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回复: 1

连二三弯(大地漫笔)

发表于 2018-1-31 18:22: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连二三弯(大地漫笔)
2018-01-31 00:00
人民日报-李汉荣
  连二三弯,在农家坡以西。群山奔跑至此,似乎累了,就慢下来,慢成一座徐徐而上、缓缓而下的温和之山。跑累了的山在此慢步休息,走累了的人们,采青的、割柴的、放牛的、采地软、收包谷的人们,以及牛们、羊们、跟着主人上山的狗们,也在此慢步休息。慢行着,缓口气,歇息着,脚下却并没有停止赶路。过了连二三弯,下坡路就多起来。
  爬过前垭河,就看见山下原野上自家的炊烟了。耳朵尖的孩子们,还会听见自己的妈妈正在某个屋檐下拉长嗓子高喊:云娃,回来吃饭了;喜娃儿,过沟下坎留心些。
  连二三弯,转过一个山弯,再转一个山弯,连转两三个或四五个山弯,就是持续的上坡或下坡。这座谦卑之山,像是对世世代代在尘世的峰峦艰难攀援、辛苦劳作的百姓的一种体恤、一种问候。造物者造山之前,似乎揣着腹稿:体谅众生劳苦,环宇险陡遍布,留些平缓处,让众生歇息,得点自在,也有个回望和念想之地。
  连二三弯,我小时在此山放牛,采野菜。一个弯一个弯地转,转不出那满山青翠,满山鸟叫。有一次放牛,抬头仰望,满天的白云,满山的白云,我是第一次在山上遇见这么厚的云,有点恐慌,怕云不会离开这里了,也怕我走不出这无边无际的云。我紧紧抓着牛缰绳,让牛为我壮胆。牛大口大口仿佛嚼着云,一点也不急。看来这牛是见过世面的,牛安慰了我。过了一些时辰,云散了,山被云洗过一次,那个绿,那个静,那个清爽。
  后来,读到唐朝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觉得诗很好,意境幽深,也觉得贾岛写的正是小时候的我,不同的是我没有采药,我在放牛。不过,我一边放牛,一边也采了些野菜,民间说“百草皆是药”,那么我也在采药,这首古诗就完全是在写我童年的一次经历。
  连二三弯,这名字,让我感到民间命名的自然和亲切。人们为大自然命名,眼里心里有个永远比人大的大自然,无论怎么命名,自然还是自然,不因人的命名变小,或变得有了机心。有了名字的大自然,依然是大自然本身,而不是人的什么物件、资源或征服对象。就像“孙家湾”“凤凰岭”,不过是孙家住在大自然的某个胳膊弯里,不过是有如凤凰展翅的一道岭。连二三弯,这名字,就像自然本身一样自然,那意思是:人或者众生,在岁月的深山老岭转了二三个弯,接着,上坡了,下坡了,然后,回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9 06:37:13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