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5:31
失去的金矿时间:2012-02-26 作者:小小Z 点击:1068次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拥有6公顷山林。
在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90公顷土地进行勘探,希望能在这里找到金沙或铁矿,他一连干了5年,不仅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又重返田纳西州。
当他回到故地时,发现那儿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就是一座金矿,主人正在挖山淘金。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它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成功提示】:
抛掉不切实际的想法,珍惜现有的一切。机遇并不只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而处处都在,只是你尚未发觉罢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5:43
月台下的石油时间:2012-02-26 作者:小小Z 点击:756次 石油公司有个负责勘探的工程师,他在气候干燥高温的西部沙漠勘探到了石油,于是,公司让他带队前往沙漠开采石油。
整整过了一年,别说开采到石油,连一滴水也没钻到半滴。而公司却因此损失不小,因此,决定终止他们的工程。命他们即刻返回。
无功而返,工程师和他的队友们沮丧地坐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等车。无聊的工程师拿着勘探石油的电子设备,在月台上四处探察,没想到,仪器上竟然显示月台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工程师气愤地将它摔在地上,恼火地骂道:“这地方我钻了那么多井,一滴油都没有,要你还有什么用!”
后来,有人在火车站的月台底下发现了确实有石油;再后来,这里成了一片钻井林立的大油田。
【成功提示】:
不要放弃最后一丝希望,有时候你离成功仅差一步之遥。许多人常常与成功失之交臂,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不能够坚持到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5:52
会计师的儿子时间:2012-02-26 作者:小小Z 点击:1168次 一个青年的父亲是位杰出的会计师。
在父亲的影响下,青年夜以继日地读书,为了考取会计师资格证。
但是,事与愿违,考了几次都未通过。
其实,未考上的原因很简单:这个青年对当会计师兴趣索然。因而,他对那一大堆的会计学资料根本无心学习。他向他的一个朋友诉苦,朋友给他建议:不妨转向你喜欢的事情。
这个青年喜欢从事比较有创意性的工作,于是,他开始学习园林设计方面的知识。
后来,这个青年以园林建筑师的身份进入到一家园林公司。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为公司设计出好几项不错的方案。其中一个设计还在一次全国比赛中获奖。
现在,这个青年拥有一家自己的园林设计公司,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
【成功提示】:
兴趣是一个人择业的前提,如果一个人对他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兴趣的话,相信他无论如何是做不好这件事情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十分感兴趣的话,哪怕他对这件事情知之甚少,他尽最大的努力做出一番成绩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6:02
一夜成名时间:2012-02-26 作者:小小Z 点击:999次 自从电影《哈利?波特》面世至今,大街小巷,不管大人、小孩,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后《哈利?波特》的原著再度掀起热销狂潮,席卷几乎所有的书店报摊,原著者那个女作家也一夜成名,一下子变成了焦点人物。
一个不知内情的人大放厥词,说女作家一定是学过行销的,要不,怎么会一下子成名?像这种愚蠢的人根本人会去理他!
其实,《哈利?波特》很早就完稿了,不过为了让它更好地呈现给读者,作者持续修改了十几年。又有谁知道,作者曾是领取救济金生活的贫民,在那么艰苦的状况下,他也没有放弃对《哈利?波特》的创作。
【成功提示】:
成功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其中的快乐和辛酸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旁观者只是看到他(她)成功的一面,却很少去了解成功的背面包含着多少艰辛和泪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7:26
成功路上的黄金分割时间:2012-01-18 作者:小小Z 点击:714次 西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期间,他从一架受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落在缅印边境的一片丛林中。当地人告诉他,这儿距印度最近的市镇也有140英里。对于习惯于以车代步的西华•莱德来说,这几乎是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路程。为了活命,西华•莱德拖着落地时扭伤的双脚一瘸一拐地走下去。不过战前研究过心理学的西华•莱德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轻装上阵,他努力地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个让人倍感沉重的数字。奇迹发生了,西华•莱德回到了印度。
这段插曲公诸于世后,在他的家乡肯德郡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年轻人把“走完下一英里”做为自己的座右铭,而这恰恰是西华•莱德在途中的惟一念头。
二战结束后,西华•莱德接了一个每天写一个广告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跟他签订合同,也没明确一共要写多少个广告。心无旁鹜的西华•莱德就这样不停地写下去,结果连续写完了2000个广告。他在事后很有感慨地说:“如果当时签的是一张写2000个广告的合同,我一定会被这个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至于原因,一个叫山田本一的日本人用另一种方式做了解答。
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选手出人意料地两度摘冠,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议论、猜测,山田本一听之任之,不做任何解释。直到十年后,他才在自传中揭开谜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先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是否专门研究过西华•莱德,世人不得而知,但二人异曲同工的行事方式,却似乎昭示着同一个道理:对于正在跋山涉水的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不是忧虑目标有多远,而要学会分割目标,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而每走一小步,是不需要多大勇气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7:54
另一种成功时间:2012-01-18 作者:小小Z 点击:560次 纽约附近的小镇卡美,有位14岁的少年,名叫吉姆,他是个可爱的男孩,天生就是顶尖的运动好手。
他从小便梦想做一名足球健将。然而在他刚入中学不久,腿就瘸了,癌症也迅速恶化了。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否则癌细胞会扩散到全身。于是他在手术中失去了一条腿。出院后,他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一蹶不振,相反,他拄着拐杖马上回到学校,高兴地告诉朋友们,说他将会安上一条木头做的腿,他说:“到时候,我便可以用图钉将袜子钉在腿上,而你们谁都做不到。”
足球赛季一开始,吉姆就立刻回去找教练,问他是否可以当球队的管理员。在练球的几个星期中,他每天都准时到球场,并带着教练训练攻守的沙盘模型。他的勇气和毅力感染了全体队员。有一天下午他没来参加训练,教练非常着急,后来才知道他又进医院做检查了,并得知吉姆的病情已恶化为肺癌。医生说:“吉姆只能活六周了。”
吉姆的母亲决定不告诉他这件事情,他们希望在吉姆最后的时间里,让他平静地度过。所以吉姆没有住院又回到了球场,带着笑容来看他的队员和教练,给他们加油鼓劲儿。正是由于他的鼓励,球队在整个赛季中都保持着不败的纪录,最终夺冠。为庆祝胜利,他们决定举行庆功宴,准备送一个有全体球员签名的球给吉姆,但是他们等待了很久,也没有看见吉姆的身影出现在宴会上。
几周后,吉姆又回来了。他的脸色苍白惨淡,但仍是老样子,笑容满面,和朋友们有说有笑。教练看见他,故意责问他为什么没来参加宴会,其他的队员也开玩笑说他没能大吃一顿。“教练,你不知道我正在节食吗?”他的笑容掩盖了脸上的苍白。而事实上,那次吉姆病情发作,经过紧急抢救才从死神的手里回到人间。从那以后的每一天,吉姆都只能摄取少量的食物维持生命。
一位队友拿出要送给他的足球对他说:“吉姆,要不是你,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吉姆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当他听着教练和队员讨论下个赛季的计划时,吉姆又一次流泪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看不到球队夺冠了。
吉姆离开球场时,回过头,以坚定冷静的目光看着教练和队员说:“再见,朋友们!”
“你的意思是我们明天见,对不对?”教练问。
吉姆的眼睛立刻亮起来,微笑道:“是的。别替我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两天后,球队接到了吉姆死去的消息。
吉姆是个意志坚强、积极乐观的人。面对死亡,他没有像驼鸟一样将头埋进沙子里,逃避现实,消沉失望,而是坦然的接受了命运。他没有被病痛击倒,他从未被击倒,虽然他的生命如此短暂,他仍把握它,把勇气与欢笑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吉姆没有用自己的双脚夺得足球冠军,可是谁能说他失败了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8:08
无处不在的自信时间:2012-01-19 作者:小小Z 点击:503次 一家很知名的财经杂志社登出启事,高薪招聘几名记者。
启事上所说的“应聘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文笔,更要具有无处不在的自信”,我觉得简直就像给我量身订做的一样。因此,前往应聘的时候,我志在必得。
和我一样渴望进入这家知名财经杂志社的人很多,数百人在开始的几轮笔试中杀得硝烟四起,经过层层闯关冲杀,我最终成为留下来面试的十个人之一。看着坐在会客室里等待老总面试的其他九人,自信的我突然生出几分担忧,害怕面试时老总深入细致地询问我一些财经问题。我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学里我一直学中文,毕业后从事的又是社会新闻报道,可以说对财经知识一窍不通。我问问身边的其他几人,他们大多是学财经的出身。由此可见,我前途凶险。
终于等到面试,我稳定了一下忐忑的情绪,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要担心,你是最棒的!”
开始一些问题都很简单,之后,老总问我:“你看过我们的杂志吗?”
见我点了点头,老总又问:“你觉得我们的杂志在财经类杂志中办得怎么样?”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我的脑子里仅有一个对这本杂志的大致印象,但是却无法把杂志的财经报道的优劣说得更透彻。因此连我自己都能够感觉到,尽管我的想法不错,却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表面的层次上。回答完后,我忐忑不安地看着老总,希望能够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一点赞赏。很遗憾,我没有看到我想要的。看着我,老总说:“你回答的这些都是表面的。”
我听出来了,他对我的回答不满意,我的自信在瞬间崩溃了。极想加入这家财经杂志的我诚恳地说:“我会努力学习的,希望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也许我现在的能力还不够,但是我会尽力成为最好的。”
最终面试的结果是,我没能加入这家知名的财经杂志社,我把失败归罪到了自己没有学财经上。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又见到了面试我的那位老总。心有不甘的我问他我当初为什么会失败,老总看着我说:“年轻人,有些时候你表现得不太自信。”
我不自信?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过的。见我一脸纳闷,老总想了想说:“其实我最后的一句话是故意说的,作为一个不是专门学习财经的人,你对我们杂志的分析其实很不错!可是你仅仅听了我的一句话,就怀疑自己所说的东西。不要忘记了,我们在启事里特别强调的是‘具有无处不在的自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8:24
成败只在一念间时间:2012-01-19 作者:小小Z 点击:615次 瑞士的埃尔德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但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因业务代表的消极心态,曾让公司面临全盘溃败的窘境。在这关键时刻,是一个小鞋匠稚嫩的“演讲”,激活了所有销售代表颓废的心境。从此,濒临倒闭的公司走上了强盛之路。
那年,公司陷入了空前的财务危机之中。总裁查菲尔先生亲自来到业务代表中间探访。他深知业务代表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而保护这些资产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激发他们的活力。
查菲尔对这些神情沮丧的业务代表们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散布一些小道消息,说我们公司出现了无法克服的财务危机;还盛传谣言,说我们将削减业务代表,这些都不是事实。我今天来,就是召集各位,请大家如实地为自己辩护,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有位销售代表说:“我的销售成绩下降,是因为我负责的那个区域正遭逢干旱,大家的生意都受到影响,没有人愿意购买收银机。还有,今年是总统大选年,每个人都在关心选举结果,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没有人有兴趣购买收银机……”
话音未落,第二位业务代表就站了起来,他的理由甚至比第一位更消极,言词中充满了茫然和颓废:“我感觉公司快要完蛋了,就像一座岌岌可危的大厦,我承认我正准备跳槽。”此时,业务代表中的一半人都坦陈自己确实在另谋出路。
查菲尔“腾”地跳到了椅子上,他激动地打断了业务代表们的话,镇定地说:“现在休会5分钟,让我来擦擦鞋子,但请大家仍各就其位,后面将有精彩的内容。”
一分钟后,公司门口那个每天替员工们擦鞋的小鞋匠被人叫来了。查菲尔毫无顾忌地把鞋子伸了过去,并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小鞋匠聊了起来。
“你几岁了?在我们公司门口,擦鞋有多久了?”查菲尔问他。
“我9岁,来了6个月了。”小男孩回答。
“很好。你擦鞋一次赚多少钱?”
“擦一次5分钱。”男孩回答,“但有的时候,我会得到一些小费。”
“在你来之前是谁在这里擦鞋?他为什么离开?”
“是一位叫比尔斯的男孩,他已经17岁了。我听说,他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活而离开了。”
“那你擦鞋一次只赚5分钱,有办法维持生活吗?”
业务代表们都惊异地听着男孩下面的回答。
“可以的,先生。我每个星期五给我的妈妈10元钱,存5元到银行,再留下2元做零花钱。我想我再干一年,就可以用银行里的钱买辆脚踏车了,但妈妈并不知道这件事,我要给她一个惊喜。”小男孩一边卖力地擦着鞋子,一边微笑着回答问题。
看着油光锃亮的皮鞋,查菲尔掏出5分钱给了小鞋匠,男孩高兴地说:“谢谢您,先生。”查菲尔又掏出1元小费递给男孩,男孩面露迷人的微笑,还是那样欢快地说:“谢谢您,先生。”
查菲尔感慨地摸着男孩的头,说:“小家伙,谢谢你,你给我们做了一次很好的演讲。”接着,查菲尔转向业务代表们说:“这位男孩现在做的工作过去是由一个比他大8岁的男孩负责的。他们的工作相同,索取的费用相同,服务的对象也相同。”
“但是,”查菲尔十分激动地地说:“两个人的结局不一样!这个小鞋匠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当他工作时,他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他期待成功,所以成功也就走向他。而原来那个男孩性情非常冷漠,悲观失望,心情不稳定。而且,当顾客给他5分钱时,他也不会说声‘谢谢’,因此,他的顾客也不会再给他小费,自然也就不愿再看到他冷淡的脸……所以,他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当然无法赖此为生。”
这时,小男孩抢着说:“我相信,我的努力会让很多人需要我……”这时,第一位演讲过的业务代表顿悟了,他说:“我明白了,我们之所以销售得不好,就是因为我们光接受了别人的困难,被对方的困难吓退了,而没有在销售收银机的时候,用我们的快乐和胜利的信念感染对方并消除他的恐惧心理。其实,不管对方有多少困难,当你把自己的乐观和自信带给他时,他自然就会接受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8:38
把外面的椅子搬进来时间:2012-01-19 作者:小小Z 点击:483次 一家大公司需要招聘办公室副主任,在省城的好几家大报上登出了“高薪诚聘”内容的广告。月薪4000元的确具有不小的诱惑力,一时间应者如云,有近百人报名参加初试,其中不乏硕士生和许多有工作经验者。
初试之后,又经过了三轮面试,最后确定由三人参加最后一轮面试。他们是:一个硕士毕业生、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另外一个有着五年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人。
最后的面试由总经理亲自把关:跟三位应聘者逐个进行交谈。面试的房子是临时腾出来的,设在人事部的一间小办公室里。等谈话要开始了,才发现室内恰好少了一把供应聘者坐下来跟总经理交谈的椅子。办事人员正要到隔壁办公室去借一把椅子,总经理挥手制止了他:“别去了,就这样吧!”
第一位进来的是那位硕士生。总经理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好,请坐。”他看着自己周围,发现并没有椅子,充满笑意的脸上立即现出了些许茫然和尴尬。
“请坐下来谈。”总经理又微笑着对他说。他脸上的尴尬显得更浓了,有些不知所措,略作思索,他谦卑地笑着说:“没关系,我就站着吧!”
接下来就轮到年轻人,他环顾左右,发现并没有可供自己坐的椅子,也是一脸谦卑地笑:“不用了不用了,我就站着吧!”
总经理微笑着说:“还是坐下来谈吧!”
年轻人很茫然,回头看了看身后,“可是……”
总经理似乎恍然大悟,说:“啊,请原谅我们工作上的疏忽。那好,您就委屈一下,我们站着谈吧!不过,很快就完的。”
几分钟后,那个应届毕业生进来了。总经理的第一句话仍然是:“你好,请坐。”
大学生看看周围没有椅子,愣了一下,立即微笑着请示总经理:“您好,我可以把外面的椅子搬一把进来吗?”
总经理脸上的笑容舒展开来,温和地说:“为什么不可以?”
大学生就到外面搬来了一把椅子坐下来,和总经理有礼有节地完成了后面的谈话。
最后一轮面试结束后,总经理留用了这位应届的大学毕业生。总经理的理由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一切的学识和经验都毫无价值。
事实也证明总经理的判断准确无误。仅仅半年之后,应届毕业生就“做到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上,成为公司中最年轻的高层管理人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3 10:18:50
敲门就进去时间:2012-01-19 作者:小小Z 点击:1713次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入口,她很是迷茫,心情也很坏。
一次,她到美国旅游,在旧金山市政厅参观的时候,兴致格外高涨,信步漫游。在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顿了一会,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
壮汉保镖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说道:“可以啊,不过,你得稍等片刻。”说罢,他用监视器和市长通话,联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不一会儿,那个胖嘟嘟的市长,大腹便便地走了出来,很高兴地和她一起拍照、聊天、像一对神交已久的忘年交。
那一次,她特别开心,心情很好。
结束了美国之行后,她悟出了一个理:敲门就进去。明白这个理之后,她顺着其径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终于找到成功的入口,成为国内某知名证券公司银行部的经理。
她就是央视《说名牌》双胞胎美女主持人之一马嵘乔。
敲门就进去,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不少人在敲响一扇门之后,心里忐忑不安,信心全无,进而转身离去。这是怎样的一种遗憾啊。
既然敲了门,既然迈开了步子,为什么就不进去呢?是信心不足使然,也是勇气不够使然,长此以往,机会只在眼前闪现片刻,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成功的入口永远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长时间的坚持,固然重要,但接近终点时,片刻的决断,往往是显得更为紧迫和珍贵。我们也许有长途跋涉的勇气,有长期吃苦的准备,但有时,缺乏的正是敲门就进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