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8|回复: 0

[转载] 输油站一公里外那条河

发表于 2018-1-22 15:47: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肖鹏鸣

    我工作的地方是个小小的输油站,它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公里外就有一条河。河里,鱼的品种不少,有泥鳅、鲶鱼、鲤鱼和鲫鱼等。


    员工的业余生活不多,机缘巧合,我与钓鱼结了缘。寂寞难耐的日子,从此变得愉快起来。


    我属于钓鱼的“野路派”:找个野草丛生的地点,挂好鱼饵,然后披着蓑衣戴着斗笠,静静地长时间坐着,目不转睛地盯着浮漂。


    我的鱼竿也是“野路派”的,是用挂蚊帐的竹竿和扫把上抽出来的枝条搭配而成的。第一次钓鱼之前,我看着亲手制作的、透着原始气息的鱼钩、鱼线、浮漂和铅坠,忍不住笑出了声,自言自语地说:“你可真行,用这样的钓鱼装备。”


    第一次钓鱼,我准备不足,连鱼饵都没提前准备。


    来到河边,我开始挖蚯蚓。风干物燥,土地坚硬,我带的工具都挖弯了,才挖到一条蚯蚓。我马上把它挂到鱼钩上,把鱼竿甩到河里,转身又挖蚯蚓去了。


    费了半天劲儿,我没有再挖到蚯蚓,转头瞟了一眼鱼竿,却发现它竟然漂在河里!我急了,抓起一块石头扔过去,鱼竿居然往河中央火速前进。


    “鱼上钩了!拽着鱼竿在河里蹦呢!”我恍然大悟,立刻脱了衣服,跳下河去。不一会儿,我追上了鱼竿,开始跟鱼“拔河”。我俩的较量,以我的胜利告终。到了岸边,我把鱼拽上来一看,那是一条手掌大小的鲶鱼。


    首战得胜,我如获珍宝,为它精挑细选了一只高档鱼缸,配上卵石和水草,把它养在家里。后来,它竟然渐通人性,我一回家就活蹦乱跳地迎接我,讨吃的。


    此后,钓鱼成了我长久的爱好。每次吃饭,我都眼睛直勾勾盯着盘子底,有剩下的排骨、肉末什么的,我仔细收好。“用肉末钓鱼,能行吗?”同事见了,一脸似笑非笑。我撇撇嘴,拿着肉末去了河边。


    心诚则灵,我刚下竿,浮漂就不见了踪影。我赶紧提竿,谁知竿子立刻断了,我直接伸手抓住鱼线,硬生生把一条两斤重的鲶鱼拽上了岸。


    渐渐地,我的钓鱼技术越来越高了。


    那天,我走在去钓鱼的路上,发现路边有农民晾晒谷子之后遗留下来的谷壳。我把它们全部收集起来,下竿之前,撒在河里。不到一分钟,水里泛起了浪花。


    我马上下竿,奇迹就在此时发生了:我连续起竿,百发百中,重几两、半斤的鱼,很快装了满满一网兜。“要不是网兜快被挤爆了,我还会继续钓下去,没准能把半条河的鱼钓上来。”事后,别人问我,我都这么自信。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成了研究鱼类的草根专家,什么鱼什么性子,我都能说得上来:最贪吃的是鲶鱼,看到鱼饵会毫不客气咬上一口,咬住了决不松口;草鱼和鲢鱼比较鸡贼,一咬鱼饵就溜走,稍微不留意就有可能被它们偷袭成功;最聪明的是鲫鱼,面对鱼饵,它会试探多次,认为安全了才下口;最胆小的是鲤鱼,只要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它就逃之夭夭,一去不回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河对面村里的孩子,也学着我的模样,开始钓鱼了。很快,我发现他们比我更厉害,用一根木棍做钓竿,就能钓到鱼。


    钓鱼的生活还在继续,我,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生活中藏着许多美好,只要留心,就能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