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新华网甘肃频道3月25日电 过完春节,农民工又为到什么地方打工挣钱发愁。而他却再也不必为这个问题烦恼,因为他有了自己创业的摊子,他在庄浪县干起水暖安装服务业,短短3年时间,庄浪县城大部分居民非常满意他的服务。他创业的摊子也不断发展壮大,如今4名农民工弟兄为他打工。一个创业才3年的摊子,为什么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994年7月,初中毕业的庄浪县良邑乡滴水崖村青年李小平,跟着村里的熟人来到西安市,进入陕西省第十一建筑公司水暖安装队打工。刚刚开始,他的工作是伺候大工,每天扛着几乎和自己一样重的暖气片,从一楼搬运到高层上,粗糙的暖气片擦得他遍体鳞伤。他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打起了“退堂鼓”,想回家继续上学,但又害怕左邻右舍笑话他。慢慢适应了自己的工作之后,他发现建筑行当里也能出“状元”,经常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承包工程,带上弟兄们挣钱。他开始钻研图纸,认识水暖配件型号和构造原理,8个月以后,他锻炼成了一名熟练的水暖安装工。
1998年的一天,安装队里暂时没有工作。他购置了一套水暖安装工具,只身一人来到西安劳务市场,等待着干水暖安装的钟点工。在西安劳务市场上他人生地不熟,根本没有人找他干活,怎样才能找到钟点工?他主动和前来找钟点工的市民商量,免费为他们干活,而且还负责赔偿损失。他的一片诚心打动了市民。那些请他干了活的市民都称赞他活干的麻利、精致、实诚,很快在西安劳务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人们纷纷找他干活,他才开始收取适当的服务费。那时刚刚流行传呼机,他为自己购置了一部传呼机,给市民干完活,就顺便留下自己的传呼号码,谁家有活计,熟人们相互推荐。天长日久,他的活计越来越多,一个人根本干不过来。于是,他领上和自己当初一样找不到活干的农民工一起挣钱。
在西安劳务市场上他认识了冉老板。冉老板也是来西安打工的外地人,冉老板刚到西安时靠登三轮车起家,后来创办了自己的锅炉安装公司,年收入50万元。他对冉老板格外的崇拜,一个靠登三轮车为生的农民工是怎样创办起自己的公司的?他跟着冉老板安装锅炉,主要是想了解冉老板的创业之路。冉老板非但没有给他指点创业迷津,反而总是把最苦最累最难干的活计派给他干。他并没有反感冉老板的做法,相反他认为这样可以练就一身好本领。冉老板的创业故事让他更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一个靠登三轮车为生的农民工尚且能创办自己的公司,我难道就不能吗?”每年年底回家之后,他都要到庄浪县城的水暖行业打听行情,他发现庄浪水暖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而且一些外地人在庄浪县经营水暖生意,他想:“既然外地人能跑到咱的家门口做生意,咱有这门手艺却为什么要跑出去挣钱?”
2005年,他在庄浪县一条背街上租了一间很不起眼的门店,揣着向亲朋好友打凑来的3万多元,购进了一批水暖配件、洁具、热水器等货物,撑起了自己创业的摊子。然而刚刚开业让他吃了个闭门羹,每天营业额只有20—30元。他仔细揣摩其中原因:他自己走出学校就一直在西安打工,现在又从西安“收兵回营”,城区居民根本不知道他卖的东西质量究竟怎样?所以都不买他的货。如何打开这个尴尬的僵局?这成了摆在他回乡创业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他很快调整经营策略,免费安装并保修两年,这一招果然灵验。同一种产品他比别人卖得低,用户订购了产品,后边的事情再也不需要操心。他把用户订购的产品运送到用户家中,并免费安装到位。霎时间,庄浪县城装修新房的市民相互传递这个好消息,人们纷纷选购他的货物。第一年,他没有实力雇请农民工,只好让父亲帮他打理门店。如今,业务量越来越多,摊子的实力也与日俱增,大部分市民选择了他的服务。2007年,他雇请了4名农民工弟兄为他帮忙,白天安装,晚上维修,只要一个电话,他的服务人员即可赶到。总结他的创业感言,他说:“双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李顺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