记者当天赶往现场进行调查采访。来源:腾讯视频京杭运河河道内遍布坑洞 难以计数在沧州市东光县堡子村西侧的京杭运河河道内,记者发现河道被破坏得已经不成样子,遍地都是坑洞,难以计数,深度普遍在半米到一米之间,破碎的瓷器、陶器的残片随处可见。
据当地百姓称,古时候,这条河道非常繁忙,河道中的物件都是古时候因沉船等原因遗留下来的,是古董,所以人们才来“挖宝”。而如今,河道已干涸多年,自2017年夏天开始,河道内就经常有人“挖宝”,慢慢地人越来越多,最多时能有近百人一同“挖宝”。据一位热心网友于1月1日录制的一段挖宝视频显示,数十名群众在京杭运河河道内“挖宝”,有的站在坑洞旁,有的拿着铁锨在不停挖掘。
其中一个坑洞内,两名成年男子在不断挖掘,坑洞深度已经超过两男子身高。“听说有人曾经挖出过瓷碗,但多数是铜钱之类。有没有挖出其他东西,我就不得而知了。”在运河旁居住的一位群众对记者说。
记者随手在河道内捡拾了几块瓷片,据当地文保所工作人员称,应该是明代青花瓷器。采访过程中,记者碰到3名身着制式警服的东光县南霞口镇派出所民警。约一个小时后,南霞口镇派出所所长张炳银带队再次出现在京杭运河附近,他告诉记者,自接到京杭运河河道被非法盗挖的消息后,上级领导高度重视,现在每天不定时安排警力在河道内巡查,以防止再次发生京杭运河河道被非法盗挖及破坏。据了解,目前有两名“挖宝”人被警方控制,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同时,记者还遇到了南皮县文广新局的工作人员。
局长鄢越强对记者说,在得知有人盗挖南皮境内京杭运河河道内文物后,他们立即组织人力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当天,南皮县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利用航拍器对破坏现场进行拍摄,以便于对破坏程度进行评估。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对坑洞内外的瓷器残片进行了收集,以便于保存和后期研究。京杭运河河道内遍布被盗挖的坑洞盗挖区域及人员涉及沧衡四县市据此情况,记者与沧州市文物局取得联系。执法督察科科长郑志利称,接到举报后,1月3日沧州市文物局就组织人力赶到现场,当场抓获两名“挖宝”群众,现场未发现盗挖文物,目前已经交由警方调查。据现场勘察,被盗挖现场位于沧州市东光县、南皮县、泊头市及衡水市阜城县交界处,以运河中心为界,西为衡水阜城县区域,东则为沧州市东光县、南皮县、泊头市区域。河道被挖掘长度在500米左右,盗挖最为严重的区域位于衡水市阜城县境内。据当地百姓称,“挖宝”群众也主要来自这四个县市。郑志利介绍,由于此次被盗挖区域比较偏远,且各县市文保所人力不足等原因,很难被发现。比如东光县文保所,目前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巡查能力也只能覆盖到谢家坝和码头沉船遗址等重点区域。
目前,文物部门已通知被破坏的京杭运河沿线县市,尽最大能力恢复被破坏的河道,同时加强巡查及对丢失文物的追缴。文物部门呼吁保护运河 积极上缴文物据了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了巨大作用。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属于古文化遗址。根据《文物保护法》《物权法》《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凡是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都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私自非法挖掘,不得哄抢、私分、藏匿。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沧州市文物部门呼吁,京杭运河沿线群众积极保护运河古道,不得擅自挖掘、破坏。同时希望广大群众尊重历史,尊守法律,积极自愿上缴所挖文物。来源:燕赵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7 12:00:34 | 查看全部
感谢初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