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09:45

不要站错你的队伍时间:2014-09-09 作者:未详 点击:1313次   一位年轻人找到一位智者,向他诉说自己的苦恼。
  
  我是一位作家,年轻人说,我的作品虽然比不过鲁迅,比不过莎士比亚、泰戈尔、卡夫卡、卡尔维诺,但是我相信,我的作品还是非常优秀的。
  
  我出过很多书,得过很多奖。我自认为可以挽救人的灵魂,导人从善。可是为什么,似乎总是有人在排斥我、挤兑我呢?
  
  哦?智者问他,哪些人在排斥你?
  
  如果是作家同行们,也便罢了,这说明我的作品还不够好。年轻人说,可是排斥我的都是与文学毫无关系的人,比如商人、农民、警察、白领……
  
  何以证明他们排斥你?
  
  比如说,我去参加一个商人的聚会。当论到我发言时,我就会跟他们探讨文学、探讨小说,这时候他们就会说,哦,文学!文学有什么用呢?小说有什么用呢?作家又有什么用呢?能促进贸易吗?能解决经济危机吗?
  
  再比如,我去到田头,跟那些农民们闲聊。当不小心聊到文学,他们就会摇着头说,哦,又是文学!文学有什么用呢?能吃吗?能穿吗?能改善生活吗?能灌溉庄稼吗?
  
  就是说他们不但对你毫无兴趣,甚至会反感你的存在?
  
  正是这样。年轻人说,因为这些,我很苦恼。
  
  智者想了想,说,现在,你跟我来。
  
  智者把年轻人带到一个花坛前。花坛里开满了红黄相间的郁金香,芳香四溢。智者指了指花坛一角,问年轻人,那是什么?
  
  年轻人看了看,皱皱眉头说,那是一棵草。
  
  你说得很对,智者走过去,弯腰将它拔掉,这的确是一棵大煞风景的杂草。
  
  然后,智者对年轻人说,现在,请再跟我来。这次他们来到一块田地前。(www.rensheng5.com)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庄稼,生机勃勃。智者指了指田地的一角,问年轻人,那又是什么?
  
  年轻人看了看,再一次皱皱眉头说,那也是一棵草。
  
  你说得很对,智者走过去,弯腰将它拔掉,这的确是一棵与庄稼争抢养分的杂草。
  
  可是您到底想告诉我什么呢?
  
  年轻人有些不解。
  
  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刚才我们在花坛里看到的并不是一棵草,它只是一棵瘦弱的庄稼;同样,我们在庄稼地里看到的也不是一棵草,它只是一株没有开花的郁金香。
  
  智者笑着说,之所以我们会认为它们是草,会认为它们毫无用处,甚至讨厌它们,不允许它们长在那里,只因为它们长错了地方,站错了位置。
  
  所以,它们首先会受到排斥,然后会被除掉……
  
  您是说,人们排斥我,只因为我站错了队伍?
  
  年轻人恍然大悟。
  
  正是这样。智者摊开两手,说,道不同不相与谋
  
  。不要站错你的队伍,是你事业成功的前提,也是最最简单的人生智慧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09:56

一斤米的价值时间:2014-09-09 作者:未详 点击:2937次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

  “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0:06

点燃人生之“柴”时间:2014-09-11 作者:未详 点击:3016次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一生辉煌灿烂,而有的人一生却黯淡无光。”弟子问大师。
  
  大师从地上捡起两根柴,说:“这两根柴,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柴。”
  
  说完,大师点燃其中的一根柴,对弟子说:“你看,现在这两根柴就有质的区别了,一根柴发光发热,一根柴却没有。其实,每根柴都具备了发光发热的潜能,只不过有的柴没有点燃而已。有的柴终其一生,做着一根没有点着的柴,最后烂进了地里。”
  
  “大师,你是在用柴比喻人生吗?”弟子问。
  
  “确实,人生跟柴一样,刚出生时,都像是一根没有燃着的柴,其间没有多大本质的区别。”大师说。
  
  “大师,是不是每个人都像柴一样,具备了发光发热的潜能呢?”
  
  “是啊,有的人却白白地浪费了这宝贵的人生潜能,一生都没有去点燃它,而使自己一生黯淡无光。”大师感叹道。
  
  “那用什么去点燃人生之柴呢?”
  
  “用心中的热情、理想、信念和希望。”大师说。
  
  弟子终于明白了。

  有的人之所以一生活得辉煌灿烂,是因为他们始终在用心中的热情、理想、信念和希望的火花,去点燃人生之“柴”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0:18

麦穗的挫折时间:2014-09-13 作者:未详 点击:1290次   过去上帝还住在地球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农夫找到上帝,对他说:“我的神啊,是你创造了世界,但是你毕竟不是农夫,我得教你点东西。”
  
  上帝借着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说:“那你就告诉我吧。”
  
  “给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我会让你看见,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贫穷和饥饿。”
  
  在这一年里,上帝满足了农夫所有的要求。没有狂风暴雨,没有电闪雷鸣,没有任何对庄稼有危险的自然灾害发生。
  
  当农夫觉得该出太阳了,就会阳光普照;要是觉得该下点雨了,就会有雨滴落下,而且想让雨停雨就停。
  
  环境真是太好了,小麦的长势特别喜人。
  
  一年的时间到了,农夫看到麦子长得那么好,就又到上帝那儿去了,对上帝说:“你瞧,要是再这么过10年,就会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所有的人。人们就算不干活也不会饿死了。”
  
  然而,等人们收割的时候,却发现麦穗里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这些长得那么好的麦子,竟然什么都没结出来。农夫惊讶极了,又跑到上帝那儿去:“上帝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那是因为小麦都过得太舒服了,没有任何打击是不行的。这一年里,它们没经过风吹雨打,也没受到过烈日煎熬。你帮它们避免了一切可能伤害它们的东西。没错,它们长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见了,麦穗里什么都结不出来。还是时不时需要些挫折的,我的孩子。就像白昼之间总有黑夜,风雨雷电都是必需的,正是这些锻炼了小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1:03

花在何处不清香时间:2014-08-05 作者:未详 点击:3427次   在大山深处有一座寺院。

  一天,寺院的禅师在山中散步时看到一株野菊花的颜色非常绚丽,就将它移栽到寺中的庭院里种下。
  
  庭院里,秋高气爽之时,菊花怒放,一簇一簇,迎着秋阳而立,五颜六色,煞是热闹,凉风拂面,暗香萦身,观之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离寺院不远的山下有个村庄,村民上山砍柴时被花香所吸引,进入庭院里看了花之后都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传你,你传他,一时间,山下的村民都争相来寺院里赏花,于是有人请求禅师赠送一两株,以便移栽到自家的院子里,禅师一一应允。

  要求的人多了,寺院里的花就渐渐地少了,到了最后,一株都没有剩下。
  
  秋日黄昏下,弟子们看着寂寥杂乱的庭院,痛惜地说:“本来是满院清香,因为您的大方,现在空空如也。”
  
  禅师却笑着回答说:“哪里会空呢?要知道几年之后,山下将是满村菊香气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1:15

国王与外国使臣时间:2014-08-06 作者:未详 点击:2634次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定下一条特别刁难人的规矩:任何人不可在国王的宴席上翻动菜肴,只能吃菜的上面部分,否则杀头。
  
  一次,有一个外国使臣来访,国王设宴招待他。

  侍者端上一条敷有香料的鱼,使臣不知该国规矩,就把鱼翻了过来。

  大臣们齐声叫喊:“国王,你遭到了侮辱,他翻了鱼,必须处死他。”


  国王只好对使臣说:“你坏了我们的规矩,我如果不处死你,就会受到国人的嘲笑。不过,看在贵国和我国的友好关系上,你可以在死前向我提一个要求,除了免死以外,其他任何要求我都一定办到。”
  
  使臣想了想说:“既然是这样,我也只有等死,但请求国王在我死前把每一个看见我翻鱼的人的双眼挖掉。”

  大臣们听了心惊肉跳,面面相觑,一个个站起来对天发誓,说自己没有看到使臣翻鱼。
  
  使臣听了,笑着对国王说:“既然大家都没有看见,那没事了,我们继续吃饭吧。”
  
  智慧是化解难题的钥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1:26

钻石心里的玫瑰时间:2014-08-10 作者:未详 点击:4846次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拥有一颗王族世代相传的大钻石。国王把钻石放在博物馆里,向所有人展览。一天,一个士兵紧急报告国王说,在没有任何人触碰钻石的情况下,钻石自己碎裂了。国王跑去察看,确如士兵所言,钻石的中央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纹。
  
  国王立即招来全国所有的珠宝商。但当珠宝商们一一检查完钻石后,却告诉国王一个坏消息,说这颗钻石没有价值了,因为它的裂痕无法修复。

  国王很痛心,感觉仿佛失去了一切。
  
  后来,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自称是珠宝商的老人,他主动要求察看碎裂的钻石,并对国王说:“请不要再伤心,我能修复它,甚至能使它变得比以前更好。”

  国王听后既吃惊又怀疑,但老人却自信地保证说,一周后他将交出一颗修复完好的钻石。
  
  国王立刻为老人安排了一个房间,并提供其需要的工具。
  
  一周后,老人手捧钻石出现了。

  令国王难以相信的是,老人竟把弯曲的裂纹作为茎干,在钻石里面雕刻了一朵盛开的玫瑰花,精致、璀璨极了!
  
  国王十分高兴,允诺送给老人半壁江山,但老人却当着众人的面拒绝说:“尊敬的国王,我并没有做什么,不能收下您如此丰厚的奖赏。我只不过是把一件内心有裂痕的东西改造成了艺术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1:36

各有各命运时间:2014-08-24 作者:未详 点击:1702次   一位以高尚诚实而著名的武士去拜访一位禅僧。“我为什么会感到如此低人一等?”武士问道,“我多次面对过死亡,击败过那些虚弱的人。然而,我一见到你在冥想,就会觉得我的生命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可言了。”
  
  “你等等,等我接待完今天来见我的那些人之后,再来回答你。”禅僧回道。
  
  武士整整一天都是坐在寺庙花园里,看着人们进进出出来求计。他看到禅僧以同样的耐心,同样的微笑接待每一个人。
  
  黄昏时分,所有的人都走了,他问道:“现在你可以指教我吗?”
  
  大师请他进入寺庙,带他到自己的房间。满月在天空中闪亮,四周环境非常宁静。
  
  “你看月亮,很美,是吗?它将穿越整个苍穹,而明天太阳将会再次普照大地。但是,阳光要明亮得多,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身边的景观细节:树木、高山、云彩等。我对它们已经观察多年,却从未听到月亮说:为什么我不能像太阳那样光亮呢?是因为我低人一等吗?”
  
  “当然不是。”武士回答,“月亮和太阳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各有各的美。你不能拿它们两个来做比较。”
  
  “这么说,你知道答案了。我们是两个不同的人,各自以自己的方式为所信仰的事情奋斗,以便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其余的都只是表象而已。”武士听完,顿然开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1:47

小学学历的公安教授时间:2014-08-25 作者:未详 点击:1167次   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学都没毕业的放牛娃,却成了公安大学的教授。
  
  这名放牛娃小时候因为家贫需要给人家放羊才能生活。虽然他细心地照看羊群,但是因为羊实在太多了,一不留神,就有羊走失。一旦羊走失,不但他放羊的报酬没了,还要遭到一顿打骂。
  
  他也曾经沿着羊的脚印去找,但找着找着,他就分不清哪个是走失的羊的脚印,哪个是别的羊的脚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总是无功而返,这样,迎接他的又是一顿打骂。
  
  为了不让羊走失和能找到走失的羊,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琢磨羊的脚印上———因为走失的羊总能找到一些脚印,他想,只要把羊脚印琢磨透彻,以后找羊成功的几率就大了。
  
  于是,每天放羊的时候,他都留意观察羊的脚印,并仔细对照不同的脚印与羊的大小、重量、年龄以及走向的关系。
  
  通过这样天长日久的观察,他形成了这样一种技能:那就是一看到羊脚印,就能推断出这只羊的大小、重量、年龄等一切特征。后来,他放羊的时候羊若再丢失,他只要一看脚印,就知道这只羊的体型,以及这只羊的去向,这样,走失的羊他总能找回来,他也因此项技能而名闻一方,谁家丢了羊,总要请他去找,而他总能找回来。
  
  如果他只能通过羊脚印找羊,那他终其一生,最多不过是个出色的牧羊人。不过他虽然因家贫连小学都没毕业,却是个有心人。他听说在很多犯罪现场,都会留下犯人的脚印。他想,既然他能把羊脚印琢磨透,把人的脚印琢磨透又有何难?
  
  于是,他开始琢磨人的脚印与人的身高、体重、年龄、长相、走向的关系。大道相通,由于他已经琢磨透了羊脚印,所以琢磨起人的脚印来也很快就上手了。此后,他又根据自己对人脚印的透彻了解协助刑警破获了几起人命案,从而名声大噪。从此,他的命运真正改变了,小学没毕业的他,被公安大学破格聘为教授。如今,他出去讲一堂课,酬金就达两万元。
  
  懂得羊的脚印,只能做一名出色的牧羊人,懂得了人的脚印,就成了著名的教授。我听到这个故事,不禁想起古时候的一则小故事:古时候,有一户人家擅长制造一种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刚进入冬天时,每天涂在脸上和手上一点,整个冬天皮肤都不会冻裂。因为药效神奇,很多人都向他们家求药。这户人家世世代代依靠这个药在水上漂洗丝絮为生,虽然天天起早贪黑劳动,收入仍旧很少,全家勉强度日。
  
  有一天,有个远方来的客人听说了他们家有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就登门用一百金得到了这个药方,然后拿去献给了吴国的大王,并劝说吴王把这种药膏用到军事上。

  没过多久,吴国的邻国侵犯吴国的边境,吴国派大军迎战。当时正值冬季,天气十分寒冷,吴王命令士兵把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涂在手上和脸上,这样士兵不再受冻裂之苦,因此军队战斗力大增。最后,吴国把邻国打败了,吴王很高兴,赏赐给这个献药方的人大片土地。
  
  这两个故事异曲同工,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一样的东西用于不同的地方就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所以,不要轻慢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要看不起一些卑微的人物,或许你用对了地方,就能发挥出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2:11:58

八万两银子的破箩筐时间:2014-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578次   乔致庸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晋商。

  一次,包头东城万利聚商号的吴东家,因资金周转不开,向乔致庸借了八万两银子。
  
  当时,吴东家承诺:一年后连本带息全部还清。可一年的期限到了,吴东家不仅没还一分钱,借钱的事也闭口不提。
  
  更过分的事,他还主动找上门来,可怜巴巴地向乔致庸哭诉:“我现在是穷得叮当响,家里仅剩下一只用来卖花生的破箩筐了,哪还得起你那八万两银子呀?”

  乔致庸心里明白,吴东家这么做无非是想赖账。
  
  可他却安慰道:“既然你已到了这步田地,我也不能逼你,就把那只破箩筐拿来抵债吧!”

  吴东家一听,心里顿时乐开了花,立刻送来了破箩筐。
  
  吴东家走后,伙计急切地问:“一个破箩筐怎么能值八万两银子,您这不是白白送他吗?”
  
  乔致庸笑了笑说:“你照我吩咐的去做,吴东家自会把钱送来。”
  
  随后,乔致庸便让伙计把那破箩筐挂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标价八万两银子出售。

  人们听说后,都跑来看热闹,自然也就知道了破箩筐的事。
  
  后来,很多生意人知道这件事,就都不愿意跟吴东家做生意了。

  这时,吴东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得乖乖地把欠款还清,赎回了那只破箩筐。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信誉是我们的重要资本。
  如果没了信誉,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页: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