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话
甲:“昨天我和一个德国人谈了三个小时,但我一句德国话也不懂。”
乙:“你一定只会做手势!”
甲:“用不着!他说得一口好的中国话。”
寡妇
女儿:“妈妈,古时候,皇帝自称寡人,那皇后该称什么?”
母亲:“傻姑娘,那皇后当然称寡妇喽!”
拐弯抹角
小妹讲话一向拐弯抹角,常常令人感到一头雾水。爸妈一直想改掉她
这个习惯,却没办法。
有天,爸妈终于想到一个方法。妈要小妹和她一起下象棋,输了,小
妹就要立誓讲话不再绕来绕去,若击败妈,则发一个礼拜的零用钱,正如
意料,小妹立刻要求爸当她的军师。
下到半局时,小妹节节失利,急忙求助军师,但爸只说了一个字:
“千。”
小妹不解,再度求援,爸还是老话:“千。”
最后小妹被妈将死,小妹大叫:“不公平,我的军师背叛。”
爸答道:“背叛?我说‘千’,千就是窃;窃,你应该会联想到‘窃
比于我老彭’;彭,必定会想至彭祖;而彭祖活了800年,但800年只不
过铁拐李打个盹;打盹就是睡,睡就是眠,眠就是小死;死,在帝王叫
崩,诸侯叫薨,一般人就叫卒,我明明告诉你动卒,怎么说我背叛?”
小妹哑口无言,乖乖地痛改前非。
官话
南人说官话,往往勉强,俗语所谓蓝青官话即是。
民国时有某甲,非常羡慕做官,就终日里摆官架,装官样,走官步,
说官话。
一天早餐时候对家人道:“你到我的稀饭箱子里去取我的绿脑袋来。”
家人不懂,瞪眼下视。
某甲大怒,喝道:“王八蛋!不能办事的东西!你不晓官话粥叫稀
饭,竹与粥同音,竹箱子不是稀饭箱子吗?官话头喊脑袋,头与豆同音,
我那箱中有绿豆一包,岂不是绿脑袋么?”
何必在乎
胡主任总是写错字,念错音,笑话百出,却从不虚心学习。
一次,单位开表彰大会,他把冯建国读成马建国,引起哄堂大笑,他
估计又是念错了什么。
秘书提醒道:“还有两点呢!”
胡主任想纠正一下,又怕失面手,便板起面孔说:“大家不要笑了,
少两点也没什么关系嘛!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在乎这一点两点的?”
姜还是老的辣
一位教社会学的老师打了个幽默的比喻说:“西方国家的夫妇老是闹
离婚,因为他们的爱神儿是个小娃儿。瞧瞧中国的月下老人,经验十足,
所以中国夫妇的婚姻较为恒久。”
--------------------------------------------------------------------------------
老人掉齿
两口子带着爷爷去医院看病。丈夫看到挂号单上年龄的“龄”错印成
“令”了,就对大夫说:“这个‘令’字漏掉一个‘齿’字。”
“是掉个‘齿’字,大夫说,因为我们这是老年人门诊嘛!”
猫犬语言
美国人:“我家的狗会说英语哩!”
中国人:“它会说英语?”
美国人:“是的,我问它,房屋最上层是什么?它会说‘ROOF!’”
中国人:“那不稀奇,我有小猫会说中文,”美国人:“它会说中文?”
中国人:“是的,每当我问它,‘我们中国在哪里拜拜呢?’它会回
答‘庙!庙’”
屈原医生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同一个学生:“屈原是什么人?”
“是医生。”学生回答。
“胡说!”
“怎么胡说呢,书上说他是大夫嘛!”
书法艺术
打扮时髦的一对男女青年手挽手,走进一家报刊门市部。
男青年指着一本《大众花卉》对营业员说:“买一本《大众花
开》。”营业员冲他一笑,递给了他。身旁的女青年摘下蛤蟆镜,拿过来
一看刊名便问;“这个开字怎么上面多了竖?”
男青年答:“这是书法艺术?”
“哦。”女青年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