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1|回复: 2

《大宅门》(作者:郭宝昌)【中】第十五章(上)65

发表于 2018-1-27 17:40: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 第十五章 (上)
    大福参茸栈。
    街口大门上方高悬弧形的跨门梁嵌:营口曹记大福参茸栈。
    门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乱哄哄议论着。靠北的一溜高台上一个挨一个有二十多间单开的门脸儿,上下都一堆堆站满了人。伙计从一门脸儿走出站在高台儿上高喊:“神龙大盘三号,现银四百一十两——杭州胡庆余堂——”
    人们顿起一片议论声。
    另一伙计:“大娃娃中盘五号,现银二百三十两——济南宝申堂——”
    景琦和涂二爷、许先生走进大门,两旁的人热情地打招呼,一中年人迎上来道:“涂爷,姗姗来迟啊!”
    涂二爷转身应道:“这是我们少东家。”景琦忙躬了躬身。四周立刻围了一圈儿人。
    中年人:“少东家亲自出马御驾亲征,要有大动静了吧?”
    涂二爷:“有什么提精神的行市吗?”
    中年人:“吉顺号今年出了一盘最高价儿的八百两,小户买不起,大户拿不准,放盘的一口咬定八百两,一个大子儿不让,涂二爷,这得您来啦!”
    涂二爷:“少东家,进去开开眼!”
    景琦、涂二爷、许先生上了台阶,一群人跟着他们蜂拥进了“吉顺号”店门。
    吉顺号店内。
    十盒参摆在了柜台上,第一棵主参足有三两重。放盘的尹先生不错眼珠子盯着涂二爷的脸。
    涂二爷拿起主参仔细端详着。尹先生则端详着涂二爷。景琦来回看着他二人。
    围在涂二爷身后的人们,鸦雀无声看着,有个青年人咳嗽了一声,旁边的人立即责怪地瞪着他。青年人抱歉地吐了一下舌头。
    涂二爷终于抬起头,两眼盯着尹先生。尹先生微微一笑:“怎么样?八百两!”
    徐二爷:“几家儿看过了?”
    尹先生:“总有七八家儿了吧!”
    涂二爷:“我买了!可八百两不行。”
    尹先生:“您开价儿!”
    涂二爷将右手袖口一打,将胳膊放到了柜台上,尹先生也忙伸出右手与涂二爷对上了袖口,两只手在袖口中蠕动着,以手指“谈”价儿。
    景琦充满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人也屏息而观。两只手在袖口中继续蠕动着。
    片刻后,尹先生耷拉着眼皮,眉头皱了起来;涂二爷目光犀利,看得尹先生慌乱起来,须臾,涂二爷微微一笑,抽回了手,两只袖口分开了。涂二爷和尹先生全都直起了腰。围观的人全都紧张地看着。只见尹先生回到柜台后,把那写着‘八百两’的银牌翻过来一扣:“成交,三百五十两!”
    景琦大惊。围观的人轰的一声,七嘴八舌乱了套。有的说,“我的妈!砍下一半儿多的价儿,假的?!”中年人大叫:“涂二爷!好眼力!”另两个老客则道:“能看出假的来,这得多少年的功夫!”“这株参太难认了,跟真的一样啊!”屋子里好声四起……
    许先生拿着那棵假参给景琦讲着。
    “神了!神了神了!”景琦边听边敬佩地望着涂二爷。
    外边忽然传来喊叫声、起哄声,许先生、景琦忙回头看,人们拥向门外。
    参茸栈院内。
    景琦、许先生和涂二爷在人群后面出了吉顺号。涂二爷拦住一个秃头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秃头:“陕西来的一位老客,四百两买了一棵假参!”
    这时一伙计站在台上大叫:“特盘移山参一棵,四百两,陕西恭德堂范记——”
    涂二爷:“你瞧,他还必得叫出‘移山参’来,这不存心寒碜人家吗?!”
    买了假参的大高个儿,夹个小包低着头匆匆向大门外走。人们让开了一条路,不住大喊着瞎起哄:“陕西范记!饭桶吧你!”“眼睛长哪儿去了?夹到卡巴裆里了吧!”“那是屁眼儿!”
    “哈哈……”人们大笑。大高个儿狼狈逃出大门。
    景琦感慨万平地望着。涂二爷拍了拍景琦的胳膊:“看见了吗?
    少爷?不练成火眼金睛,别上这地方来,丢人现眼不说,回去东家还不叫他卷铺盖。“
    许先生:“这人打今儿起,这辈子也不敢在参行露面儿了。”
    景琦:“真是商场如战场,这么厉害!涂爷,您得教我!”
    三人闲聊着一直往院子尽头走去,只见沿墙一溜都是卖参的散兵游勇,有蹲地下摆小摊儿的,有手里拿着吆喝的。景琦等边走边看,忽然,一个脏兮兮脑后拖一根又短又细白色小辫儿的瘦小老头儿,手托破旧蓝布包拦住了他们:“三位请留步,您赏光看看我这棵参。”
    涂二爷上下打量老人,见他目光十分诚恳,才要答话,旁边的人瞎起哄:“老头子!起什么哄你!”“哪拣了根胡萝卜上这儿蒙事儿来了。”
    老人不管哄叫,管自固执地把蓝布包伸到涂二爷面前:“我在这儿蹲了大半天
    了,没人理我,您看看!”
    涂二爷没有接:“老人家高寿了?”
    老者:“还小呢,八十一!”
    涂二爷:“嗬!老祖宗了!自己挖?”
    老者:“干了一辈子了。”
    涂二爷点点头,接过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层发黑的白布,只见十几层棉纸包着一棵参,涂二爷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边问:“身子骨还硬朗?”
    “深山老林怕是再也进不去了,腿脚不行了。”老人感慨道,“我大老远的头一回上这儿来,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涂二爷打开最后一层棉纸,不由倒吸一口气:“咝——”
    景琦忙凑近了看,涂二爷惊讶地抬头望着老者。
    老者期待地望着涂二爷。
    涂二爷看了一眼景琦:“少东家!开眼吧!”忙又低头看参。这是一棵罕见的大野山参。
    人们都围了过来,惊叹不已。涂二爷看看周围:“哪位帮忙借个戥子来!”
    “这儿有!”人群中立即传过一个戥子。涂二爷接过后小心地称参:“七两五!”人们发出惊讶的呼声。
    涂二爷:“哪儿控的?”
    老者:“长白山!这兴许是我最后的一卖了。”
    涂二爷:“老祖宗,好参呐!少见!”
    老者:“您是识货的。”
    涂二爷:“您,开个价儿吧!”
    老者:“你不是京城百草厅白家老号的么?”
    景琦一惊:“您也知道白家老号?”
    老者:“是中国人哪儿有不知道的。”
    涂二爷:“这是我们少东家。”
    老者:“少东家来了,我不敢开价儿,我信得过,您看着给,给多少算多少。”人群中又发出一片议论声。
    涂二爷苦笑了一下:“您这是为难我。”
    老者:“什么话呀!白家老号买我的参,我这辈子没白活,这叫物归其主!”周围的人一片叫好声。
    涂二爷:“话说到这份儿上我只能冒昧了,这棵参到了京城值多少银子,跟这儿的买卖是两码事!就地卖参就地价儿,我给您个整数——两千两银子。”
    景琦心服口服地点着头,注意着老者的反应。
    老者稍稍一躬身:“我谢谢您!”围观的人再次大声叫“好”!
    院子里的人都往这边跑,把四个人围得水泄不通。
    回京的路上。白天。
    涂二爷、许先生坐在马车上,景琦仍骑着马跟着车走。
    涂二爷:“少爷这趟辛苦了,跟着我们受了不少罪呀!”
    景琦:“说实在的,我压根儿没把百草厅放在心上……记得小时候,我妈带我去摘匾,特意叫我认‘白家老号’那四个宇,我念了三遍……”
    许先生:“这块匾有多大分量,你这回知道了吧?”
    景琦:“见识到了,我也看见你们二位在药行真是八面威风,靠本事,这是真威风!”
    许先生:“没有白家老号的牌子,有威风也抖不出来!”
    景琦:“我白景琦要是抖不出真威风来,这辈子白活!”
    涂二爷:“这回二奶奶叫我们俩把你带出来,打心眼儿里发怵!
    怕你不听话呀!你还真成!“
    景琦:“我听有本事人的话!二位,我可要先走一步了,你们走得太慢!”
    涂二爷:“一块儿走吧,你又想干什么?”
    景琦:“营口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北京正闹义和团呢,整个北京都乱了套了,我实在不放心家里。”
    许先生:“也好,一路上可要小心!”
    景琦催马向远方驰去。
    京城街道。
    层层路障,拳民不断匆匆跑过。
    景琦骑马来到路障前刚停住,便有拳民喝令:“站住!下来!”景琦赶快下马。
    拳民:“干什么的?”
    景琦:“回家,我前边儿到家了。”
    拳民:“义和团在这驻防,从南边绕着走!”
    景琦上马往回转,突然传来枪炮声,景琦催马奔去。
    白宅。
    景琦在门口下了马,仆人忙接过,秉宽匆忙迎出。听到秉宽说家里没出事,景琦这才放下心来,直奔二房院去见母亲。
    刚上北屋台阶,白文氏迎了出来:“可回来了,真怕你们出事儿。
    北京全乱了,闹义和团呐!“
    玉婷跑过来:“哥,你给我带什么好东西了?”
    景琦:“叫妈给你拿。妈,您给分分吧。大房、三房的一人一份儿。还给爸爸买了样好东西呢!”
    颖轩坐在一旁:“哼,你小子会买什么东西!”
    白文氏拿出一块砚向颖轩走来:“这个准是给你买的。”
    颖轩接过一看,喜出望外:“砚!嗬嗬嗬!好好!”
    景琦走进屋:“哼!还说我不会买东西!”
    玉芬风风火火走进来:“七弟!”二十六岁的玉芬已是少妇模样。
    景琦大惊:“玉芬姐!你什么时候来的?”
    白文氏:“早来了,非要见你一面儿才走!”
    玉芬:“我今儿就走!总算见到你了,嗬!大小伙子了,走在街上准认不出来!”
    景琦:“我刚回来,你再住几天!”
    玉芬:“不行,本来山东闹义和团乱哄哄的,我说到北京躲躲,好家伙,这阵儿北京比山东闹得还凶!”
    白文氏:“义和团烧了西什库教堂,还杀了洋人,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把交民巷也给围了,景琦你看,这是玉芬给你带的补药。”
    白文氏将一大纸包打开,里面是“泷胶”。
    玉芬:“这是‘泷胶’,济南府时兴得很,驴皮熬的,再入了药,大补的。”
    景琦高兴地:“谢谢姐,你看,我也不知道你来,没给你带东西!”
    白文氏:“把我那份儿给她。”
    玉芬笑了:“那我谢谢二婶,不谢景琦!”
    白文氏:“景琦,你三叔儿入了洋教,好几天不见影儿,你三婶儿急坏了……”
    玉芬:“义和团专门杀洋教的!”
    白文氏:“你去教堂找找他,叫他快回家,别跟洋人那儿搅和了。”
    景琦:“行!我吃完饭就去!”
    “我也得收拾东西去了。”玉芬说完,景琦提着包同她一起出了屋。
    颖轩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砚,感慨地:“你看景琦,给他带了一百两银子,大概一个子儿没舍得花,全给大伙儿买了东西了,这孩子长进了……嘿,这是块好砚!瞅着像是明朝的,我得搁起来!”
    颖轩如得宝贝似的抱着砚进了里屋。
    白文氏气得大叫:“就是你不长进!又把那烂石头往被窝儿里搁!”
    教堂后院。夜。
    后院几处冒着黑烟,到处是火光和喊杀声。
    景琦从矮墙上跳下,手里拿着一把大刀,飞快地跑到黄春的小屋前,门开着。景琦冲进屋大叫:“黄春——”没人应。慌忙四顾,只见泥炉里的炭还着着,咖啡壶倒在地上。
    景琦冲出了屋门,大叫一声:“黄春——”遂向远处跑去……
    教堂拐弯处。夜。
    一群拳民跑过。颖宇、容神父和黄春藏在一丛灌木后面。容神父化了装,一身长袍马褂,戴个小帽头儿。颖宇拉着容神父:“快跑!”
    二人跑去。黄春看了看,却向相反方向跑去。
    颖宇拉着容神父跑到一棵树旁,容神父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跑不动了!”
    颖宇:“不行,快跑,这儿可不保险!”正这时传来景琦呼唤黄春的喊声,颖宇扭头大叫:“老七!”
    景琦闻声跑来:“三叔儿!还不快跑!”
    颖宇喘着:“他跑不动了,我得把他安顿了!”
    景琦:“快回家吧,三婶儿都急坏了!”
    颖宇愤恨地:“这帮乱民,奶奶的!我招谁惹谁了?!”
    景琦问道:“黄春呢?”
    颖宇忽然想起:“黄春?”忙四下张望,“哎?她一直跟在我后头,行了,别管她了!我自己的命都顾不过来了!”
    景琦:“往东走!那边儿清静!”说完持刀跑去。
    “哎哎!你上那儿去!”颖宇看着容神父,“快跑吧,上我家去!”说着便拉住容神父跌跌撞撞地跑去。
    景琦站在街头绝望地四顾,只见火光冲天。教堂起火了。
    颖宇外宅客厅。夜。
    玉红把湿手巾递给容神父。
    颖宇:“快给神父弄点儿吃的。”
    玉红为难地:“他吃什么呀?”
    颖宇:“嗨!跟咱们中国人一样,大碗炸酱面他照吃!大蒜!”
    容神父惊魂未定:“太野蛮了,太野蛮了!这不算完,我们国家不会不管的!”
    颖宇:“没错儿!我要是你们洋人,我就把这帮儿乱民全宰喽!
    还有那位西太后,也他妈不是什么好东西!“
    容神父在重地:“白三爷,我不会忘记你的友情!”
    颖宇:“您甭跟我客气,我就求您一件事!把我儿子景武弄出洋去留学。”
    容神父:“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去哪个国家都行!英国、法国、意大利,我都有很多朋友!”
    玉红端着一碗面走了进来:“神父老爷,您就凑合吃点吧,兵荒马乱的什么也买不着,我不敢出去!”
    容神父接过碗:“噢!炸酱面,好好!”
    颖宇:“您慢慢儿吃,我得回家看一眼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8 13:53:05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3:18:09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屈联西老师并问好!同时感谢屈联西老师指导电子图书下载版块的帖子!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