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4-7-22 10:46:53

原标题:系统谋划守护黑土粮仓

近日,据媒体报道,吉林、黑龙江等地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创新攻关、肥沃耕层构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等保护措施,把黑土地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把保护黑土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确保其不减少、不退化、永续利用,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意义深远。

所谓黑土,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属于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对黑土地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系统谋划:将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期间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目标;通过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黑土耕地的管理,将东北地区83个具有典型黑土地分布的县(市、区、旗)作为建设重点,通过推进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表明,无论是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还是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我国黑土地科学保护和利用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

也要看到,在黑土地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一些短板弱项也不容忽视。例如,尽管全域保护和科学利用黑土地的工作不断加强,但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又如,黑土地保护和利用仍然面临着观念转变不够、政策系统性不强、科技赋能不足、保护利用权责不统一等突出问题;对于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共识,一些地区对秸秆还田的意义认识不足,仍然实施秸秆离田,导致黑土地裸露被风蚀的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破除瓶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加强系统治理。坚持统筹谋划,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统筹推进山、水、田、林、路建设,将黑土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农业结构调整等一体考虑、一体推进,突出重点区域,推进连片治理,分类分区落实黑土地保护模式,创建黑土地保护示范区,推进黑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措施有机融合。

深化科技赋能。统筹科研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资源力量,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核心技术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天空地”立体扫描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生态化植保技术,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加快构建起黑土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手段为黑土地“把脉”“续航”。

创新市场机制。努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社会化经营服务模式,积极探索设立黑土地保护引导性基金,构建多元化社会投融资模式,探索相关的黑土地保护奖补政策,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有机结合,提高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效益以及土地经营者用地养地的积极性。

强化动态监管。加强黑土地资源普查及动态监测,开展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普查,科学划分黑土地质量与生态风险级别,设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保护考核机制,构建保护管理监督体系。(张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4-7-22 10:47:35

原标题:在“不起眼”的岗位上成为“显眼包”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中超成都蓉城赛后,俱乐部邀请连续几天加班修剪草坪的后勤保障阿姨和球员共同谢场,全场球迷高喊“谢谢阿姨”。阿姨们眼泛泪花,笑得开怀、笑得美丽。

这是一则令人感动、令人振奋、满满正能量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主办方对劳动者的肯定和尊重,看到了球迷的素质和修养,真正的体现了爱与尊重在赛场传递。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后勤保障阿姨一直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今天,她们终于成了“显眼包”,被尊重、被感恩。这是劳动最光荣最好的诠释。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创造的每一个奇迹都是普通劳动者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被看见、被肯定;所有劳动者,无论在行政服务岗位还是在一线生产岗位,都值得被尊重、被鼓励。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尊重劳动者,还要当好劳动者。

尊重劳动者,就是要给予劳动者应有的报酬,及时将劳动者工资、福利等发放到位,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和环境;就是劳动职能部门要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等;就是社会大众要积极弘扬和践行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传统美德,通过挖掘选树典型、讲好故事等方式,给予劳动者成就感、幸福感。

当好劳动者,就是要爱岗敬业,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敢于付出、不怕辛苦;就是要提高能力,自觉加强劳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素养;还要诚实劳动,敬畏劳动纪律,遵守职业操守,从事合法劳动,拒绝不劳而获、投机取巧。

笔者希望,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都能成为岗位上的佼佼者。每一个“不起眼”岗位上的劳动者,都能有那么一天,成为不凡的“显眼包”。(罗婷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4-7-22 10:47:48

原标题:职工“小药箱”体现健康服务“大关爱”

为保障一线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高温造成的身体不适和中暑,近日,山东能源集团 (枣庄)物商有限公司工会开展了 “职工药箱”药品补给、更换活动,以满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健康需求。(7月15日《山东工人报》)

据报道,该公司工会对45个基层岗点的“职工药箱”里的药品消耗情况和过期药品进行了摸底调研,对常见的中暑、擦伤、机械外伤等用药,及时进行了补充配备;对消耗量较大的创可贴、碘伏消毒液、云南白药喷剂等药品,进行了加量配备;对速效救心丸和藿香正气合剂等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了更换。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许多地区进入了高温的状态,各级工会普遍开展了“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活动,不少企业在活动中对先前在基层岗点设置的“职工药箱”进行检查,根据所需进行更新与增补,确保药箱内药品充足有效,让“小药箱”真正发挥“大作用”,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职工劳动作业的保护工作,为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笔者以为,为职工健康服务重在精准,贵在精细。设置定点“职工药箱”,并及时更新补充药品,是保障一线职工以健康的身体状态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举措。职工若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可以及时救治。职工“小药箱”,体现了“娘家人”对职工健康服务的“大关爱”,有助于企业在整体上提高职工健康管理水平,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周家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4-7-22 10:47:58

原标题:对待求职训练营需谨慎辨别

“60天拿下一份满意工作”“专家3V1,真人代投递”“每周60分钟职业规划聊天”……最近,“陪跑求职训练营”在求职市场上悄然兴起。不仅各类求职机构纷纷涌现,不少个人博主也转型进入求职市场,利用前期积累的粉丝基础,开始承接修改简历、就业指导等项目。

新人面对“真枪实弹”的职场,往往存在求职技能不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机构或个人若能提供专业、科学的就业指导,无疑会对他们有所帮助。然而,如果将求职焦虑当作“韭菜”来收割,显然就违背了初衷。

时下,求职训练营铺天盖地,其中不少“吃相”难看,套路满满:“一站式”“保姆级”“快速”等宣传词屡见不鲜。它们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诸如“39天拿下录用通知书”的引流帖,以“免费分享求职资源”为诱饵,诱导新人添加机构微信。一旦获取了联系方式,这些机构便会展开24小时不间断的“轰炸式”广告推送。新人们往往感到“好像学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花了599元上了一周的课,最后感觉就是简历稍微改改,其他感觉像是白学了”……这些抱怨和吐槽的背后,正是求职培训市场乱象的真实写照。

求职训练营之乱,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缺乏准入门槛和资质要求,导致各类训练营自说自话、夸大其词,课程内容空洞无物且缺乏专业针对性,价格更是漫天要价;二是监管不力,求职者的刚需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商机,求职训练营因此野蛮生长;三是求职者辨别能力不足,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驱使下,更容易落入“割韭菜”的陷阱。

就业乃民生之本。数据显示,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1100万人。求职顺不顺、工作优不优、发展好不好,是千家万户关切的焦点问题。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最近,人社部、教育部和财政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11条稳就业的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在此背景下,加强求职训练营的监管,无疑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一环。(邓海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4-7-22 10:48:10

原标题:“00后”入场“制造强国”可期

7月份的《中国工人》杂志关注了涌入制造业的高学历“00后”群体。在山西太原,太重智能高端液压挖掘机产业园区装配车间里,平均每4.4分钟就有一台挖掘机装配下线。而这个车间的数百名技术工人中有八成左右是“00后”。甚至,还有不少从技师学院“回炉”的大学生也进入了制造业。“在数字化工厂里,新厂房、新设备取代了传统流水线;新制度、新政策打破了他们成长的‘天花板’;技能竞赛、发明创造成了他们的新追求……”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我国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6%。

如果说相关数据能让人看到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势头。那么,接受高等教育的“00后”涌入制造业的现象则更令人欣慰。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制造业并非大学生寻求就业的热门选择。虽然制造业在吸纳就业这一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制造业也意味着“蓝领”工作,与“脏、苦、累”等特点有着天然的关联。而对一个行业来说,从业者“学历低”这个“标签”倒没那么可怕,因为很多知识和技能往往就来自于实践,从工厂中成才的技术工人数不胜数。“年龄大”这个“标签”才是值得忧虑的——因为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失去对优秀年轻人的吸引力,失去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失去未来。

但随着国家对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在工作环境改头换面的同时,对从业者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质生产力企业需要越来越多年轻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

吸引优秀的“00后”,就需要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持续散发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更加人性化的劳动制度,能与工作压力相关联的职业挑战和人生梦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对于在制造业中就业的人们而言,一份工作,是收入来源,是日常生活的一蔬一饭。同时,这份工作也是构成国家力量的重要单元。制造业力量雄厚,国家的基础才牢固。制造业能得到更多优秀年轻人的青睐,国民经济才会未来可期。(王志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4-7-22 10:48:25

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4/07/20/2020958.jpg?r=1721460476861
绘画/李明姝 文字/李靖

据7月18日中工网报道,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阿拉街道昌宏社区工会驿站在“六有标准”的基础上,不仅提供喝水、热饭、休息等基础服务,还精准洞察户外劳动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心用情打造“工会驿站微型音乐会”,让户外劳动者在忙碌工作之余,有一个娱乐放松、交流谈心、学习互动的空间。目前,微型音乐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场,受到区内广大职工和群众的热捧,成为很多户外劳动者的“心灵栖息地”。
除了满足户外劳动者的基本需求,工会驿站的服务还能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拓展?举办一场“微型音乐会”显然是个不错的尝试,能够让户外劳动者在忙碌之余有一个精神放松、心灵栖息的空间。这样的音乐会可能不高大上,但贵在朴素、接地气、互动性强,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搭建起交流、学习、互动的平台,也增进了他们与周边居民的了解,进而有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样的服务,不仅丰富了工会驿站的功能,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参考。希望这样的尝试可以继续推进,不断提升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2024年7月20日新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