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3:17
你有资格说背吗时间:2014-09-09 作者:未详 点击:775次 这一阵子无预警失业的人实在多。
有位朋友在香港的投资银行工作,星期五下班前一个半钟头,他被总裁叫进办公室里,总裁以温和的口气告诉他:“这是你工作的最后一天。我们必须要裁员,才能度过经济寒冬,希望你可以体谅。”
公司只给他一个半钟头收拾所有的东西,没多久,公司派了一个“助手”来帮他搬东西了,美其名曰:帮忙,其实是要监督他有没有带走不该带走的档案或数据。他强忍住眼中的泪水,默默地把东西搬进了车里。
这意味着,他得离开香港。两年前,离开熟悉的家乡到这里来,他拿到了很优渥的薪资,一年前,他把妻子和孩子也接到这里来,公司还付钱为他们租了一间可以看到海的房子。
太太和孩子才刚刚适应这里的生活……他如何告诉他们,他失业了,房子车子都不再属于他们呢?一个半钟头之内,他掉入了地狱。
我在某个聚会中碰到他,他说,虽然金融业不景气,但他正努力为自己再找个工作。闲谈间,大家开玩笑说,应该趁过年前去算算命,我不经意地说:“唉,这一年,我也觉得我自己背透了!”
此时,他轻敲我的头说:“也许你今年也有些事很不顺利,但在我看来,比起大多数人,你一点都不背!不要有受害者思想!真的背的人是我啦,我也曾经消极了一整月,后来我心里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一直自怜自艾并不好受,想想,我并没有比古代被拉去修万里长城或金字塔的人背,也不会比无端遭遇世界大战妻离子散的人背!我没有资格说背!历史上,有很多真的背的人当我们的垫背,千万别说自己背!”
遇到金融风暴或事业上的不顺利,并不是最糟的事情。
有一位有趣的美国作家查尔斯·赛克斯曾说:“想当受害者,你还差得远呢!”他要人写下人生中遇过最糟的事情,再告诉你一些历史上的灾难。你就会发现你不会比碰到大屠杀的犹太人、被莫名其妙掉下的原子弹炸死的牺牲者,还有在恐怖攻击中丧生的无辜者惨……
只要你还可以翻身,你就不是受害者。你只是还没有找到你所要的未来。只有放弃受害者心态,你才会看到那一把开门的钥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3:27
刀锋一样的眼神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476次 同一个出身草莽、业有小成的朋友聊天,提及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情,竟然是N年前的一束目光。
彼时,他还是一个保洁工。那天,一直到处打零工的他,谈妥了一整栋写字楼的保洁工程。同人签订协议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提着水桶就开始了工作。
斜阳西下时,他已经清扫干净了写字楼的天台,提着干净的拖布进了电梯准备回家。正是下班时间,电梯里,很多衣着光鲜的白领鱼贯而入,见到他,几乎所有人看他的目光都像一把立起来的刀子—戒备、嫌恶、鄙视、冷漠。虽然没有人指责,可是,那些刀子一样的眼神,还有自动同他屏蔽开的距离,都无声地表明了一个立场—这里,不是他应该出现的地方。
到底,他承受不住这样的歧视,在电梯门再次打开的瞬间,仓皇地逃了出去。
那天,朋友一个人从20楼走到1楼,背上的汗水早就干了,可是,眼中的泪水,却一直在。那栋写字楼的保洁工程,他一共干了两个月,两个月中,他再也没有坐过一次电梯。每晚,他一定要等到所有人都离开那座大楼,才一个人孤独地从高楼一级一级地向下走。
说到今天的成就,朋友有片刻的寂然:“你知道干成一件事情有多难。这些年,很多时候,我也会有灰心和绝望,可是,每到这样的时候,我总会记起电梯间那些刀子一样的眼神。一想到他们,我浑身就充满了莫名的力量。我不想一辈子都被他人锋利地鄙视,也相信,虽然我们的出身和教育环境不同,但有一天,我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同他们活得一样充满尊严。”
朋友的铮铮铁言,让我深受触动,那个瞬间,我想起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孟非。
在成为主持人之前,孟非曾在一个印刷厂做工人。印刷厂设备落后,干半天工作,浑身就会沾染不少油墨。一天,孟非和同事们去别的单位食堂打饭。看到很多人熙熙攘攘地挤在一个窗口排队,孟非笑嘻嘻地同身后一个老工友讲:“看咱们多幸运,这个队伍一点都不挤。”
老工人这时说了一句让孟非记了一辈子的话:“那是人家嫌我们脏,所以宁肯在那边挤成一团,也不到这边来。”
孟非这才注意到,那些人偶尔漂移过来的眼神警惕得如一头兽,好像他们是让人嫌恶的异类。
那天的午饭,孟非一口都没有吃下去。在压抑和愤怒中,他想: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让这些鄙视冷漠他们的同类知道,这一队衣着污秽的工人,其实灵魂同他们一样干净,甚至心灵的花园比他们还要丰盈。
我们可以看到的幸运是,十几年之后,孟非终于实现了当初的宏愿。
我不知道,当初轻易将轻视和敌意变化为刀锋一样眼神的人们,如果知道昔日的麻雀已经变身为凤凰,想起自己当初的浅薄,会有怎样的心情。
色彩性格学创始人乐嘉对那些刀锋一样的眼神,有自己的解读。
他说,这个世界,对他人的鄙视和厌弃,一般人只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内心嫉恨,通过恶的途径来报复敌意和轻视;一是奋发崛起,激励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最终令他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被轻视虽然可以激励成功,但是,我却希望,这个世界,浅薄的伪高贵,能少了再少。
因为,纵然被激励的成功可以让人扬眉吐气,但是,那些受过伤害的心上,刀锋一样的眼神,却是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伤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3:37
蜗牛一样背壳爬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1481次 一支考古队,到胡夫金字塔考察。他们凭借直升机的力量,用吊绳攀上了金字塔顶部。但接下来,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在胡夫金字塔顶部,居然有不少蜗牛的躯壳。
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只有雄鹰才能登上巍峨的金字塔。究竟这些蜗牛是如何从地面来到海拔136。5米,相当于40层楼房之高的金字塔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考古队在金字塔的中上部不断发现有蜗牛爬过的痕迹,还有许多粘附在塔体已经干枯掉的蜗牛。
那一刻,几乎所有的考古队员都有了一种深深的感触与震撼。原来,这些蜗牛竟是经过无数次的坠落,一个月、两个月,最终,自己从塔基,一步一步,爬上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也攀上了自己生命的最高峰。
蜗牛之所以能够做到人类不依靠外力都无法做到的壮举,无非源于坚持。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期待做一只凌空飞翔的雄鹰。但一种叫作生活的东西,却往往就是那么残酷。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像蜗牛一样,背负着沉重的行囊。
没有雄鹰的天赋,就必须要具有蜗牛般的毅力。
那么,就做一只蜗牛吧。
即使是做一只蜗牛,我们也一样可以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个积累,在生命的长河,留下奋斗的足迹,抵向成功的彼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3:46
是什么掩盖了你的潜能时间:2014-09-12 作者:未详 点击:1061次 添·高威宣称能让任何人在20分钟内学会打网球。一家电视台特意组织了从没打过网球的人来做实验。
其中一位女士大约有170磅重,多少年没参加过运动了,而且还穿着一条长裙。观众席上发出了一阵阵窃笑。
添·高威信心十足地告诉胖女士,不要去计较姿势和步伐的对错,也不要竭尽全力。只要看到球飞过来,用球拍去接就行了,击中了就说“击中”;如球落到了地上,就说“飞弹”。女士按他说的去做。
添·高威接着告诉她,要留意球飞来的弧线,聆听球的声音,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球上,别的都不要想。当女士按他的要求去做时,击中球的次数明显增多了,观众开始发出惊叹声。
最后5分钟,添·高威开始教最难的部分——发球。他对那位女士说,闭上眼睛,想象你跟着音乐跳舞的样子,然后随着节奏发球。最后1分钟,奇迹终于出现了,胖女士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接发球了!添·高威从此名声大振,很多人都来向他求教。
添·高威给出了一个公式:表现等于潜力减去干扰。很多人的大部分潜能都没有得到发挥,原因就是干扰。
其实它就来自我们的内心。如“考试我可能过不了关”、“这不会成功”、“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消极的心理暗示,干扰了我们的行动方向,使我们的能力大打折扣。积极的想法,才能积累起无穷的力量,激发出潜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4:25
借给自己一把椅子时间:2014-08-23 作者:未详 点击:2241次 卡洛斯•罗慕洛是著名的职业外交家,先后服务于8位菲律宾总统。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机智过人,能言善辩,但由于身材矮小,参加公众活动常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甚至歧视。
有一次,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他成功通过了初赛。在决赛的时候,他最后一个上台演讲。当他自信地走上演讲台的时候,却发现演讲台的桌子几乎和自己的头差不多高。原来,组委会的一个同学和他一起参加初赛,却被口才不凡的罗慕洛淘汰出局,这个同学怀恨在心,特意准备了一张高桌子,想让罗慕洛出丑。
果然,台下一片哄笑。罗慕洛却不慌不忙,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转身走向观众席,朝最前排的一名观众深深地一鞠躬,恳切地说道:“这位同学,我是否可以借你的椅子一用?”同学感到十分奇怪,不知道罗慕洛借椅子有什么用,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罗慕洛把椅子搬到演讲台前,然后站在椅子上,从容地开始演讲。
台下立刻鸦雀无声。罗慕洛放弃了精心准备好的演讲稿,即兴发表演讲,口若悬河、思如泉涌。他自信的姿态和精彩的演说深深地折服了所有的观众,台下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后来,罗慕洛凭借自己在演讲和思辨等方面的出色才华,成为菲律宾外交部长,代表国家一次次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面对自身的缺陷,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卑,其实缺陷完全可以用智慧来弥补。只要你能勇敢地借给自己一把椅子,甚至一个梯子,你就能踏上成功的巅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4:36
机遇是自己挖掘出来的时间:2014-08-25 作者:未详 点击:1650次 他是一个乡村教师,在漏风的教室里、坎坷不平的讲台上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身边的朋友、昔日的同学借外力上调的上调,转行的转行,个个干得风生水起,令人羡慕。只有他,没有任何外力,只好日复一日面对那帮永远也长不大的娃娃们。
不是他瞧不起教师这个职业,其实他非常喜欢和学生相处。关键是这个职业带给他的不是光环和称赞,而是捉襟见肘的尴尬和无奈。天生喜欢写作的他,只有把心中的无奈和寂寞镶嵌在文字里孤芳自赏。
一日,他妻子得知县教育局要招聘办公室文秘人员,便鼓励他报名。他无奈地笑:“咱指啥,没有外力是弄不成的。”
“你不能这么消极,也不能把社会都看成是黑暗的,试试。”妻子的话虽不多,却点燃了他那颗不安分的心。
第二天,他把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复印三份,钉成了厚厚的三本,封面上醒目地写着自己的名字。他的字写得好,在上大学时曾获得过全省大学生书法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他又用自己极美的书法写了一份简历,复印三份。把发稿复印本和简历分成三份,装进自己准备好的手提袋里,又特意买了一身新衣服。一切准备好后,便踏进了教育局的大门。
“进来!”听到局长的声音,他定了定神,推门而入。“局长您好,我是青山乡大堤沟小学教师,听说咱们要招聘文秘人员,特来毛遂自荐。这是我的简历和我历年发表的文章!”他简直怀疑自己,为什么竟然没有一丝胆怯。
“嗯,好,我看一下。”局长接下资料,随手放到办公桌上。“局长,那俺回去了,谢谢局长!”他很知趣地退了出来。心里想,反正我是送出去了,看不看听天由命。
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把材料给了分管人事、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和办公室主任。(www.rensheng5.com)在办公室主任处填了报名表。
妻子说,跑跑路吧,有点把握。“跑路得花钱,钱呢?”谁都知道那几年教师工资低得可怜,还常常拖欠不发。他们俩都清楚家里没有一分钱的积蓄。
“算了,只要努力过,就行了!”他没抱什么希望,因为他对这个社会太了解了,也许是他总是用消极的目光审视这个社会。
一年过去了,招聘的事没有任何消息。这件事在他心里掀起了很大波澜,尽管他对这个社会很消极,但心里还是有一丝希望的,可就连这一丝希望也绝情般地破灭了。于是,他对任何事都失去了激情,对任何有关机遇的论述都十分反感。
他觉得,他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再也不会有自己可以进步的机遇了。
第二年,他正在学校打扫卫生,以迎接新学期开始。一个急促的电话,完全改变了他的神色,他昏暗的脸上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一双浑浊的眼睛变得异常的透亮,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
局长办公室里洁净而严肃,“欢迎你们到局里工作,要多研究业务,多学文秘知识,争取使办公室文秘这一块的工作干得有些起色。去年,因为有好多人说情,想到局里来。但我们需要的是能干活的人,能拿得动笔的人。我们不需要到这里享受的人,所以我们顶住了说情风,没有举行招聘考试。今年,我们从去年报名的人中选出了你们三个,这是局领导对你们的信任,你们来了,并不是意味着就在局里工作,你们试用期一年,可以的话留用,不行就回原单位工作。”局长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
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局长的话让他对社会有了新的看法,对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对自己也充满了感激,不是自己勇于在领导面前毛遂自荐,自己也不会在领导心里印象那么深,也不会到局机关工作。这个机遇是领导给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闯出来的,自己挖掘出来的。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境况,都不应该对自己灰心,对社会不满。机遇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准备,有没有挖掘它的意识和行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4:46
成功,就是不断向上走时间:2014-08-26 作者:未详 点击:2504次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着,公司虽然小,可是待遇各方面都不错,因此我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我的大学同学和我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是安稳上着班,生活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可是却算过得惬意。
这样平静而惬意的日子却被突然而来的一个消息打破了:我们高中的一个同学小柯现在是另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了,管理着近百人,年薪五十万。其实这样的消息要是换了别的同学也不算什么,可是这个同学当初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当初考大学,不要说本科,就连专科都没有考上,因此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开始打工了。
当我们还在为迟到扣了五十块钱而后悔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为房子的月供苦苦挣扎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消息谁会受得了?可是,这个消息是千真万确的,而且听同学说在这个月底同学聚会的时候,小柯也会参加。
在月底的时候,我们抱着一种既嫉妒又想知道为什么他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的心思参加了这次同学聚会,果然在聚会开始不久,就有同学委婉地问小柯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成就?还有同学开玩笑说小柯是不是富二代……
小柯看了一下大家,然后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小柯的故事讲得一点也不传奇,从高中没有考上大学后,就开始出来打工了,在打工的时候,一边打工一边自学,慢慢七八年过去了,就有了这样的成就。
听着小柯的故事,我们都很失望,原来以为小柯取得这样的成就,会有一番怎样的传奇故事呢!没有想到却是这样的平淡无奇。我们在同学QQ群里抱怨着是小柯的运气好,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要是我们有小柯这样的运气,说不定现在年薪一百万呢!
可是就在我们抱怨的时候,却有小柯的另一个故事版本传了过来:小柯开始打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为了跟一个同事学一些东西,请人家吃饭请了一个多星期。据说,刚开始的时候,小柯的工资都请同事或者客户吃饭了,有的时候,甚至还要家里救济。
小柯这样向别人请教的故事还很多,不过最离奇的是有一次他为了向客户请教一个问题,竟然直接去对方公司找对方老板,不过更离奇的是小柯最后和这个老板竟然成了朋友。
我们听到小柯的这些故事,知道了为什么小柯会以高中毕业却取得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一直在向上努力。
我们虽然读了四年的大学,可是当我们步入大学或者大学毕业步入职场的时候,就停止了向上的努力,当我们工作之后,还会有谁去努力给自己充电?这才是我们与小柯之间的区别。
其实成功就是像小柯这样不断地向上走,也许有的人会走得快一些,有的人会走得慢一些,可是只要不断地向上走,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4:56
失败之余时间:2014-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250次 1981年3月,乍暖还寒的季节。
一个寒风瑟瑟的下午,2800人在中国戏剧学院的招生大厅里站成了长队。
这次戏剧学院只招收年龄在15~20周岁的学员,而且招收名额只有15人。
这是怎样激烈的一场角逐啊。
一轮轮的考试下来,当现场只剩下44名考生的时候,他们三个人站到了一起,王志文、周立波、张行。他们三个人都是自信满满的样子。
最终,王志文因为太瘦,落选;
周立波因为表现差一点,也落选了;
而歌唱得特别好的张行,最后15个人的名单里,也没有……
但是,后来,他们都成了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
所以,只要生命没有结束,你有可能失败,更有可能成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5:08
科比·布莱恩的励志故事:洛杉矶早晨4点是什么样时间:2014-09-02 作者:未详 点击:986次 有人说科比·布莱恩特是一个篮球天才,科比却以“洛杉矶早晨4点”自称。他的意思是他的成功完全出于勤奋。也不由得你不相信,有人在2013年4月出版了一本叫作《我和科比的训练故事》的书,为我们讲述了科比的训练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阿勒特,是美国一位知名的体能训练师。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罗伯特和美国男子篮球队一同来到拉斯韦加斯集训。
那是队员们开始合练的前一个晚上,忙了一天的罗伯特正准备上床休息。就在这时,罗伯特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想,这时会是谁打来电话呢?因为时间已是凌晨3点30分。
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吧!罗伯特有些紧张地接听电话。是科比。
“罗伯特先生,希望没打扰你。”科比说。如此有礼貌,没有一点大牌球星的架子,尽管罗伯特困得快要支持不住了,但他仍然很客气地说:“怎么会打扰呢?科比,有什么事吗?”
电话那头说:“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帮我做点体能训练?”
“当然,一会儿在训练馆里见!”罗伯特挂了电话,便匆匆往训练馆赶,他想,不能让科比在那儿等着。
到了训练馆,罗伯特吃了一惊,科比早已到达训练馆,而且他已经练得浑身是汗,像刚从水中爬出来的一样。
见罗伯特一副很有精神的样子,科比说:“要辛苦你了,我们开始吧。”
在罗伯特的指导下,科比用了1小时15分钟进行体能训练,然后是45分钟的力量训练。
时间已快到早晨6点,罗伯特实在有些坚持不住了,说:“对不起,我要回酒店休息了。”
科比说:“辛苦你了,谢谢你!也好,我去练投篮。”
按照安排,上午11点,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的罗伯特得去训练馆指导全队合练。(www.rensheng5.com)当他到达训练馆时,已到齐了的队员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和教练讨论着什么,可科比仍然满头大汗在练习投篮。
“你啥时候结束?”罗伯特特别感动。
科比反问道:“结束什么?”
罗伯特说:“投篮训练。”
看着手中投出的篮球划出一道弧线,稳稳落入篮圈内,科比说:“这不就结束了。”
原来,那一个球是他那天投中的第800个球。
罗伯特书中的这段记载,只不过是科比漫长的运动生涯中一天里的一个片段。
其实自从进入NBA后,他每天都是这样,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出现在湖人队的训练房中了。不过,并非常常有训练师指导。
不久后,科比又有了进步,以前他的目标是每天不投中800个球不停止,现在在同样的时间内,他已能投中1000个球了。
“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记者问。
“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子吗?”科比反问道。
记者摇摇头说:“不知道。那你说说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究竟是什么样?”
科比挠挠头,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
说到这里,科比笑了,“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不太清楚。但这没有关系,你说是吗?每天早上4点,洛杉矶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凌晨的黑暗没有改变;两天过去了,凌晨的黑暗依然没有改变;10多年过去了,洛杉矶早晨4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从科比的这番话中,我们似乎不难明白,为何科比自出道以来每个赛季都表现得如此高效。
他现在仍能在比自己年轻10岁的年轻队员头上扣篮,并创出了单场比赛得81分的个人纪录。
是的,科比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书。
当媒体在比较他和乔丹谁更有天赋时,他用自己的运动生涯证明了“天才出于勤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5:35:19
必须揭开的伤疤时间:2014-09-04 作者:未详 点击:746次 美国华盛顿市郊的一所福利院,一天,院长在门口捡到了一个残缺的女婴,并为她起名,叫做珍妮。院里的孩子,大多是有缺陷的。所以,不论是院长、老师还是来做义工的人都努力呵护着他们脆弱的心灵,防止一切可能伤害孩子自尊的事情发生。
新来的体育老师打破了这一原则,他将有缺陷的孩子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做各种已经超越孩子承受能力的游戏。院长知道后,指责年轻人不该去揭开那些陈年的伤疤。
这位老师却坚持认为即使是有缺陷的孩子也应该有正视自己的勇气。
于是,他认真观察,仍然坚持让一些腿部有疾病的孩子坐着去打球,让上肢有问题的孩子去参加赛跑游戏。
日子久了,院长惊奇地发现,珍妮居然潜藏着赛跑的天分,虽然少了5根指头,可是爆发力却极好。
令人振奋的情形接踵而至,孩子们渐渐展示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项:有的擅长沟通,有的喜欢运动,有的练就了一番不错的厨艺……而那位最让院长心疼的小珍妮,在20年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登上了残奥会的领奖台。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里,总会有一些伤痕残存着,它们像魔鬼一样缠绕着我们的心,轻轻一碰,就会隐隐作痛。但是,有些伤疤,我们不得不揭开。长痛不如短痛,重获独立生存的勇气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