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回复: 2

学者刘绪源病逝:他是儿童文学界一个独特的存在

发表于 2018-1-16 01:28: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作家网>>新闻>>各地文讯
学者刘绪源病逝:他是儿童文学界一个独特的存在
2018年01月10日16: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绪源
1月10日中午,儿童文学理论家、学者刘绪源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67岁。
刘绪源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笔会”副刊主编。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长篇小说《“阿戆”出海》、《过去的好时光》,长篇随笔《逃出“怪圈”》、《人生的滋味》、《体面的人生》、《苦茶与红烛》,散文随笔集《隐秘的快乐》、《冬夜小札》、《桥畔杂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学术理论著作《解读周作人》、《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文心雕虎》、《今文渊源》、《美与幼童》等。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从上世纪90年代出版以来,再版多次并引发了广泛关注。书中提出以“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这三大儿童文学的母题,从审美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和流变做出整体的把握,既做了理论上的阐释,也有具体作品的论证和解读。
近年来,刘绪源的几部新著如现代散文史论《今文渊源》,与李泽厚对话《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编选笺释的《周作人论儿童文学》,以及美学专著《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等,在学界与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从审美价值出发,构建了儿童文学母题理论,并在多年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从作家的创作中发现“新质”、完善理论;他的学术研究范围涵盖了中国现代文学、美学、哲学等范畴;他的评论文章和学术随笔又具有鲜明的“美文”特质;同时,他还以一双编辑的慧眼发掘了很多优秀作者…… 这些都体现了他独立的学术立场和审美品格。
作家赵丽宏在发表于文学报的一篇文章中写下他对刘绪源的印象:“刘绪源可谓一个真正的书生,他博览群书,而且一边读一边在思考,时有不同于常人的独到见解。读他的读书随笔,感觉是随一位智者漫游书海,却不会茫然迷失。他的感慨,他的称赞,他的叹息,他的批评,都源于对评说对象的仔细品读和深刻分析,令人信服。”
刘绪源曾将儿童文学比喻为“像水果一样的文学”,他表示,真正高质量的儿童文学是有审美内涵的,是必须有生活而又有艰苦创作过程的,它必须像十年树木那样合于艺术发展规律,不可能大量速成,也没有直接实用的价值,却能影响人的灵魂,影响孩子的一生。

《文艺报》访谈
刘绪源:我与儿童文学的“命中注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6 15:34:43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22:09:38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