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8|回复: 2

大寒随笔

发表于 2018-1-19 17:37: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翘首苦盼了多日的雪,终于在昨晚抢在大寒日的脚步前,尽情尽致地飘落下来。尽管姗姗来迟,尽管只是在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远远算不上丰厚,但已经让我干渴了一个冬天的心倍感滋润。
    感觉里,对冬天的认知除了凌冽清冷的彻骨寒风,就是洁白若羽、温润剔透的雪了。穿一身臃肿的冬衣,在厚厚的雪地里奔走,满眼都是玉洁冰清,那样的冬天才是真切、富有诗意的冬天。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何等的壮观与豪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是怎样的使人怅然!还有诸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温暖如春的诗情,要是没有雪,这些激荡人心、抚慰心田的诗句怎么会从天而降、涌现在诗人心头!
   “三九四九,冻破杨柳”。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严冬里最冷的时候。今年是暖冬,进九以来,气温一直徘徊在零下三四度左右,这几天算是最冷了,也不过零下五六度而已。     清早醒来,躺在床上发呆,刷看微信朋友圈,远在东北边陲黑河的文友刚刚转帖微信一则:《大寒,总有一些雪先落入诗里,再落入人间》。点开细看,是一组古人写“大寒”的诗,开首为白居易的《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白诗素以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独领风骚。这首《苦寒》诗用几近白话的语言,详尽地描述了大寒日里“无衣民”“村闾间”生活处境的苦艰,并通过“顾我”反躬自问,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仰头在白诗里沉湎良久,接下去再读后面的几首“大寒”诗,除了描摹写景,就是抒发闲情,相比于白居易的这首《村居苦寒》,明显感觉失重了许多。联想到两日前在邻县拜望一位德艺双馨的文化界老先生时,看到的被他自我调侃为“陋室”,条件极为简朴的书房场景,心绪一时很有些纠结起来,蕴育文艺精品佳作的环境究竟是“苦寒”为好,还是舒适为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9 17:55:12 | 查看全部
欣赏时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8:35:5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