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回复: 1

当“中国制造”成为“国家宝藏”(环球走笔)

发表于 2018-1-16 09:41: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邢 雪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6日   21 版)  当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在国内掀起一股文博热潮之时,“中国制造”也迈出国门,走进法国一流的艺术博物馆。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日前宣布,将小米公司推出的两款智能手机列入馆藏。这是该馆首次收入量产型智能手机产品。

  蓬皮杜中心是全球一流的艺术博物馆,以收藏与展示现当代艺术作品而闻名。博物馆的策展人表示,小米手机能够入选,源于其体现了智能科技与艺术设计的成功融合,是引领智能时代设计与工艺的“杰出代表作”。

  “中国制造”成为法国博物馆的艺术藏品,是中国的创新力得到国际认可的体现。中国创新力的提升,不仅源于放眼世界、博采众长的创新思路,更是基于根基扎实、稳步提升的制造能力,以及一脉相承、求精务实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在设计研发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整合世界各国研发设计优势,集众力打造中国品牌。刚刚在中国市场上推出首款智能电动汽车的蔚来汽车,跻身新技术国际标准制定者行列的华为公司,产品成为“馆藏级”的小米公司……其背后都有来自海外研发设计力量的支持。英国《金融时报》曾感慨——中国公司以创纪录的速度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中国的创新力提升引来了潺潺“活水”。

  “中国正在摆脱‘世界工厂’的标签,攀上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最前沿。”不久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如是说。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法国新工业计划……今天,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使得越来越多 “不可能”的设计在中国付诸实践。

  每一个大时代,技术发展都会给艺术创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古到今,工匠精神始终是将这种可能性化为现实的基础。唐代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将近代才用于航海的“陀螺仪”置于其中,保证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里面的香料不撒落于外,高超的镂空雕刻艺术千百年来展示着盛唐时期古丝路的风采。从古代大批能工巧匠拥有的高超工艺,到如今将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设计理念在中国变为现实,“技”与“艺”二者成功融合的背后,是中国人坚守匠心、精益求精的精神气质。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如今人们能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古老中国的灿烂文化积淀,更是今日中国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何尝不是一种“国家宝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7 16:19:55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