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19楼(wxpzp) 的帖子
感谢新平老师的支持,我们要在平台把这个烙印记录下来哈 80年代初期,我怀着对新闻的执着和爱好,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采撷新闻报道,但是当时电脑尚没有完全普及,但心中一直有梦,一直梦想自己的作品能变成铅字,用沾满泥土的双腿来圆自己的文学之梦,梦想让我激情满怀,一直充满着动力和自信。我便利用工作之余,将自己采撷的稿子,风尘仆仆地骑车送到几十公里的报社,然后在骑车急忙赶回来,每次送稿回来后精疲力尽,心力交瘁,这多少影响了正常的工作,送稿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改革的春风吹满了神州大地,一晃几年过去了,电脑的普及让我点下鼠标,就可以将稿子发往报社,这不仅节省了自己的时间、精力,还能在创作中充满了灵感。编辑老师在组版时也极为方便,再也不用红笔在稿纸上修改了,而是坐在电脑旁就可编辑、修改文章。
而今,我把写好新闻当成自己的责任,责任是压力,更是一种动力。虽然新闻工作者采访时的奔波劳累、写稿时的绞尽脑汁,每个新闻人都要承担这种义务,但令我深感欣慰的是,我再也不长途跋涉去送稿了。
想起那十几年自己送稿的经历,我不由得感受颇深,是改革让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是改革让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每天充满着欢乐、温馨、幸福、吉祥。 俺们那时用信封
回 22楼(浮山神) 的帖子
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信封有多重要哈 今天是什么日子呢?心情一直不好。天还没亮,我就觉得心里难受而醒了,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看看,便见到“震后清晨飘着雪”的字样。我起身上电脑打开老家贴吧,几乎都是地震的消息。其实地震不大,也未造成什么损失和人身伤亡。本来也就没事了,看着看着就看到了一家三口因为贫穷活不下去了,全家服毒的帖子,那图片,那场面,真是让人心酸。幸好网友们正在救援行动中---------------唉------------ 60年代末,每家所用的能源皆为柴禾。那时我虽然还小,但却经常随父亲徒步到十几里路以外的山边打柴禾。等打够的柴禾晒干了,再求生产队的大车给拉回来。每次打柴禾晚上回到家,我都累得几乎走不动路。母亲见了,常常期盼着说:“将来要是能买上一辆手推车就好了,你爷俩谁累了就坐上去,轮班推着也好歇歇”。
70年的一天,我发现供销社来了一台永久牌自行车,就一连几天趴在柜台前左看右看。后来终于说服了父亲买了下来。虽然母亲坚持要买手推车,但是父亲买自行车的欲望也不比我差。
父亲带着我去打柴禾,一路上,风儿在耳边嗖嗖地过,心里甭提有多么美了-----。
我担心的问父亲,没有手推车柴禾怎么弄回来呢?
“到时候再说”。父亲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我心里视乎有了底。
半个月以后,柴禾都干了,我便试探着用自行车一点一点往家里带。十几天的功夫,几百捆柴禾便都回到家了。
就这样,一直也没买手推车。
80年代,煤炭代替了柴禾。
现如今,原煤也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家家几乎都用上了天然气,再也不用为打柴禾而犯愁了。
倒是经常萌生去打柴禾地方,玩上一玩。 引用第25楼浮山神于2013-11-20 14:58发表的:
60年代末,每家所用的能源皆为柴禾。那时我虽然还小,但却经常随父亲徒步到十几里路以外的山边打柴禾。等打够的柴禾晒干了,再求生产队的大车给拉回来。
每次打柴禾晚上回到家,我都累得几乎走不动路。母亲见了,常常期盼着说:“将来要是能买上一辆手推车就好了,你爷俩谁累了就坐上去,轮班推着也好歇歇”。
70年的一天,我发现供销社来了一台永久牌自行车,就一连几天趴在柜台前左看右看。后来终于说服了父亲买了下来。虽然母亲坚持要买手推车,但是父亲买自行车的欲望也不比我差。
父亲带着我去打柴禾,一路上,风儿在耳边嗖嗖地过,心里甭提有多么美了-----。
我担心的问父亲,没有手推车柴禾怎么弄回来呢?
....... p_w_picpath/back.gif
现如今自行车已经返祖了,很多人更愿意骑着自行车郊游、上下边班,环保出行了,老师对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的怀念将永远地保存在中企互动平台上,再过N年之后看看又是什么感想呢? 引用第24楼浮山神于2013-11-20 12:40发表的:
今天是什么日子呢?心情一直不好。天还没亮,我就觉得心里难受而醒了,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看看,便见到“震后清晨飘着雪”的字样。我起身上电脑打开老家贴吧,几乎都是地震的消息。其实地震不大,也未造成什么损失和人身伤亡。本来也就没事了,看着看着就看到了一家三口因为贫穷活不下去了,全家服毒的帖子,那图片,那场面,真是让人心酸。幸好网友们正在救援行动中---------------唉------------ p_w_picpath/back.gif
生活本来就是无常,老师不必太过担心,顺其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