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回复: 0

专家称酒后未必吐真言

发表于 2018-1-9 20:14: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科技日报

  包包,你经常喝酒吗?作为一个小酒鬼,我有事没事都爱整两口。虽然爱喝酒,但我的酒量不好,经常一喝就醉。最重要的是,喝醉了以后嘴里还没“把门的”,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朋友们都说我是“酒后吐真言”。不过我很怀疑“酒后吐真言”有科学依据吗?


  虽然我不喝酒,但是也经常听人们说“酒壮怂人胆”“酒后吐真言”,不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俗语背后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也着实让我很困惑。为此,我请来了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吧。

  酒精,也就是乙醇分子,需要结合某些受体蛋白改变神经细胞活动,进而影响相应的行为。当少量饮酒时,体内乙醇含量相对较低,会优先结合对它最敏感的一些受体,如抑制性的含有delta亚基的GABAA受体。这一类型受体主要分布于小脑、丘脑和海马的齿状回。乙醇与小脑中的这一受体结合,会影响运动功能,产生运动不协调;与丘脑中的该受体结合,会影响感觉功能,造成反应迟钝;与齿状回中的该受体结合,则会影响认知能力,引起记忆和认知障碍。

  随着饮酒量的增加,人体内乙醇含量浓度增高,则会进一步通过结合其他受体,如多巴胺受体等,引起更广泛的作用。“酒后吐真言”即是这一阶段,皮层和皮层下脑区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海马与前额叶皮层,参与注意、判断、控制等功能的部分。所以,酒后吐的不一定是“真言”,而是类似于“失控”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