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建设一支高效电力专业化队伍
——记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科科长 徐宏英
徐宏英,女,汉族,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成人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供电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科科长。2013年,她担任人力资源科科长以来,以敬业的工作态度、专业的职业素养,带领科室成员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电力体制机制改革,踏踏实实做好人力资源优化、人才培养等工作,为中心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2017年,在徐宏英积极组织协调下,向中心外部市场输送106人,实现人工创效1300余万元,办理内部退养、轮岗、离岗休息等201人,节约人工成本520万元。她先后荣获油田“巾帼管理专家”、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人力资源工作先进个人、中心“劳动模范”和“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
注重素质提升,建设三个培训基地
人才是强企之本。供电服务中心作为油田电力专业化服务单位,要实现油田做强做优油气服务业务的战略目标,提升员工专业技术水平首当其冲。作为人力资源科负责人,徐宏英经过对员工技能水平和电力市场服务需求的深入调研,并与相关科室数次探讨后,找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途径。一是在油田总部组织员工利用闲置厂房、废旧设备,自行设计图纸、施工,建成了油田首座综合型电力人才培训基地,内涵仿真变电站、标准化电教室、维修电工PLC车间等实练培训场地。仿真变电站涵盖110 千伏、35千伏、6千伏等高低压设备测试、维修等多个项目,大网络培训体系覆盖了7个机关科室和26个基层单位,包括中心15个电力工种的8000余道试题库、PPT教程,员工可随时进行网上技术交流和考试。维修电工PLC车间、动力配线车间等,可以动手操作的仿真系统,极大满足了员工以及油田相关兄弟单位的培训需求。近年来,仿真变培训达4610余人次,模块化培训3600余人次。二是在外部市场建立了以西北供电项目部和普光供电项目部为依托的两个人才培训基地,当外部市场需要人才时,先从这两个外部市场培训基地培训出的人员中安排,空缺的人员再由总部补充上去,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完善了以张培龙和赵中远、姚江和任军亚、胡启智和邢九明名字命名的“龙远”“江亚”“智明”等6个技术创新工作室,为员工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注重市场需求,实施按需培训规划
以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把培养“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作为破解发展困局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和需求相结合的人才一体化管理。徐宏英以“职工素质不高不是我们的问题,职工素质提不高就是我们的问题”为理念自我加压,经过对7个外部市场单位的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工种、技能水平的不同,开展“按需”培训。一是对全体员工开展阶梯式素质提升。自2015年起,每年升华培训主题,从女工素质提升到全员素质提升,再到全员综合素质提升,员工业务水平逐年提高,2017年精选16名电力高技能人才组成综合素质提高班,通过电网检修、设备改造、事故抢修等现场课堂学习,成为中心首批技术尖兵。徐宏英把2018年定为综合素质的固本强基年。二是对技术专业岗位开展分层培训。针对技术薄弱员工,实施“营养套餐”强基础。安排120多名技师和技术骨干一对一帮扶,尤其增强划转移交员工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实施“个性套餐”培训计划,培育出了更多的复合型电力英才,为外闯市场储备了力量。针对高技能人才,实施“特色套餐”促进发展,注重解决生产难题和创新成果转化。完成创新创效成果47项、QC成果29项、科技攻关11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3项,油田级奖励14项。三是按市场需求开展专项培训。设置8个工种的普通班、提高班和提升班,从基础到专业分阶段进行强化培训,实现了“百人人才储备库”的人才储备。四是组建三维仿真培训系统,提升了员工风险防范和对电力设施的认知能力。近年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累计培训2870余人次,主体工种系统化培训1200余人次。目前中心700余人通过培训,顺利转岗到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调度等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性缺员岗位及外部市场,69人在外部市场承担着一人多岗的任务,为节约外部项目人工成本找到了新途径。
注重效率效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优化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永恒课题。徐宏英积极配合主管领导,协同科室人员以效益为导向,统筹好人力资源配置工作。诸如下一步,天津项目需要9人,普光净化厂需要10人,中安项目20人等,徐宏英都能妥当挑选人员满足甲方要求,这源于她平时对人力资源工作严抓细管打下的坚实基础。一是思想动员亲自抓。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徐宏英深入77个基层班组亲自宣讲形势,引导员工树立“固守宅田没有出路,走出家门海阔天空”认识,倡导“人人都是市场开发员”的外闯市场理念,建议对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或成功开拓外部市场承揽业务给予相应的奖励,制定配套考核政策,将外部市场绩效工资系数由1.6调高至1.9等,引导了员工正确认识外闯市场是中心发展需要,也是保障职工收入的需要,看到了“走出去、干得好、收入高”的实惠,营造了中心外闯市场良好氛围。目前外部市场有员工446人,实现了连续五年每年产值增长1000万元。二是积极倡导品牌创效。电力专业化重组后,徐宏英多途径培育外部市场技术人才,打造“中原供电”品牌实力,实现了外部市场规模、效益双提升。年初,陕西榆林首站电缆出现故障后,组织濮东胡状供电项目部技术人员利用三天时间排除了故障,得到甲方赞扬,并赢得了新项目,为中心创效100余万元。三是多种渠道拓宽外部市场。指导6个采油厂供电项目部在完成“两个协议”运维工作后,采取与采油厂抱团取暖的方式,在采油厂承揽的外部项目需要电力专业人员时,先后派遣49名专业技术人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四是依据发展需求做好机构调整。内部根据油田压扁管理层要求,合并撤销基层班组12个,精简基层机关72人,实现了机构瘦身。外部根据区域化管理原则,成立了天津供电项目部、储气库供电项目部等7个外部市场供电项目部,促进外部市场规范化效益化发展。(曾丽 河南濮阳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 457001 138393361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