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1|回复: 1

我们会不会遇上“拦车时刻”(民生观)

发表于 2018-1-11 23:35: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会不会遇上“拦车时刻”(民生观)
\ 00:00
人民日报-原韬雄
  如果两种规则不分,咱们可能也会遇上“拦车时刻”
  
  近日,一名乘客罗某强行拦阻火车开动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扒着门撒泼、说什么都不撒手。只要我丈夫坐不上车,你们车就别想走,结果致使列车延迟。公安机关责令她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块钱的罚款。
  这个事,是非特别清晰。铁路运输是有相关法规的,拦火车、阻交通,这是违法的!高铁速度快,调度很精密,耽误几分钟,后头的运行都得做调整,成本很高。要是没赶上车都来这一出,那还得了?
  引起我思考的是,这个罗某,在那几分钟里头,怎么那么糊涂呢?咱们会不会也遇上这样的“拦车时刻”呢?
  据报道,她还是个教师,工作中也比较优秀,相信平时不会这样。一方面可能是急,情绪上来理性缺位了;另一方面,可能对定点开车的规则并不太敬畏,觉得跟街边的小巴一样,晚两分钟早两分钟走都不叫事,所以自己拦一下也没啥。
  不敬畏规则,往往是搞混了两种规则。
  规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性的,一种是弹性的。一种是严格定量的,一种是大致有个原则就行。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是后者。比如,午饭吃面条还是米饭炒菜?全家人也会大致拿个意见。说好的吃面条,主妇临时起意改米饭了,也不大要紧。再比如闺蜜聚会,上午咱们广场见啊,十点也是上午,十一点也是上午,差不多就得。
  然而,刚性规则跟这个可不一样。比如高考考场上能带什么不能带什么、开车可不可以喝酒、公务接待的餐饮标准……包括铁路运输和航空飞行器的相关规定,这些都不能随意。为什么?因为往往涉及复杂的公共利益,一旦随意,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哪怕一时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也不行,这就是法学界常讲的“程序正义”。有人违背了,执法必须严格,不能下不去手。瞻前顾后,制止不坚决,实质上是一种纵容,受损的是公众。
  把私人领域、简单环境的“差不多”法则运用到公共社会、复杂环境,不管是认识糊涂、不知轻重,还是有意耍赖、撒泼,都是行为失范,往往害人害己。自律很必要,他律不可少,规则的刚性需要全社会共同捍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7 16:11:10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