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8|回复: 0

西藏考古出土古象雄天珠

发表于 2018-1-14 09:22: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考古网

  自远古至今,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带,最神秘也最受欢迎的珠饰当属一种被称之为“gZi”的天珠。藏文“gZi”意为明亮、闪光,其更深入的含义可能是辟邪的法力或者与之相关的功能。一般被认为古老的天珠都来自于家族的传承,其出土的年代、来源和真伪也不得而知。

  2014年8月,考古学者们在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郊的曲踏墓地发现了一颗保存完整的天珠。该天珠呈橄榄形,两端截平,有穿孔,深褐色与乳白色相间纹饰。从出土木梳、铜镜、纺织工具等来判断,该天珠的佩戴者应该为女性。天珠发现于墓主人的头颈部,与发辫放置在一起,从这一出土位置来看,其主要是装饰功能。从同一时期发现的五座洞室墓葬的埋藏情况来看,出土天珠的墓葬形制最为独特,遗物也最为丰富,天珠的佩戴者显然拥有更多财富。

  曲踏墓地出土的天珠是西藏地区在田野考古中首次发现,具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出土环境和年代。它的出现不仅为考察这一饰物在西藏地区的出土年代、流行地域、社会功能和区域文化交流提供了线索,同时也使解开古老天珠的制作工艺之谜成为可能。

  从现有资料来看,该天珠的来源与印度河流域密切相关。可见至少在公元2世纪的象雄时期,天珠已经在西藏阿里地区出现,并且很有可能在古代象雄国的统治中心区域开启了一个佩戴天珠、崇仰天珠的时代。后来伴随着本教、佛教在藏民族的传播,天珠开始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带广泛流行,它的纹理便进入了一个再创造、复杂化的过程,它所代表的宗教意义也更加深刻和复杂,它的产地也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起源地。晚期的天珠已经成为西藏文化中被神圣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这是在天珠一开始被从域外引入时完全不具备的社会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