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1|回复: 1

钟扬的“种子精神”(快评)

发表于 2018-1-18 00:18: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钟扬的“种子精神”(快评)
2018-01-17 00:00
人民日报-锡 兵
  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的骤然离世,惊痛了千千万万人,以及他倾尽心血的援藏事业。
  钟扬有句话,可以解释其一生所求:“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共产党员就是这样的先锋者。”
  所以,钟扬坚持十几年援藏,只为填补西藏的生态学植物学空白,为带出一支留得下的学术队伍……对于生命健康风险、物质生活简陋、家庭疏于照顾、学术成果显示等等,他都置诸脑后,用53岁的生命,做了别人100年才能做出的事情。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陈景润、蒋筑英、罗健夫的事迹激励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新的社会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则面对别样的挑战,他们以“持久的热情和长期的投入”,成为各领域弥足珍贵的“种子”,默默生根,努力开花,为共和国科学事业砥砺前行。对钟扬这一代60后而言,拥有理想主义的“初心”不难,难的是数十年面对诱惑,却能将“初心”始终坚守,百折不挠——这才是一颗“良种”,一个党员科学家最可贵的担当。
  钟扬的一生,就是种子的故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骐骥一跃,正因为有众多埋头苦干的“种子”,支撑起中国的脊梁。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钟扬长逝,但那颗名叫“钟扬”的种子,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9 06:57:34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