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5楼曹永龙于2008-01-20 12:16发表的 Re:天冠参天树 她用心血浇 :
“我要不行了,只有一个要求,给我开个追悼会……”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后,吴厂长终于醒了,大家极为惊喜,听到她断断续续说的话,在场的人都留下了辛酸的泪。醒来后的她满脑子还都是试车时的情景。前后到医院看望她的干部职工不下200人。很多外地的同行闻讯后冒雪前来。一位原面粉厂的老职工患过脑血栓,腿脚不灵便,提着自己做的蛋糕来了。乙醇公司的职工三五成群,去了一拨又一拨,医生考虑到病人需要休息,谢绝探视,他们隔门缝看一眼病床上的吴厂长。中心医院院长和吴小爱是同学,说天冠董事长善于用人,找了个“拚命三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从不顾及健康,而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医生让她卧床休息一个月后,按一定角度慢慢坐起,到28天时,她忽地坐个90度,让爱人扶着下床,一看能慢慢走路,她当时就要求出院。出院第二天,她听说生产不正常,认为电话说不清,就又赶到工地,那天,坐在车上,头一直蒙着。对生产中出现的麸皮出的多,面粉少的情况,她一看化验单,马上断定是工艺指标定的偏颇,赶紧开会,调整技术参数后,使麸皮含粉下降5%,达到了规定范围。一位同志慨叹道,懂与不懂就是不一样。她住院时的主治医生得知此事,大吃一惊,因为出院时医生反复交待,这种病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爱”就一个字,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当年,吴小爱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她所在原来的单位不景气,过硬的技术没有充分的用武之地。2002年,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山东鲁王集团以年薪10万元聘她去,且该单位的人事主管亲自到南阳两次。而此时,天冠集团正筹建天冠制粉厂,有心让她担当技术重任,面临着两种抉择,她为了家乡的建设,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来天冠后,对她来说,可谓如鸟归林,她很感激公司领导的看重,也很珍惜这次得以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工作中的她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无怨无悔。来天冠的三个年头,她接连主持试机三次,百战百胜。第一次是代加工面粉时,没水、没电、没气,三天开机;2003年,筹建制粉厂时,原来日产200吨的生产能力改造为日产量500吨,难度可想而知。
这段文章写得感人,写得不错!题目也好!有文彩  多谢曹老师的鼓励,您可是我崇拜学习的偶像,还望多多指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