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7|回复: 4

[随笔] 雪中梯

发表于 2018-1-31 20:52: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雪中梯
  
  不知何时,矿跟前通往王石凹的山路被人铲出了一蹬一蹬的土阶。每遇雨雪天气,上山时,脚在陡峭湿滑的路面有了使劲的地方,减少了栽跟头的狼狈。下山时,又多了缓冲,如车子装了防滑链一般,不至在狭长弯曲的山路滑倒失足。
  
  这个事情不知是谁做的,似在一夜之间就多出了许多土阶,但却长长久久地保障了行走其间的人们的安全。
  
  记得初到乔子梁时,山上的路是没有这些土阶的,在陡峭的地方上下,不是雨雪天气都要小心翼翼,不然,结果可能就是上坡啃土、下坡摔屁股。天气晴好尚且如此,雨雪天气更不消说。每想到这些,心心念念都是对挖土阶之人的感恩之情。
  
  想想挖这些土阶并不十分困难,而且在没有土阶之时,尤其在被摔倒的刹那,很多人脑海中都会萌发这样的想法,但正所谓知易行难。在知和行的路口,很多人都选择了知而不行。这样的想法,让很多人前仆后继地被摔倒,直至挖土阶这个人的出现,问题才彻底得以解决。
  
  何为知,在这里得到了试验考证,更加印证了“知了去做方为知”的无比正确。
  
  知,如浮光掠影,如灵光乍现,它能指导行动,但更可能随着行动的拖延消失无形。而做,和知统一在一起,和思想相吻合,用结果来体现,历久弥新,长期让人知道该怎么做,而且因为经过了实践,对正确和错误有了区分,对怎么做更好有了思考,因而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其结果自然和初衷更加一致,其思想的光辉也自然更加容易照射到人的内心,进而对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挖土阶这件事我想到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当一名小伙伴掉入水缸时,其他小伙伴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向大人求助,而当求助对象赶来之时,司马光已用砸缸的办法帮助小伙伴脱险。这就是司马光卓尔不群的地方。他不但在突发状况面前保持了镇定,而且冷静进行了思考,最难得的是思考的结果出来后他立即采取了行动。这才使得掉入水缸的小伙伴在最短的时间内化险为夷。不排除这些去向大人求助的小伙伴当中也有人想到了砸缸的办法,但他只是想到了而已,并未采取行动,而是融入了求助的小伙伴队伍,让这一想法胎死腹中了。
  
  修路、搭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都是行善积德的事情。但除了对修路、搭桥之人的感恩,更多人在伸一伸手就可以让路更宽、出一把子力就可以让桥更稳固时选择了退缩和静默。在他们的观念中充斥着“反正我不做也有人做”的观念,殊不知,因为不伸这个手,不出这把子力,下一秒,摔倒和涉险的可能就是自己。
  
  今年的雪下得勤,来势也猛烈。雪花挥洒着美丽,衍生着诗意,却也带来了寒冷。知不难,行难。行不难,知难。当我望向窗外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群山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土阶,在这寒冷的冬季,这些土阶盘旋在山间,守护着人们的出行,让人安定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20:53:22 | 查看全部
献上拙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1 21:07:31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胡云峰) 的帖子

感人的雪中梯,善良的守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31 21:07:49 | 查看全部
感谢胡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0 10:20:32 | 查看全部
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