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2 11:43:40
|
查看全部
“气量大”
“气量大”就是要善用各种人才,广泛地团结人。抗战爆发以后,许多人心向共产党,不远千里奔赴延安,西北旅社里各党各派、新闻记者、青年团体等络绎不绝。这么多人员的涌入,使得根据地干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陈云说,他1932年在上海开办一个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只上课六天,而学生也只有六个人,但现在抗大、陕北公学、鲁艺再加上党校,在延安就有一万多学生。“从前办学校只有六个学生,倒很简单。今天各种各色的人都有,复杂得很”。但是“要干大事情,就免不了要遇到复杂情况”,只有几个人的简单,革命永远不会成功。“共产党是先锋队,要领导广大的后备军,要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它周围必然是复杂的”。我们不仅要有抗大、陕公的同志去和敌人搏斗,还要团结更多的群众和同志。
陈云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全国十几个省响应,“原因之一就是他气量大,什么红枪会、哥老会、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要,不论党派成分,各种人都要,所以能做大事。我们也必须善于用人,只要这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要用”。社会上的人才数不尽,许多不是党员,同志们毕业后去到敌占区,那里藏龙卧虎,只要你代表民族和劳动人民的利益,组织游击队干得好,躲着的人最终都会投奔你。只有气量大,只有不怕复杂,革命才能干成功。
“用得好”
“用得好”要求上下级相互信任,下级敢说话、敢做事。首先是下级敢说话。要想使人敢说话,一是“领导者的态度要好”,领导不能总摆架子,装出很凶很庄严的样子,而是要让大家喜欢亲近你,爱和你说话,这样才能团结大家。另外,“开会的方式不要刻板”,要让到会者“随便、热烈的争论”,严肃、规矩的场面会让一些人不敢大胆讲出自己的意见。二是“少戴大帽子”,避免将小问题提到原则的高度,不能因为一个人说错了几句话,你就说他是“左”倾空谈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如果给一个人随便戴上几顶这类大而无当的帽子,那他“差不多”就不能工作了。因此,陈云特别指出,“一定要分出是不是错误,错误的大小轻重,不要随便乱给别人戴大帽子”。三是“善意地、诚恳地批评人,态度要好,还要指出犯错误的原因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批评别人时要采用说服的方式,不能过火,而且要注意对象,对于新党员更宜温和。总之,只有使人心悦诚服,问题才能根本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