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散文诗:矿工家什儿
孙守仁
钻杆、钎子头
俗话说:秤杆离不开秤铊。钻杆若离开钎子头,废铁一根。
没有它们,采不了煤或开拓不了巷道。采掘工对其另眼相待。或放在工具兜,或揣在兜子里。
一至两米长的钻杆,还有十字型或一字型钎子头,珠连璧合。
掀开了风门,只听“嘟”的一声,再“嘟”的一声,钻杆飞转起来,唱起欢歌。几台风锤作业,碴面上呈现满颗星。它们俩包打天下。
没有这家什儿,蛟龙岂能显神功。
风枪(锤)
嘟、嘟、嘟,好大的嗓门,险些把天拱个窟窿。
在走窑汉眼里,犹如一杆枪,再坚硬的岩石,都难不倒它。
虽说,有的掌子头用上掘进机或采煤机,但仍离不开它。
拉出了巷道,掘开了黑金子河,立下了汗马功劳。
嘟、嘟、嘟,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发出时代最强音。
难怪,走窑汉称其为宝贝。
风线
胳膊粗细的管子,像蛇一样,弯弯曲曲,或挂在岩帮上或在顶板上。绝对听从走窑汉的调遣。
从地面延伸到地层深处,落户于采场或掌子头。
高压风所到之处,风锤吹起了集结号,时高时低,惊天动地。
没有它,阡陌纵横的巷道,看不到人欢马叫的场面。
有了它,整个矿井沸腾了,想想看,那该是什么样情景,我的心儿,醉了!
水枪
直接用它落煤,不用打眼放炮,省去诸多工序。
采场架起“冲锋枪”,冲着煤壁,时而点射,时而连射,顿时,黑金河泛起煤花,滚滚滔滔,颇为壮观。为了保证走窑汉生命安全,定时打上矿柱,控制住顶板。
水枪手打开高压水门,煤壁被吃掉了一块又一块。
我从远处看到这番景象,脑海里刻下永恒的记忆!
[作者简介]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守尹),辽宁凌海人,高级政工师,辽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号,邮编:122000,手机:1564218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