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1:58
出路与退路时间:2012-03-06 作者:小小Z 点击:653次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正是凭着这种专心执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标。
在漫漫人生路上,当我们难于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斩断退路,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最终走向成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2:08
感激冤家和对手时间:2012-03-06 作者:小小Z 点击:546次 海湾战争之后,一种被称之为“艾布拉姆”的M1A2型坦克开始陆续装备美国陆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目前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它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公斤的打击力量。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他接受研制M1A2型坦克装甲的任务后,立即找来了一位“冤家”做搭档――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工程师。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迈克・马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
刚开始的时候,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装甲炸个稀巴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终于有一天,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奏效。于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试验中诞生了,巴顿与马茨这两个技术上的“冤家”也因此而同时荣获了紫心勋章。
巴顿中校事后说:“事实上,问题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们英明地决定‘请’马茨做欢喜冤家,尽可能地激将他帮我们找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方面他真是很棒,帮了我们大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2:21
妥协就会成功时间:2012-03-06 作者:小小Z 点击:430次 松下幸之助在创立自己的公司后,对公司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大的决策势必亲自参加。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只看中自己,完全不听取其他人意见的人。
在一次决策会上,松下对一位部门经理说:“我个人要作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我觉得过得去的。”经理觉得很惊讶,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征求旁人的意见。
松下接着说:“我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我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它们,使它们重新回到我所预期的轨道上来。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我们公司是一个团队,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公司,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妥协有时候使公司强大、人际关系融洽。”一番话让这个经理动容不已。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强调自己的强势,而忘了有时妥协也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2:36
深圳商人时间:2012-03-06 作者:小小Z 点击:473次 那时,我刚接手管理一家杂志。这是一本生活时尚类刊物,文章质量和印刷质量都是一流的,但不知道是创刊伊始知名度不高,还是由于发行工作没有做到位的原因,这本刊物的发行量一直提不高,总在两三万份之间徘徊。这令我大伤脑筋。于是,自怎样提高刊物发行量就成了我迫在眉睫争待解决的难题。
有一天,我刚和发行部几位同仁开完会,忽然接到深圳一位姓罗的先生打过来的电话。罗先生在电话里说:“我想帮你们发行杂志可以吗?”我精神一振,忙不迭地说:“可以可以,非常欢迎。”他又问价格,我跟他说了,他倒是爽快人,也没讨价还价,就同意了。我振奋起来,忙问:“您想帮我们发行多少呢?”罗先生思索着说:“我们这儿市场较大,我想大概发行──30册没问题吧!”我一听,鼻子差点气歪了──真是的,发行20册也敢煞有介事地打电话来,真是浪费我的感情。“那好吧,我跟发行部的人说说,看看他们怎么安排。”我的语气明显冷淡下来,说完就想挂电话。那位姓罗的先生却还在电话里不知轻重地说:“如果您能亲自来深圳商讨一下那就最好不过了。”“等我有空再说吧。”我挂了电话,心想就你这30册也值得我跑一趟深圳?
晚上回家吃饭,我把这事当成笑料对妻子说了,不想妻子听了却说:“我看不如你就去一趟深圳吧,发多发少都是你的客户嘛。再说你这一向这么忙,正好去深圳散散心。”我一听,觉得也对,就当去深圳旅游一趟吧。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搭上了去深圳的广深高速列车。在深圳市区,我根据罗先生在电话里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他开的那间书店。
那是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路边书店,如果同时进去三个顾客就会显得拥挤不堪。我皱皱眉头,犹豫一下,最后还是走了进去。店里有一个戴着眼镜穿着普通的中年人在一边吃着快餐一边看店。我说:“您好!请问你们罗老板在吗?”那人站起来说:“我就是。你是──?”我说我叫岳勇,是广州生活杂志社的。
“哦,你好你好!”他忙走前两步紧握住我的手。“你说想帮我们发行30册杂志,我今天特意过来跟你谈一谈。”“现在我不想发了。”他说。“为什么?”我一听他居然敢耍我,差点气得要揍他。“我觉得你们杂志办得不错,而且办杂志的人也不错,所以我临时改变主意,想把你们杂志拿20万册过来发。”“20万册?开什么玩笑?”他并不说话,把我带进了书店的里间,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全国各地的杂志,搬运工人正在进进出出。他递给我一张名片。罗海?我不禁惊呆了。原来他就是沿海最大的杂志发行商罗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3:51
成败5元钱时间:2012-02-28 作者:小小Z 点击:1176次 50多年前,一个中国青年随着“闯南洋”的大军来到马来西亚,当他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兜里只剩下5元钱。
为了生存,他在这片土地上为橡胶园主割过橡胶,采过香蕉,为小饭店端过盘子……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50年后,他成为马来西来的一位亿万富翁。
很多人试图找到他成功的秘密所在,但他们发现,他所拥有的机会跟大家都是一样的,惟一的区别可能是:他敢于冒险。他可以在赚到10万元的时候,把这10万元全部投入到新的行业当中。这在那个动荡的投资环境中,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他就是马来西亚巨亨谢英福,他的创业史被马来西亚人津津乐道。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也熟知他。当时,马来西亚有一家国营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1.5亿元。首相找到他,请他担任公司总裁,并设法挽救该厂。
他爽快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积重难返,生产设备落后,员工凝聚力涣散。这是一个巨大的洞,无法用金钱填平。
谢英福却坦然面对媒体,他说:“当年来到马来西亚时,我口袋里只有5元钱,这个国家令我成功,现在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损失了5元钱。”
年近六旬的他从豪华的别墅里搬了出来,来到了钢铁厂,在一个简陋的宿舍办公,他象征性的工资是马来西亚币1元。
3年过去了,企业扭亏为盈,盈利达1.3亿港元,而他也成为东南亚钢铁巨头。他又成功了,赢得让人心服口服。
谢英福面对成功,他笑着说:“我只是捡回了我的5元钱。”
物欲社会,要逃离金钱的束缚谈何容易;要一个人以功名作赌注,抛弃已经得到的,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多数成功者一旦握有百万家产,总是设法琢磨如何理财和享受,很少有人能以平常心看待财富。
当一个商人,无视金钱得失,以德回报社会,初看是愚蠢,其实是大智大勇大善,最终必成大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4:04
出租车上的运气时间:2012-03-03 作者:小小Z 点击:788次 我是一名纽约城的出租车司机。你要是问我,昨天早饭吃的是什么?我可能已经不记得了。但有一件事情,是那样的奇妙,至今仍然使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早晨。我正在街上开着车,耐心地寻找着乘客。这时,我看见一位衣着考究的男人,从街对面的医院出来,向我招手,要搭我的车。
“请带我去加西亚机场。”他说。和平时一样,为了解除车上的寂寞,我和他聊了起来。他的开场白很普通:“你喜欢开出租车吗?”这是一个很俗套的问题,我便给他一个俗套的回答。“很好,”我说,“我靠这个挣钱,有时还能遇到一些有趣的乘客。但如果我能得到一份周薪100美元以上的职业的话,我就不开的士了。”
“哦。”他哼了一声。
“你是干什么的?”我问他。
“我在纽约医院神经科上班。”我们稍稍聊了几句,汽车就已经离机场不远了,我想起了一件事,试着想请他帮个忙。
“我能否再问你一些问题?”我说,“我有一个儿子,15岁,是个好孩子。他在学校里功课很好。我们想让他今年暑假去夏令营,但他想要一份工作。而现在人们不会雇用一个15岁的孩子,除非他有一个经济担保人———而我却做不到。”我停顿了一下,“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请你给他找一份暑期打工的职业,好满足他的愿望。”
他听了,沉默着,没有说话。于是我开始感到,提这样的要求,似乎有些欠妥。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医院里有一份差使,现在正缺一个人。也许他去很合适。让他把学校的记录寄给我。”
说着,他把手伸进口袋,想找一张名片,但却没有找到。“你有纸吗?”他问。
我撕了一张纸给他,他在上面写了些什么,然后付了车费走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起居室的餐桌旁,我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了那张纸。“罗比,”我兴高采烈地对他说,“你可能找到工作了。”他接过纸,大声地念着:“弗雷德·布朗,纽约医院。”
我妻子问:“他是一名医生吗?”
我女儿接着问:“他是个好人吗?”
我儿子也疑疑惑惑地说:“他不是开玩笑吧?”
第二天早上,罗比寄去了他的学校记录。过了几天,也没有什么回音,渐渐地我们也就将这件事淡忘了。
两个星期后,当我下班回家时,我儿子高兴地迎着我,给我看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弗雷德·布朗,神经科主任医师,纽约医院。”信上要求罗比打电话给布朗医生的秘书,约好时间去面试。
最后,罗比终于得到了那份工作。周薪是40美元。他愉快地度过了那个难忘的暑假。第二年夏天,他再次去这家医院工作。但这一次的工作要比打扫房间、做清洁卫生的杂工复杂多了。
到了第三年,他又去了那家医院上班。渐渐地他爱上了医护这份职业,干得相当出色。
后来,罗比考取了纽约医科大学。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他拥有了自己的私人诊所。我们全家———包括罗比自己在内,都没有想到,就因为当年到医院里去做了几年杂工,会培养起他一生对医护工作的兴趣,并且一帆风顺地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有人会说,这是运气。我也同意这种说法。但这件事可以告诉你,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好机会。然而,好机会往往源于很普通的事情———即使普通得只是发生在出租车上的一次谈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4:15
风险的馈赠时间:2012-03-03 作者:小小Z 点击:569次 1996年初,一位叫王小鸣的年轻人在母亲55岁生日时,拿出两百多元钱为妈妈买回了一瓶国内刚盛行的美国阿拉斯加深海鱼油。妈妈半开玩笑地说这鱼油太贵,让王小鸣按瓶上的美国的地址去退货。妈妈的话让小鸣灵感突至:深海鱼油价格贵,利润一定高,而且刚刚进入中国市场,说不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第二天,英语颇好的王小鸣还真就照着那瓶鱼油上的地址给美国方面发了一封信,毛遂自荐愿成为其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代理商。没想到,一个月后,美国方面居然正式回函!并一同寄来了外贸合同,让签好后传真过去(传真合同一样为有效合同),但在货到后必须马上用不可撤销信用证将货款汇过去。再看合同上的价格,老天爷!王小鸣头“嗡”地响一声:每瓶仅为两美元!
当时王小鸣连美国都没去过一趟,连深海鱼油都没尝过一口,更没有做外贸生意的任何实践经验,因此他对这笔生意能否成功毫无把握。亲戚朋友也劝他,不要冒这个风险。但王小鸣认定:担心失败而不敢尝试,就永远不会有成功。他以最短的时间说服亲戚朋友,加上卖房子,总算凑齐了50万元人民币。他签下合同传真至美国。仅一个星期后,货准时从美国旧金山港发出。王小鸣飞往上海验货后交付了4000美元运费及25%关税,非常守信用地将已换成美元的货款约40万元人民币用信用证发给了美方。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的深海鱼油在中国卖疯了,王小鸣的货一入库,就有大批买家找上门来。王小鸣以每瓶低于市场批发价10元的价格,120元一瓶将整集装箱的货统统卖光。王小鸣一细算,这一集装箱19200瓶深海鱼油共卖了约230万元,扣除成本50万元,净赚了180万元,满打满算前后共费时4个月……那一年,他为自己赚回了整整400万元人民币!
没有哪种成功会有十足的把握,往往是风险越大,获得成功后得到的回报就越丰厚,但如果失败了,受到的损失则越惨重。因此,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勇于冒更大的风险,就更要作好迎接失败的思想准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4:27
商战不是战争时间:2012-03-03 作者:小小Z 点击:555次 1988年,日本和美国两个商业代表团先后来中国访问,在参观时,中国政府给他们安排了两个在中国商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一个是郑州的亚细亚商城,另一个是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
郑州的亚细亚采取军事化策略,以逐鹿中原,拿下华北,进军华南,个个歼灭的战术,在不到3年的时间,通过你死我活的竞争,攻城略地,在中国名声大噪。
浙江的义乌与之相反,他们在中国第一个采取敞门纳客的策略,在小城内建了8000多个摊位。希望经营同类产品的外地商家来义乌同台竞争,也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利税、物流均占全国第一位。
两个地方,两种方式,都取得了成功,可以说,都有经验可谈。然而当通知两个代表团的时候,他们都以时间仓促为由谢绝了其中的一个,日本人谢绝了浙江的义乌;美国人谢绝了郑州的亚细亚。
当时,人们以为日本人崇尚武术,想顺便去嵩山少林寺;美国人崇尚浪漫,想顺便去杭州的西湖。
两年后,人们才从国外零星的资料中得知,日本人之所以去郑州的亚细亚,是因为他们把《三国演义》的谋略用于商业后,发现结果并没有理论上预计的那么好,他们想从亚细亚找点依据。美国人之所以去了解义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亚细亚的那一套,他们认为,战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商业经营是让对方也有钱赚,军事理论与商业理论根本上就是对立的。
在商业领域,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变成朋友。就像义乌小商品市场那样引来自己的竞争对手,组成大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对方在有钱赚的情况下自己赚更多的钱。实践证明,那种在零售行业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人,没有一个是成功的。这就是为什么亚细亚销声匿迹,义乌小商品市场日趋红火的原因,当然也是目前在世界十大零售商中,美国占了六位,而日本一位都没有的原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4:39
成功的基石时间:2012-03-06 作者:小小Z 点击:718次 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在别人开的一家商店当伙计。
一次,一个妇女买纺织品时多付了几美分,他步行10公里赶上那位妇女退还了这几分钱。
又一次,他发觉给一个女顾客少称了四分之一磅茶叶,他又跑了好几公里给她补上。
他在当邮务员的同时,还替人劈栅栏木条挣零花钱。
一个寒冷的早晨,他走出家门时,看见一个年轻的邻居用破布裹着光脚,正在劈一堆从旧马厩拆下来的木料,说是想挣一块钱去买双鞋。他便让那青年回到屋里去暖暖脚。过了一阵子,他把斧子还给了那个青年,告诉说木柴已经劈好,可以去卖钱买鞋了。
有一次,他当测量员在彼得斯堡测量后,故意把一条本可以笔直的街道设计成为弯的,是为了保全一个穷苦的孤儿寡母家庭的住房。如果把街道建成直的,这可怜的一家人岂不要露宿街头! 这位一贫如洗、地位卑微的年轻人在25岁时通过竞选当选为议会议员。1860年5月,51岁的他参加总统竞选,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拥护者阿伯,拥护劈栅栏木条候选人”的呼声终日不息,最终他击败了对手,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
他便是被马克思誉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的亚伯拉罕・林肯。
应该说,除了他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外,同情弱者、无私善良的崇高美德,为他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34:51
突破时间时间:2012-03-06 作者:小小Z 点击:470次 有人调查了100位世界名人的成功经历,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的成功经历并非按照一般的成功模式进行,在成功者眼里,时空限制并不能左右他们。
这些名人包括莫扎特、肖邦、爱迪生、奥斯汀、福特、丘吉尔和尤比・布莱克。
莫扎特3岁已能弹奏古典钢琴,并能记住只听过一遍的乐段。
肖邦在7岁的时候,创作了G小调波罗乃兹舞曲。
爱迪生10岁那年,在父亲的地下室建立起一个实验室,开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奥斯汀在21岁那年出版了世界巨著《傲慢与偏见》。
福特在50岁那年采用了“流水装配线”,实现了汽车大规模生产,使汽车售价大幅下降,开始在全世界普及。
丘吉尔在81岁从首相位置上告退,回到下议院,但又获得一次议会选举。他开始学画,并成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100岁的爵士音乐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尤比・布莱克还举办了自己的专场音乐会,在逝世前的5天,他对别人说:“早知道我能活这么久,我会更加努力些。”
很多人都认为人在年轻时,因为精力充沛,常常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年纪大了,精力不够旺盛,常常力不从心,安身立命是最好的选择。实际情况却是,成功对一个人来说,并没有时间的限制,处于各种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大有作为。
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态,心死了那么一切都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