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初中毕业那年,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不同的打算。
同桌是个长相帅气的男生,除了学习不太好,人缘、体育等都很好。正在大家忙碌着准备升学考试的时候,他却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过了没几天,就听说他要退学。
“为什么不试一试?”我问他。
他告诉我,学习太难了,家人已经为他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跟着别人当学徒。“不用费脑子的事情比较适合我,读书太苦了,家人给我找的这条路对我来说相对容易一些。”
我不知道怎么劝他,老师几次挽留也无济于事,他还是坚定地当他的学徒去了。
再见他,已是十几年之后,在春节的同学聚会上。很长时间我都没有认出他来,直到他叫我。
我很难把眼前这个面庞臃肿、头顶光亮、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与当年那个阳光帅气的男孩联系到一起。他带着儿子一起参加的,小男孩隐隐约约有他当年的模样。
他挨个敬完了同学酒,然后把孩子拉到身边,对孩子说:“你一定别学你爹,要好好读书,你想读多少年,爹都供你。”
从他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知道这些年他过得并不像他退学时说的那么容易。学徒学得还可以,可惜后来生意不好了,他只好另找工作,在工地搬过砖、工厂压过膜、回家种过地,几经辗转,最后拉了几个同乡,干起了小活承包。
“很苦,一两个月回家一次,见了面孩子就拉着不让我走。有时候真不想走,但想想为了他,还是要出去。本以为自己选了条容易的路,等真正出去了才知道,读书才是最容易的那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