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回复: 0

寒夜中的8个小时

发表于 2018-1-10 20:40: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通讯员 毕波 王艳双

  1月7日,中俄原油二线投入商业运营已有一周时间。在北纬53度大兴安岭中俄原油二线1号高点阀室,管道公司北方分公司大庆加格达奇站管道班员工吕光向笔者讲述了他的“跟球”经历。

  2017年12月6日深夜,室外温度已达到零下32摄氏度,北风呼啸着吹进空旷的阀室,吕光裹紧身上的军大衣,不时地将耳朵贴近冰冷的管线,倾听清管器到来的声音。管道人习惯把这一工作称为“跟球”。

  吕光在中俄原油二线联合调试期间负责1号高点“跟球”任务。1号高点是中俄原油管道的最高点,海拔783.5米,全长6公里的伴行路上有4个大陡坡,需要徒步才能到达。2017年12月6日23时20分,吕光推开车门,顶着寒风艰难地向1号高点阀室走去。经过近2个小时的跋涉,他按计划到达。

  推开阀室大门,吕光坐在靠近墙角的管线旁。“都说高处不胜寒,用这句话来形容1号高点阀室挺贴切的。”吕光说。他将两块泡沫塑料板垫在身下,棉帽子上早已盖上一层霜。耳朵,在“跟球”中承担重要任务,吕光不时地伸出冰凉的双手,揉搓已经冻得通红的耳朵,保持高度警觉。

  由于1号高点阀室位置特殊,无法用常规算法准确计算出清管器具体到达时间。每隔一会儿,吕光就要把耳朵贴近管线听一听声音,生怕错过清管器的到来。

  时间已经到了2017年12月7日2时50分,正是大兴安岭一天中最冷的时间。吕光一边认真听,一边晃了晃早已冻麻的双脚。突然电话响起,“再有半个小时,球就能达1号高点阀室。”接到电话,吕光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把这半个小时分成若干小段,隔一会儿就把耳朵贴在管线上听一听。

  “听到了!”7时20分,加格达奇站站长杜文友接到了吕光的电话。经过8个小时漫长等待,当大兴安岭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白桦林照进1号高点阀室时,吕光走出了阀室。

  对于吕光来说,这是他人生中难忘又有意义的一晚。护送任务并没有结束,在未来的几天里,中俄原油二线的管道人仍然与“球”为伴,一路护送它直抵终点——林源末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