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4|回复: 1

爱一人,择一事,终一生(暖闻热评)

发表于 2018-1-15 19:16: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爱一人,择一事,终一生(暖闻热评)
2018-01-15 00:00
人民日报-张 凡
  【人物】守护敦煌遗产的彭金章、樊锦诗夫妇
  【事件】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生樊锦诗选择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她的恋人彭金章则被分配到武汉大学,两人从此开始了长达23年的两地生活。1986年,她被批准可以离开敦煌,却选择了放弃。彭金章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奔赴敦煌。其间,两位教授相隔2000多公里,樊锦诗经历了一个人拉扯孩子的艰辛,也承受了孩子不在身边的痛苦。但数十年间,他们将生活最好的日子留给了文化建设。如今,数字敦煌上线,敦煌莫高窟被赋予了新生命。
  【点评】
  23年,2000多公里,这是怎样的时空距离?对樊锦诗而言,这是留给文化血脉的一份坚守;对彭金章而言,这是对妻子人生选择的一种呵护。爱一人、择一事、终一生,何其普通,又何其珍贵。
  把心血洒在哪里,哪里就有最动人的故事。回望两位教授数十年来的付出,不管经历怎样的相思之苦、心怀何种愧疚之意,都抵不过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敦煌莫高窟,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樊锦诗的心,每一次召唤都让她意志坚决,而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夫妻二人更多的付出。一时的选择容易,一辈子的坚守却很难,但就是这样的一辈子,让莫高窟有了守护者,让敦煌多了一对“女儿女婿”。
  每年数百万游客在敦煌,感受“密密层层的洞窟、成千上万的雕塑、精美绝伦的壁画”,可知这震撼人心的不只是千年之美,还有许多如樊锦诗、彭金章这样的“敦煌人”的不离不弃?在莫高窟对面三危山下的沙地里,有着一片特殊的墓地。从常书鸿到段文杰,再到更多我们或许不知道名字的研究者、保护者们,几十位将一生献给莫高窟的“敦煌人”埋骨于此,死后仍面对着守护一生、钟爱一生的文化瑰宝。聆听历史文化的回响,感受跨越时空的艺术,谁又曾想到,背后有这么多如戈壁沙漠一般看似寂寞却是无比辽阔的生命。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可这“永远”二字有千钧重。它承载了樊锦诗们、彭金章们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付出、最坚定的勇气;也涤荡了浮躁的风气、扫除了浮华的市侩,更能点亮青春、呵护爱情、守护文化。历史是未来最忠实的伴侣,他们把心留在了敦煌,我们应送上感恩与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7 16:10:28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