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回复: 1

读书成长 知行合一 《见字如面》追溯我们成长的力量

发表于 2018-1-16 10:46: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1月16日电 今晚8点,腾讯视频上线的人人贷《见字如面2》“成长”篇将带你打开成长秘笈,共同追溯我们成长的力量。本期节目,演员何冰、归亚蕾、姚晨、喻恩泰和资深媒体人孙冕一道,一步步追根溯源,从大学教授到留学生,再从小学生到初生儿,合力探寻那些助力我们“成长”的力量。
  本期推出的第一封书信来自余光中,上个月刚刚辞世的他留给文坛的记忆并非只有《乡愁》。作为学者,余光中对台湾教育体制的观察同样细致入微。1967年,他有感于台湾教育界的弊端,于是以莎士比亚为收信人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虚构了莎士比亚打算到中国来讲学,但却因唯学历、唯研究成果和作品的风格格调,最终导致讲学计划告吹。这封信引发了第二现场的热烈讨论,学界的标尺该如何衡量大师和庸才之间的差别?
  成不了大师也要做个合格的人才,做学问可不是跑江湖。去年,一位中国留学生被美国克瑞顿大学开除的消息引发网络关注,导师袁劲梅给自己的学生写了一封长信,和他讨论做学问该有的态度。这封信让开除事件持续升温,甚至被社交媒体评为2017年留美十大事件之一。那么,袁劲梅的信中到底说了些什么?
  节目继续刨根问底,追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散文见著于文坛的台湾女作家简媜同样关注现实问题,她注意到周围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很大,看到报纸上说总有小孩子轻生。于是她给孔子写了这封穿越时空的信。以一个家庭主妇的口吻向孔圣人碎念了许多自己的苦恼。
  读书是件老生常谈的事,把书当成生日礼物也没什么创意。于是,作家贾平凹送书给即将年满18岁的妹妹时又额外写了封信。在信中,贾平凹没有讲诸如“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而是回忆了儿时读书的几个瞬间,借此告诉妹妹,读书要时刻保持“穷”的状态,才能在读书中找到快乐。
  著名媒体人孙冕在本期节目中现身说法,读了一封自己写的信,这在《见字如面》尚属首次。孙冕的这封信是写给自己小儿子的,61岁得子的他在儿子百日的当天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触,在信中他告诉儿子,爱,是一座很高的山,他多么希望和儿子一起从头爬起。
  《见字如面》第十一期“成长”篇今晚8点腾讯视频准时上线,1月20日黑龙江卫视精彩呈现。与《见字如面》一起见证成长的力量。
来源:中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0:51:31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