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2:46

细节决定成败时间:2012-04-05 作者:小小Z 点击:2254次   一家大公司招聘新人,已经淘汰了好几批参加面试的人选。这时无论是面试者还是被面试者都感到了几分紧张:如果今天再不能选出合格的人选,那公司的许多工作就要受到影响;对被面试者来说,如果能进入这家全国知名企业工作,那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将不可估量。

  这时一位年轻人走进了面试办公室。他在门口看到一张小纸片,出于习惯,年轻人弯下腰捡起纸片并顺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面试过后,主持面试的该公司总裁叫这位年轻人留下来,他告诉年轻人可以马上到公司参加培训,等培训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年轻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知道在这次招聘过程中进入面试这一关的都是精英,而且据他观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总裁听到年轻人提出的疑惑,笑着答道:“这正是我找你谈话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确实不是所有应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试时通过了一项最关键的考验———门口的那张小纸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里的。”

  那些与年轻人一同去参加应聘的人才,并非没有看到门口那张虽然不大但却明显的纸片。对于他们来说捡起地上的小纸片同样只是弯一下腰那么简单,但是他们却认为如此琐碎的事情不值得一做,所以他们就错过了进入那家大公司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因此而错过的重要机会绝不仅仅是这一次。

  而那年轻人就是美国汽车工业之父———亨利·福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初那位总裁的独到眼光。

  亨利·福特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不仅在于自己遇到了慧眼识英才的总裁,更在于他对每一件小事都不疏忽的认真精神。

  戴维·帕卡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成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如果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人们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积累,而只想一举成功,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2:57

创造“不可能”的事实时间:2012-04-08 作者:小小Z 点击:532次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热爱篮球运动,并且和所有热爱篮球运动的美国孩子一样,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参加NBA的比赛。

  孩子拥有这样的梦想本来是一件值得人欣慰的好事,可是孩子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劝告他要打消这个念头,周围的邻居们听到孩子的这个愿望也都付之一笑,他们难道是要存心打击一个年幼孩子的梦想吗?

  也许他们并不是要故意打击这个孩子。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劝告纯粹是善意的,因为这个孩子的梦想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大家都这样看待孩子的梦想,甚至连平时最疼爱孩子的父母也这样想呢?原来这个孩子一直以来都比同龄人矮小得多,以他的身体条件也许可以把打篮球当成一种业余兴趣,要想成为NBA比赛的篮球巨星无异于白日做梦。

  但是这个孩子却不肯接受人们的建议放弃这个梦想,即使是白日梦他也要奋力一搏。这个孩子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直以来都坚持不懈地练习投篮、运球、传球等技巧,同时也加紧对体能的锻炼,几乎每天人们都能看到他在球场上与不同的人进行篮球比赛。凭着长期以来的锻炼,他的篮球比赛技能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对他要参加NBA比赛的梦想嗤之以鼻,这是因为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个子也不过一米六。一米六高的个子想去参加NBA比赛,这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笑话,但是他本人却认定了自己的理想,并且决定一步一步地向着这个理想迈进。

  他用比一般人多出几倍的时间来练习篮球技巧,而且每一次练习他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镇上有名的篮球运动员,代表全镇参加过无数次比赛;后来他又成为全州最出色的全能篮球运动员之一,而且还是最佳的控球后卫;再后来,他成了NBA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名球员。虽然他的个子创造了有史以来NBA球员身高最矮的纪录,但是他却成为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技术一流、远投神准,甚至还可以凭借不可思议的跳跃能力拦截两米多高球员的传球。他在球场上更引人注目的是灵活迅速的行动速度,有一位篮球评论员称他的速度“就像一颗旋转中的子弹一样”。

  说到这里,也许一些熟悉NBA比赛的人已经知道他的名字了,他就是博格斯———NBA历史上个子最矮的篮球运动员。

  “不可能”只是懒惰者和懦弱者的借口,是人们主观上对希望的放弃和对自身潜力的限制。

  抛开所有“不可能”的局限,奇迹就会发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3:43

纸和纸篓时间:2012-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578次   晶晶和圆圆是两个爱画画的孩子。

  晶晶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

  她告诉晶晶: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

  圆圆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

  她告诉圆圆: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年后,晶晶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

  圆圆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他手头上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三十年后,人们对晶晶一墙一墙的展览的画已不感兴趣,圆圆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3:53

改变你的策略时间:2012-03-30 作者:小小Z 点击:484次   有一家德国的摩托车公司,尽管他们做过各种各样的市场调查,并结合当前市场需要制定了花样翻新的促销计划,但产品的销量仍然没有丝毫的提高。万分无奈之下,这家公司的经营者找到了一个著名的市场购买动机调查专家,请他考察他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促使销量提高的策略。

  这位购买动机调查专家骑着摩托车在柏林的大街上来来回回地转了无数次,不时地与从他身边经过的骑摩托车者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大部分摩托车的主人都会在和专家的谈话中无意间透露出等他们有钱的时候,就不想再骑摩托车了。

  经过无数次的调查,这位市场购买动机调查专家发现,骑摩托车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年轻人无意识的深层憧憬里的欲望是汽车而不是摩托车,只是因为他们目前的经济能力有限,还不能实现这个梦想罢了。

  了解到了这一点,专家不由得思索:公司为了提高销量,仅仅专注于提高摩托车的质量,这对年轻人是没有太大诱惑力的。假使他们看到车子越来越经久耐用,他们可能还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心想自己到何时才能换乘一辆汽车呀。

  从这种消费者的购买心态出发,专家给摩托车公司的建议是:不要再投入很大的资金和精力宣传自己的产品是如何地结实耐用,而应该让自己销售的摩托车给人们以汽车的联想,这样的话,公司的销售额一定会很快提升上去的。

  按照市场购买动机调查专家的忠告,这家公司在自己生产的摩托车上装上了类似于汽车悬挂的大号码牌照和汽车使用的汽笛。果然,这种新型的摩托车一上市,立刻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销量很快就提升上去了。

  改变常规的销售策略,满足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欲望,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好办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4:04

做事,低姿态进入时间:2012-03-30 作者:小小Z 点击:647次   有一位商人,和朋友一起跑到大西北,准备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石板材的生产线。

  可到了那里一看,虽然有大好的石矿资源,但是市场并不见好。因为大西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居民们的家庭装潢很少用价格昂贵的花岗岩。

  商人在那里考察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不是自己大干一场的地方,他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回到东南沿海去了。

  他的朋友却看中这里丰富的石矿资源,和当地人办起了轧石厂,这些石子只能用来给附近的农民造屋和铺路用。

  商人劝告朋友,这不是赚钱之道,这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如果在别的地方搞一个项目,只要适销对路,不出几年就可以收回投资,实现营利。

  朋友没有听从商人的劝告,努力办好他的轧石厂。

  几年后,开发大西北的号角吹响了。他的轧石厂有了新机器,因为开发大西北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碎石成了抢手货。

  商人闻知后,赶到西北,他和当地政府谈判,他想投资建设一家大型的轧石厂并洽谈建设板材生产线的计划。

  但是,商人被告知,他的朋友已把合作意向书交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审批立项了。

  现在,商人的朋友已是一家大型建材公司的总裁,资产逾亿元。没有人会想到一个轧石厂的老板在短短几年内会成为一家大企业的老总。

  如果当年他不以低姿态在贫困的大西北呆下来,而转走他方,他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

  一个人要想成功,以高姿态来要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你很少会抓到成功的机遇。但如果你换一种方式,以低姿态进入,你就会发现隐藏着的希望,就像地底涌动的岩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4:15

做事情与做事业时间:2012-03-31 作者:小小Z 点击:611次   他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成了铺垫明天成功的基石;而我东做一下,西做一下,离真正的成功却是遥遥无期……

  大学毕业初期,我对干哪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由于求学时期的窘迫,我的工作方向是向“钱”看。

  大学毕业后的五、六年,我几乎是每年换一个工作。先是在办公室当文秘,一年后保健品很红火,就应聘到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去当推销员。没干多久,保健品就臭了街。这时有位朋友拉我去一家营销策划公司,月薪还不错,我第二天就去报到上班了。这回干了一年,收入虽然比以前多了些,但离脱贫致富还有很大距离。

  一次偶然的机会碰上一位老同学,他开了一家小贸易公司,从广东往北京倒 腾一些热门商品,“钱”景诱人,正需要帮手。我毫不犹豫地加盟他的贸易公司。半年后,公司生意转淡,我去了一家广告公司。没过久,满街都是拉广告的业务人员,我又去了报社当记者……

  每次只要去别的公司能赚到比原先那家公司更多的钱,我都会欣然前往。这样折腾来折腾去,虽然也赚到了一些小钱,生活得到了些许改善,可是每每静下心来,却会发现自己其实一事无成。

  回过头来看昔日并肩战斗的同事,不少人都在他们的领域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有名气了。而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改善了伙食标准而已。

  刚开始时,我也曾经为自己的适应能力而深感得意――从一个行当混到另一个行当,照样可以运转如意。现在我才发现,我所谓的优点恰恰是我的致命弊病――像一只青蛙一样,从这片叶子跳到另一片叶子,但始终没有扎下自己的根。

  换句话说,他们在做事业,而我在做事情。当初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昔日同事们,他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成了铺垫明天成功的基石,成功或迟或早,肯定会来。而我东做一下,西做一下,离真正的成功却是遥遥无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4:24

风中的木桶时间:2012-03-31 作者:小小Z 点击:640次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

  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旁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里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一个一个排放的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吹歪的。

  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木桶想要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笑了。

  是的,我们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心灵的重量。给自我加重,这是一个人不被打翻的唯一方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4:35

一只小孔钻出奇迹——一个小孔100万美元时间:2012-03-31 作者:小小Z 点击:495次   打破模式就是机会――20世纪40年代,方块糖是用具有防湿性纸张包装的。

  但是,密封纸张不管有多厚,不管有多少层,时间长一些后,方块糖仍会因受到空气的侵袭而渐渐变潮,甚至变黄。

  各家制糖公司动员了不少专家,耗费了不少资金,就是找不到有效的防潮方法。

  他是一家制糖公司的普通职员,因为每天都接触方糖,对方糖的性能很熟悉,也常常为方糖受潮变湿苦恼。

  工作之余,他就琢磨着怎样才能够找到一个有效的防潮方法,他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

  这天,他异想天开地想,能不能反思维尝试一下呢?

  于是,他在方糖的包装纸上开了一个小孔,空气的对流使得方糖受潮现象一下迎刃而解,解决了很多专家都头疼的问题。

  这个叫科鲁索的人将自己的发明专利出售给制糖公司,得到100万美元的回报。

  一个小孔100万美元,很多人在获悉了科鲁索由一个普通工人成为百万富翁只是缘于一个小孔后,纷纷扼腕,甚至有的人觉得不公平。

  这个世界上的智慧从来就没有专家和贫民、大师和百姓之分,敢于梦想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根羽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4:49

肯尼斯——这样的嫉妒,嫉妒成就了我今天的成就时间:2012-04-02 作者:小小Z 点击:323次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15岁的肯尼斯,每天都会去时代广场乞讨。

  那天,他突然被一个名叫罗伯森的人拦住了。罗伯森“劝告”肯尼斯,还是趁早离开时代广场,去别的地方“谋求发展之道”,不然,就有他“好看的”。原来,肯尼斯的乞讨收入高出了罗伯森这个“资深”乞丐。

  肯尼斯说:“您如果嫉妒我,还不如去嫉妒快餐店里的小伙计,因为他们都比我强。”

  罗伯森怒气冲冲地说:“让我去嫉妒快餐店里的小伙计,我有那个资格吗?”

  肯尼斯明白了,原来罗伯森之所以嫉妒他,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最近。如果他当上了快餐店里的小伙计,那么罗伯森肯定不会嫉妒他了。

  肯尼斯决定去快餐店应聘小伙计。他跟快餐店老板说,自己可以不拿工钱,免费给快餐店当伙计,只要给他吃口饭就好。快餐店老板答应了。

  当上了快餐店的小伙计后,肯尼斯的生活也比以前稳定了。不但不用饿肚子,更重要的是不会遭到罗伯森的嫉妒。不久,老板给他开了工资。肯尼斯刚刚摆脱了“资深乞丐”罗伯森的嫉妒,却又引来了同店伙计托尼的排挤。托尼说:“凭什么你的工资拿得比我还要高?”肯尼斯也不甘示弱,说:“老板拿得最多,你怎么不说他?”托尼说:“你的脑子被烧坏了吧?他是我们的老板,我们怎么可能跟他比?”肯尼斯明白了,要想不被托尼排挤,只有自己当老板。一年以后,他跟另一位同样遭受同事排挤的小伙计,合伙开了家快餐店。

  数年后,肯尼斯成了一位大富翁,并且还成了著名的慈善家。罗素说:“乞丐并不会嫉妒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嫉妒收入更高的乞丐。”肯尼斯说:“如果不是因为被人嫉妒,也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25:05

坚持完这一生时间:2012-04-02 作者:小小Z 点击:529次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邻村有一个姓刘的叔叔在华山当挑夫,那时每到春节,村里的小孩子们都会去刘叔家,无比崇拜地听他讲在华山的所见所闻。

  每次听完后,大家都觉得每个人的理想都高度统一,这个理想就是——长大后像刘叔一样,去华山当挑夫。

  儿时的理想真诚得可爱,长大后,我们都没当华山的挑夫,当年的刘叔也被我们渐渐遗忘。

  今年暑假,得空去华山旅游,去了才知道“自古华山一条道”的真正含义,尤其是从北坡到南坡的那条小道,难如上青天,一点都不夸张。陡峭的一条小石路,旁边就是深深的沟壑,路窄得一次只能一个人经过,而且脚步要精确到一厘一毫,只有一条铁链可以扶撑。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信心和挑战的强盛欲望,一般游客根本不会选择走这条路。

  眼前的这一幕与儿时刘叔所描述的华山的险峻一下子重叠了,很自然我立即想到了刘叔,一晃20多年了,刘叔应该早不在这当挑夫了,我心想。

  但事实上,刘叔还在这里做挑夫,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居然还奇迹般地遇到了他!

  刘叔跟我儿时的印象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老了很多,肩上挑的是好几箱矿泉水。我们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聊了一会。刘叔告诉我,每天他都要爬10公里的陡峭山路,朝山顶上挑运各种饮料、蔬菜、大米、煤气罐等货物。刚开始,每次他只能挑五六十斤,接着,开始今天加1斤,明天再加2斤,后天再加3斤,一点点地加到后来顶峰时的每次150斤。

  华山陡峭,挑夫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措施,生死由命,时常会遭遇到丢命的险情。刘叔说,他曾无数次发誓,干了今天,明天一定不干了,送完这趟,就不会有下趟了。但结果是到了明天,他却又坚持了一天,然后劝自己,坚决不能再干了。可后天还是又上山了……今天坚持,明天坚持,后天坚持,就这样一直坚持了31年——日日弯腰驼背负重前行的31年。

  2006年,刘叔生病,动了两次手术,现在肚子上还有一道明显的伤疤,医生告诫他病愈后不能再做挑夫了,可是他不听,在家里休养了半年,就又去华山了。现在刘叔的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有一次,孩子们过来看他,走的时候都流泪了,说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让他吃好点,挑少点。刘叔说孩子们懂事了,知道心疼父亲,他很欣慰,心情一愉快,挑山时就不觉得累了。每挑一斤的报酬是4毛钱,不管风吹雨打,刘叔每天都要爬华山,什么时候不挑了,回家养老,刘叔说他还没想好。我不知道怎么概括刘叔这31年的挑夫生涯,但我觉得,所谓的坚持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今天坚持,明天坚持,后天坚持,就这样坚持完这一生。刘叔的这种坚持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坚持,虽然它并不轰轰烈烈,也并非丰功伟绩。
页: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