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9 08:56:46
|
查看全部
市民故事:
边防证过期被遣返
深圳特区管理线的建成,标志着深圳进入两地三证时代(特区内、特区外,深圳户口身份证、暂住证和“边防证”)。早些年,来深圳时办边防通行证、找到工作后办暂住证、工作稳定收入增加后设法调入深圳户口,办理带有T字标志的特区身份证,是每一个深圳移民人生中抹不去的记忆。
时至今日,围绕着“边防证”“二线关”周围的那些故事早已走进了历史深处,但对许多早期来到深圳的人们而言,这关乎着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拿着边防通行证排长龙进关口,忘带证件的被带到樟木头,这些场景还历历在目。”提起“二线关”和“边防证”,许多年纪稍大一点的深圳人以及在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前几年来过深圳的外地人,都有说不完的回忆。“我第一次来深圳,是来出差的。”家住深圳福田区的蒋方仁,今年已62岁了,来深圳已经快30年了,对“二线关”非常熟悉。
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为了来深圳,办理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当时办理边防证非常严格,从乡里到县里最少要盖四五个公章,另外还要查办证人的档案,必须没有犯过错误。我那时来深圳出差,从老家湖南岳阳坐火车过来,大概坐了16个多小时。一般是火车开到东莞樟木头时会在车上检查‘边防证’。因此到了‘二线关’时,并不需要再下车检查。”
据蒋方仁介绍,当时他的表弟来深圳之后,因为边防证过期,又没有办理暂住证,被查到之后还被遣返回老家了。
深圳政协委员:
打造“特区二线”景点
多年来,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呼吁拆除二线关。2015年,深圳全面启动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随着16个关口岗亭全部拆除,二线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但在昨日开幕的深圳政协会议预提案中,又有政协代表提出了与二线关有关的提案。这份预提号编号为18417的提案名为《关于保留“特区二线”局部设施 打造特区历史旅游线路的建议》。
提案人欧阳祥山表示,深圳“特区二线”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设立的“经济特区”边境管理区域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因此他提议,恢复“特区二线”遗迹,唤回深圳人对“特区二线”的记忆,并将“特区二线”打造为全国知名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十年前曾徒步行走了2/3的“二线关”。他表示,“国家当年花1亿多元修建这条长长的铁丝网,在环保、安防等多个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对于昨日发布的消息,他认为,“二线关撤销与否对于如今的深圳城市发展来说已经没有影响。它只是历史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