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4|回复: 0

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展亮相

发表于 2018-2-22 16:27: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芭蕉黑猫
  徐悲鸿
  新年之际,“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展”如约亮相,为京城春节增添一抹色彩。
  以花卉草虫、禽鸟畜兽、蔬果水族等动植物题材为主要内容的花鸟画,自中晚唐时期逐渐从人物画、山水画的衬景中脱离出来,并在借鉴人物画、山水画之长的基础上独立成科。
  宋代迎来了花鸟画繁荣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赵昌、崔白、赵佶、扬无咎、李迪、林椿、赵孟坚等一大批杰出画家,为后世留下大量花鸟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到了元代,花鸟画在承继前代院体基础之外,还出现水墨花鸟画,即墨花墨禽,侧重于笔墨技法的探求,使花鸟画变得更为潇洒简逸,且与诗、书、画融为一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钱选、李衎、赵孟頫等,在水墨技艺上下功夫,成为明清水墨写意画发展的重要铺垫。
  进入明代,以林良、陈淳、徐渭等人笔墨简约、泼辣豪放的水墨写意花鸟画最具代表性。写意花鸟画在清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或笔墨圆浑厚重,色彩鲜明,或以书法篆刻金石用于绘画,笔墨苍老厚重,气势雄浑,对于民族传统花鸟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近现代以来,花鸟画得到长足发展,以任颐、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于非闇、徐悲鸿、陈之佛、刘海粟、潘天寿、林风眠等为代表的艺术家不断推陈出新,或立足传统,或以西润中,或中西结合,或依中而变,致广大,尽精微,将花鸟画的构图、色彩、笔墨、内涵不断拓变革进,也使花鸟画的抒情性、表现性、象征性、文化性得到发展与深化。
  花开太平世,美在新时代。走进这些鲜活的作品,走进一部人类心灵观照自然的艺术画卷,感受时代春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