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3|回复: 0

“鹰眼”上岗

发表于 2018-1-22 19:07: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记者 杨军 通讯员 温雪婷

  “呜……”1月3日14时,冀东油田南堡2-3LP外输油管线收球筒旁,巨大的蜂鸣声伴随着剧烈跳动的红色灯光,划破冬日井场的寂静。

  “通球结束。”冀东油田南堡采油一区工程师李泽和技术员胡海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准备收球。

  “自打这双‘鹰眼’上了岗,再也不用一蹲就几个小时了。”胡海涛兴奋地拍了拍绑在管线上的黑色匣子说。他们新研发的声光报警仪在近几次的通球工作中立了大功。

  为保持输油管线畅通运行,每隔7到10天,他们就要在其中放入10个到20个检测仪,对管线进行检测清理。然而通球过程中,很难精确计算检测仪的运行时间,提前打开流程会造成系统紊乱,推迟则会造成管线憋压,后果不堪设想。

  “以往,我们采用的都是小计数表头。它只显示通球数量,而且数显面板只提供5秒钟的显示时长,5秒钟后显示屏呈黑屏状态。这就要我们从头至尾无间隔紧盯计数表头,以防错过通球时间。”李泽说。

  “一次通球平均需要5到7个小时,连续开展10天以上。这段时间我们都要守在管线旁寸步不离。”前一段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待收球的日子,胡海涛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双眼睛能日夜值守多好,没想到一说眼睛,灵感就来了。”

  他们想到在通球指示器上加装一个声光报警装置。从计数器上接好输出线到触发接收端,当通球经过计数器计数的同时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到触发信号后控制继电器吸合导通。其中,配置的24伏电源马上为控制器和声光报警器供电,继而电器导通,灯光闪烁,蜂鸣器鸣叫。

  “报警器声音很大,灯光明亮传递距离很远,我们可以开展日常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下一步,我们计划给这双‘鹰眼’装上无线传输装置,这样不管人在哪里都能接到收球指示,通球再也不是难事。”说到这,李泽露出笑容。

  “你是我的眼,让通球变得简单……”胡海涛开心地哼唱起来,准备开始下一次的通球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