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5|回复: 1

变身“煤亮子” 捧出“地心的太阳”(给新时代写封信

发表于 2018-1-29 23:35: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变身“煤亮子” 捧出“地心的太阳”(给新时代写封信)
2018-01-29 00:00
人民日报
新时代:
  你好!
  我们是采煤工人,被称作“开采太阳的人”。但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形象并不那么美好,甚至被人叫作“煤黑子”。
  这不见得是有意“黑”,也有“写实”的成分。井下生产空间狭小、空气污浊,工人上井后,浑身上下都是粉尘、煤尘,只有牙齿是白的;遇到较远的掘进迎头和采煤面,工人必须远距离奔袭,从下井工作到上井时间长,有时是两头不见太阳;有些矿井煤层低,工人前行或劳动都要弓腰弯背,有时还要四肢着地“爬”,这就更黑了;由于传统生产工艺落后,要保持生产的连贯性,工人还要白班夜班连番倒、打连勤,这是“白”加“黑”。这些都曾存在,也固化着人们心中煤矿工人“黑”的印象。
  然而,现在我们变了。很多人都称我们是“煤亮子”。煤矿工人变亮了!这一点都不假。今年初,我们集团相继有9个矿井取消夜班生产。熟悉煤炭行业的都知道,这一改变非常不易。这不仅仅是要让“以人为本”“体面劳动”的理念扎根,更要以先进技术和设备为基础,以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的深刻变革作支撑,以集约高效的管理体系为统筹,以精准的安全监测作保障。这一改变,被煤炭专家称为“引领了煤炭工业的历史性变革”“彻底结束矿工井下采煤两头不见太阳的历史”,堪称“煤黑子”蜕变为“煤亮子”的标志。
  矿山的日新月异,由时代发展的风潮推动。矿山已经不再“封闭”,运用传感、互联网、数据集成等技术对井下设备进行升级,矿井更智能化了,生产体系更集约高效了,安全监察保障水平也大大提升;在井下开展“清洁生产、无尘化治理”,实现源头治理、过程控制,职工有了更加健康的工作环境;在地面推进“美丽矿山”建设,很多外来参观者不禁惊呼:“煤矿有如此美好的形象!”为减轻劳动强度,为工人安装代步的“人行缆车”,甚至“共享单车”也出现在了我们井下。在鲁南大地一个叫滨湖的矿井,随着全国首台薄煤层自动化无人开采机组及远程可视智能化成套设备的安装运行,煤炭开采首次实现了地面远程控制,可以扬眉吐气地说:“点下鼠标就可出煤了。”
  得益于新时代,煤矿工人有了崭新的形象。大家腰包都鼓了,许多人开上私家车、住起宽敞楼房,这是物质上的变化。此外,矿山的精神生活丰富着呢!坚持不断的“百姓大舞台”,重要时间节点的文艺晚会,激烈的体育竞赛……我们评选了“最美矿山人”,开设了“道德银行”,矿区“好家风” 在传播,名扬当地的义工在行动。正是在这样的风气熏陶下,有普通工人凭着一身绝技成为“大国工匠”,有创新工作室进入全国示范行列。
  新时代,新征程。身在煤炭行业,我们的使命前所未有的艰巨。一方面,要继续生产,供应煤炭供给不断流;另一方面,又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实现低碳化、绿色化发展,克服转换动能、产业转移等难题。但是,作为“特别能战斗”的煤矿工人,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在捧出“地心的太阳”的同时,让自身更光鲜起来。
  新时代,我们会更亮!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职工 刘兆军
  2018年1月2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9 07:12:29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