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竹煤电汪勇 发表于 2008-4-11 19:25:14

引用第19楼王克礼于2008-04-11 17:50发表的:

谢毛键老师,夏老师开门办报让我等参与宣传主题策划,这是我们作为基层企业通讯员的荣耀,不管能否成功贵在参与。
不过这次“老照片”的主题策划,要么“活”得很精彩,要么“死”得很壮烈!
赞同最后一句话:“不过这次“老照片”的主题策划,要么“活”得很精彩,要么“死”得很壮烈!”

达竹煤电汪勇 发表于 2008-4-11 19:26:23

稍不注意,就容易千篇一律........................

王克礼 发表于 2008-4-11 19:29:25

引用第20楼东芳于2008-04-11 18:12发表的:


克礼老师说的十分在理,也很风趣。

还有一个问题请教:十年以上的是不是就可以算作老照片?
凭我的理解,最起码也需要10年以上才能称得上“老”。

dxtkwcr 发表于 2008-4-11 20:03:27

引用第11楼王克礼于2008-04-11 10:49发表的:
老照片摄影作品的著作权、肖像权一样受法律保护,因此我们选用的老照片一定要避免这些纷争,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涉图人或事的隐私权,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拙见!

东芳 发表于 2008-4-11 20:04:06

无论翻拍还是扫描都不是太清楚,不能与现在数码相机出来的效果相比,不知道这样的照片可以吗?

王克礼 发表于 2008-4-11 20:14:47

引用第23楼天涯好远于2008-04-11 19:26发表的:
稍不注意,就容易千篇一律........................
如果千篇一律就注定失败!

王克礼 发表于 2008-4-11 20:18:36

引用第26楼东芳于2008-04-11 20:04发表的:
无论翻拍还是扫描都不是太清楚,不能与现在数码相机出来的效果相比,不知道这样的照片可以吗?
那肯定是不能跟现在的数码相机相比的——老照片就是那个味!

汪东亚 发表于 2008-4-11 21:48:57

引用第27楼王克礼于2008-04-11 20:14发表的:

如果千篇一律就注定失败!
如何避免,克礼老师能不能提示一点点,谢谢。
我手中有一些老照片,主题教育多,文体活动多,再是职工作业也有,不知注重从哪些方面体现?请克礼老师赐教。谢谢!

李瑞 发表于 2008-4-12 01:06:04

维修班的土专家
描述:1948年,河南天冠集团(原河南南阳酒精厂)维修班职工用旧汽车头做动力试验时的情景。
感言:60年前,该厂用土法生产酒精,职工们自己动手用石碾粉碎原料,劳动强度大.维修班的职工,通过技术革新,用旧汽车头作动力,为石磨插上“翅膀”。60多年来,工厂由小到大,由土法生产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那些被舍弃的破烂设备虽然已成一堆废料,但是,它却是向年青一代进行勤俭办企业教育的活教材,是他们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的“传家宝”。
(柳玉柱李瑞)

李瑞 发表于 2008-4-12 07:55:25

跟贴《喜看班组老照片》修旧利废是咱们班组的"传家宝"

修旧利废是咱们班组的"传家宝"
      描述:1962年,河南天冠集团(原河南南阳酒精厂)原维修班职工王郁成正在修旧利废。
    感言:1949年参加工作的王郁成在维修班工作31年,曾因废旧利废获得过好多荣誉,23次出席市、地、省和全国劳模会,1966年应邀参加国庆观礼,1978年出席全国轻工业劳模会,被命名为全国轻工业战线十名标兵之一。虽然在1980年光荣离休,但是,他的修旧利废精神在该班组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该班组也多次获得修旧利废节能先进。时代虽然变迁,咱们班组修旧利废老传统不能丢,王郁成修旧利废时的老照片也这样一年年保存下来。(柳玉柱李瑞)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4月16日班组摄影候选主题《喜看班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