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3:54
只有“付出”,才能“杰出”时间:2012-05-23 作者:小小Z 点击:1217次 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一位琴童在国际大奖赛中摘得桂冠的报道。
我当时并不感到震惊,因为时下国内学钢琴的少年有许多,弹得一手好钢琴的也不在少数。
接着往下读,报道中列举的两个问题,却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问题一:你能每天在钢琴前坐上11个小时吗?
我略加思索,恐怕很难。11个小时就是39600秒。一个坐姿坚持39600秒。那该多么难耐!
问题二:你能连续11个小时反复练习弹奏同一支曲子吗?
在琴凳上持续坐11个小时已是难事,反复练习弹奏同一支曲子,岂不难上加难!其间必将充斥太多的单调、枯燥、乏味!
报道最后披露,以上两点正是琴童成功的法宝。我长嘘一声,这也难怪这位琴童能在国际大奖赛中一举夺魁了!
我参加过高考,不过没能拿到状元。去年的秋天,我有幸结识了一位高考文科女状元。近距离地、朋友式的交流,使我窥探到了女状元生活的B面。
她对我说,每天早晨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坚持跑步3000米;每天凌晨1点前,她从来没有睡过觉……这两个数字令我汗颜!
当然,每位高考状元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状元经”,未必每个人都如她一样晨练、熬夜,但我想,每位高考状元的成功之路必然都包含着类似艰辛的“付出”。
曾经有一套畅销书在排行榜上高居首位长达数月。因为喜欢这套图书,我开始关注其作者。这套畅销书作者还不太习惯用电脑写作。喜欢用手书写稿件。他身高1.72米,可是,他已经成文或者写废的手稿叠加起来竟高达1.74米,比他的身高还要高出2厘米!这1.74米高的手稿,全是由他一笔一笔写就的、一个字一个字码成的。写作期间,因为伏案久坐,这位1.72米的作者患上了颈椎病,曾经无数次地贴膏药、看医生,他的超乎寻常的付出终于换来图书的畅销佳绩,给他的人生涂上了艳丽的一笔。
如果把“付出”看成一种投入的话,那么“杰出”就是产出。
从以上几个成功人士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个结论:投入与产出是能成正比的!只要你的目标明确,方法有效,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你一定可以登上心中那座神圣的山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4:04
坚定信念、鼓足勇气、突破心障时间:2012-05-23 作者:小小Z 点击:849次 布勃卡是闻名全球的奥运会撑竿跳冠军,他曾35次创造了撑竿跳世界纪录,他所保持的两项撑竿跳世纪记录,迄今还没有人打破。因而,他享有“撑竿跳沙皇”的美誉。
不久前,总统亲自授予他国家勋章。
在那次隆重、热烈的授勋典礼上,记者们纷纷向他发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布勃卡只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把自己的心‘摔’过横杆。”
殊不知,布勃卡和其他的撑竿跳选手一样,他也曾有过一段失落的日子。尽管他非常渴望成功,渴望创造新的成绩,不断地去冲击新的高度,但每每都失败而返。
为此,他苦恼过,彷徨过,也沮丧过,甚至动摇过,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有一天,他照例来到训练场,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叹气连连,对教练说:“我实在跳不过去。”
教练平静地问他:“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布勃卡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跑线,看清那根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害怕。”
突然,教练一声断喝:“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
教练的厉声训斥,让布勃卡如梦初醒,顿时恍然大悟。
遵从教练的吩咐,他重新撑起跳竿又试跳了一次,这一次他果然顺利地一越而过。
在人生的奋斗中,我们的面前又何尝不是横亘着一道道难关。
倘若我们心存疑虑、畏首畏尾,势必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我们只有坚定信念、鼓足勇气、突破心障,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越上人生之巅,达到更高境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4:14
天生我才必有用时间:2012-05-23 作者:小小Z 点击:977次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初中。
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由于解不出一道数学题,被学生轰下讲台,灰头土脸地回了家。
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不出来,有的人倒得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找找别的事,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呢。
后来,女孩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出外打工。糟糕的是,没几天她又被老板赶了出来,原因是裁剪衣服的时候太慢了,别人一天可以裁制出六七件来,而她仅能做出两件来,而且质量也不过关。
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许多年了,而你初来乍到,怎么快得了。说完,便为女儿打点行装,准备让她到另一个地方试试。
女儿先后到过几家工厂、公司,当过编职工,干过营销,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时间不长都半途而止了。然而,每当女儿失败后满脸沮丧地回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的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受聘于一所聋哑学校当辅导员,这一次她如鱼得水。
几年下来,凭着学哑语的天赋和一颗爱心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后来,她自己申请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
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又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如今她已经是一位爱心和资产一样都不少的女老板。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很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那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
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时候,撒上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4:44
古人云,欲取之,必先与之|改变一下思维定式时间:2012-05-11 作者:小小Z 点击:777次 我有一位朋友,以推销装帧图案为业。
最初,他在向一家大公司推销装帧图案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这家公司跑一次,甚至几次,一跑就是一年多,结果一无所获。
这家公司的主管看过图案后,总是遗憾地告诉他:“你的图案缺乏创新,对不起……”
朋友说,他几乎没有勇气再登这家公司的大门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受一本心理学著作影响,决定换一种思维方式试试。
朋友这次带着未完成的草图,再次叩开了这家公司的大门。
见到主管,他恳切地说:“先生,您看,我这里有一些未完成的草图,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指点一下,以便我能更好地把这些装帧图案修改完成。”
主管答应看一看。
几天以后,这位朋友又去见那位主管,并根据他的意见,把装帧图案修改完成。最后,这批装帧图案全部推销给了这家公司。
朋友又用同样的方法,成功地推销了许多装帧图案。
朋友说:“我现在明白了以前一直无法成功的原因,因为我强迫别人顺应自己的想法,现在不同了,我请他们提供意见,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意见将图案修改完成,这样,他们对自己参与创造设计的装帧图案,自然就很满意了。”
是的,如果我们要想与别人合作,最好的办法不是去乞求别人的施舍,或是期盼别人接受,而是设法让别人参与到我们所干的事情中来。
古人云,欲取之,必先与之。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思维定式呢?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欲与之必先取之,或许事情就好办多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4:56
英雄不问出处时间:2012-05-14 作者:小小Z 点击:554次 当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偏远山村的一家农户中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时,正处于宁静中的乡村被这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这个婴儿带给农户一家的既有为人父母的喜悦,又有对难以维持的贫困生活的担忧。用这个孩子后来在其自传中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当我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贫穷就已经露出了它凶恶的面目”。
当这个婴儿渐渐长大,已经咿呀学语之时,父母为了维持几个孩子的温饱不得不同时打好几份工,但即使是这样,这家人依然一天只吃一顿饭、吃了上顿没下顿,时时面临饥饿的威胁。
就在这个孩子刚刚记事时,他就比有钱人家的同龄孩子们懂事得多,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在那时,当他稍稍感到饥饿时是不会向母亲要东西吃的,只有在感到非常饥饿时才会用一双深陷在眼窝中的眼睛观察母亲,如果看到母亲脸上的表情不是十分严肃,他就会伸出一双小手向母亲要一片面包。
贫困使得这个家中的孩子们都没能受到完整的教育,本文的主人公更是在十岁就不得不出外谋生,之后当了整整十一年的学徒。学徒的工作又苦又累,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愿意让孩子受如此的苦难。
当结束了充满血泪的学徒生涯之后,这个孩子又到遥远的森林里当伐木工,森林离家很远,而且当地除了几名一贫如洗的伐木工之外几乎没有人烟。
在森林里当了几年伐木工之后,已经长成强壮青年的他又继续依靠自己的能力干其他工作。虽然这期间的工作都十分辛苦,但是他居然利用夜间休息的时间读了千余本好书,这些书都是他在干完活后跑十几里山路从镇上的图书馆里借来的。就这样,他一边辛苦地工作,一边从书本中学习知识、汲取智慧。
无论面临怎样的困苦和艰难,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任何人和任何事,即使是面对极不公平的待遇时他也仍然如此。
一次,他得知伐木厂附近的一家政府机构要招书记员。以他的能力和水平是完全可以胜任书记员这一职务的,于是工友们都支持他去报名,结果在报名时,一位负责人不屑一顾地告诉他:“要想成为这家机构的书记员,首先要有高等学历,同时还要有当地资金丰厚的人愿意担保。”这两项条件他都不符合。
当初拒绝过他的那位负责人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就这样一个几乎完全依靠自学获得知识的孩子竟然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以绝对优势打败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国会,后来,他又因为出色的政绩成为人们爱戴的美国副总统。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副总统之一———亨利·威尔逊,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为美国历史,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得失而影响整个人生旅程,更不要因为出身来圈囿自己的成就,须知出身贫困不见得终生潦倒,出身富贵也不见得一生荣华。对于缺乏责任感的人来说,除了他们自己,所有的人、所有的环境以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是不幸和失败降临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除了迷惑他们自己,没有人会真正相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5:07
别让昨天决定一生时间:2012-05-14 作者:小小Z 点击:1070次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武艺的人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用“威震武林”四个字来形容这位武学大师的腿脚功夫,实在是恰当至极。可是现实真如人们经常说的那样“命运弄人”。
在一次上山采药的时候,武学大师不小心踩空悬崖,虽然命是保住了,但是双腿却齐刷刷地摔断了!一向以腿脚功夫威震武林的武学大师此时连站立和行走都成了问题,过去迅猛无敌的快腿,此时只留下一双空空的裤管。
等到武术大师从昏迷中彻底清醒过来时,弟子们几乎不敢告诉他这个惨痛的消息,他们甚至不敢想像师傅看到一双空裤管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可是当大师看到一双空裤管时,他没有像弟子们想像的那样慌乱,更没有捶胸顿足地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抱怨命运的不公。
他让弟子把自己扶起来,平静地吃下一些饭菜,然后就像过去一样坐在那里练习内功了。
练习完内功,看着一脸茫然的弟子们,武术大师说道:
“我想说两件事:第一,以后谁还想练腿脚功夫我还会像以前一样认真教导,只不过很难再亲自示范了;
第二,从今天起我要练习臂掌部的功夫,我相信自己不会因为失去双腿而变成废人,你们也不必因为师父失去双腿而放弃在武学上的修炼。”
几年以后,这位武学大师以其出色的掌上功夫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仰。
当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看到他失去双腿而流泪叹息时,这位武学大师微笑着对老友说:“我把过去的一切都扔掉了,所以能轻轻松松地生活、练武,可是你怎么还让几年前的痛苦扰乱久别重逢的兴致呢?”
过去或成功或失败,或快乐或伤痛,都属于过去。
留在昨天的阴影中不肯走出就永远看不到前面的阳光。
我们不该在一日之初、黎明升起之时还背负着昨日的伤痛。
记忆是痛苦的根源。
过去的一切都让它随风而逝吧,不要让昨天的伤痛令自己痛悔一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5:20
不公正的抱怨时间:2012-05-14 作者:小小Z 点击:567次 在英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可以称得上是这个贫困小山村中最贫穷的人家了。
这户人家只有夫妻二人是壮年劳动力,其他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而且那位老人———丈夫的父亲、孩子们的祖父,已经80多岁了,得了一种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所以家中每天都必须有人来照顾他。因为家中的条件艰苦,所以三个孩子都很懂事,他们常常会在父母外出劳动的时候照看年迈的祖父,或者到附近的山林里捡一些蘑菇或其他可以吃的东西。
约翰逊是这户人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虽然年龄很小,但是他和哥哥姐姐一样懂事,知道怎样可以为家里人分忧。
一天,约翰逊和哥哥出去捡蘑菇,姐姐留在家里照看祖父。这一次,约翰逊和哥哥捡回了很多又大又丰满的蘑菇,够家里人吃几顿了。等他们回到家以后,姐姐负责做饭,哥哥去拾柴,而约翰逊则负责叫回在烈日下工作的父母。看到孩子们已经炖好了一锅蘑菇,父母很高兴。母亲要先给祖父喂饭,依照惯例,还是父亲和几个孩子先吃饭,可是约翰逊不知又跑到哪里去玩了,所以今天只有哥哥姐姐和父亲一起吃饭。
就在一顿饭刚刚吃到一半的时候,祖父、父亲、哥哥和姐姐分别感到胃里难受得厉害,母亲急忙去寻找村里的一位大夫,路过邻居家里时又委托邻居帮自己找回小儿子约翰逊。正在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的约翰逊被邻居叫回家时,他看到当地的一位乡村大夫正摇着头告诉母亲,所有的人都已经无法救治了,祖父、父亲还有哥哥和姐姐都因为吃了有毒的蘑菇而死去。村里其实早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约翰逊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家,而且让他一下子就失去了四位亲人。
母亲几乎要崩溃了,但是看到年幼的约翰逊她必须要好好地活下去。就这样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到了约翰逊十四岁的时候,城里有人来招工,约翰逊谎称自己已经十六岁,然后就来到了城里,那个城市正是伦敦。
到了伦敦,一起来的孩子们才知道,他们干的工作有多么辛苦———每天几乎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而且工资还少得可怜,根本不像当初招工的人说的那样。
尽管这样,但约翰逊也只能在这里干下去,因为他对伦敦一无所知,而且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约翰逊在工厂里的一个放废品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医学专著。在其他人都累得倒头大睡时,约翰逊如饥似渴地读着这本书。以他的文化水平,这本书的很多地方读起来很难懂,但是约翰逊却像着了迷一般,一有空就捧着书看。
渐渐地,约翰逊居然成了这里小有名气的小医生。
口袋里攒下一点钱的约翰逊决定要在医学道路上发展,他在旧书摊上买了很多有关医学方面的书,可就在此时他得到了从家乡传来的消息:母亲得病身亡了。原来因为劳累过度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结果……刚刚对生活有了新希望的约翰逊感到痛苦极了,他不知道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这样坎坷,也许上天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正在他感到灰心的时候,他偶然在一本书中看到了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说过的一段话:“如果有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天赋被埋没的话,那通常都是推辞,是那些慵懒的人和意志不坚定的人在公众面前故作姿态而已……”
“约翰逊不是一个慵懒的人,他的意志很坚定,而且必须坚定,他不会再在任何人面前故作姿态!”
约翰逊站在家人的坟墓前这样对自己说,也对死去的家人说。在后来他又来到伦敦城里的时候,他写信给贵族迪纳莱斯先生,因为他要想在医学事业上有所发展的话就必须得到这位贵族的帮助。
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所有对世界的抱怨都是不公正的,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真正被埋没的天才。一般情况下,是那些失败者自己的错误导致了他们的霉运。”
约翰逊果然没有失败。
几年之后,那位曾经口袋里几乎一无所有的乡下人就成了伦敦城里有名的约翰逊医生,他凭借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崇高的威望。
那些不愿意付出艰辛努力的人都会找出很多推辞和借口,当实在没有什么事物作为借口时,他们就会抱怨上天不公正。一般来说,最后获得成功的人积极主动并且反应灵敏,他们时刻准备着迎接任何机会和挑战,推辞和借口很少会在他们的字典中出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5:33
雕刻生命的花朵时间:2012-05-14 作者:小小Z 点击:573次 一位雕刻大师在经历了半世沧桑之后才得以成名。
在每雕刻一件作品时他都用自己的心去雕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雕刻是一项灵魂出窍的工作,如果不用心去雕刻作品,那么即使作品能够得以完成,即使它看上去栩栩如生,人们也会发现这样的作品缺少灵魂”。
这位雕刻大师的前半生拥有常人难以想像的经历:他一生下来右腿就有残疾。在母亲去世之后他就失去了所有来自亲人的关爱———父亲为他娶了一位后母,并且很快有了他们自己的儿女,而他却只能像长工一样努力干活,否则就可能吃不上饭。后来他随同乡里人到矿上当了一名矿工,从那时开始他对各种各样的石头产生了兴趣,于是自学雕刻。可是上天似乎总是不那么照顾他。在一次矿难中,他的右腿彻底残废了,但是他却为此深感庆幸,因为矿难当中有几名矿工连尸体都不完整,可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矿场被封之后,他在城里边打工边钻研雕刻,到后来他居然可以用自己双手雕刻出的作品换些生活用品了。当生活稍微有些好转的时候,后母带着孩子将身染重病的父亲留在了他在城里租住的小屋。父亲的到来大大加重了他的负担,使他原本就很清苦的生活更加糟糕了。最后他只能和父亲搬到城郊外的一处空地,然后用捡回来的东西搭盖成一个窝棚……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没有放弃成为一名雕刻大师的希望。在年过半百之时,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有很多愿意在雕刻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年轻人经常来向他讨教成功的方法。一位年轻人神色黯然地来到雕刻大师跟前,他说自己不可能会成功,但是忍不住还是要来雕刻大师这里,希望能得到一些成功的经验。
雕刻大师问年轻人:“为什么你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
年轻人回答:“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大天分,而且也没有钱购买上好的雕刻器具,更没有背景深厚的家庭和朋友推荐我的作品,再说我现在所处的时代实在是压力太大,竞争太过激烈了。”
年轻人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理由,雕刻大师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突然问:“你喜欢哪个季节?”
年轻人仍是一脸愁苦地说:“春天花朵盛开的时候,我就会花粉过敏,实在是太苦恼;夏天太热,让人感到透不过气;秋天万木凋零,秋风瑟瑟,心中总有一腔愁绪;冬天最糟,冷得根本无法忍受。”说完这些,年轻人迷惑地望着雕刻大师,问道:“我想向您学习成功的经验,您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呢?”
雕刻大师反问他:“你以为我是靠什么成功的?”
年轻人想了想,雕刻大师确实没有钱、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而且经历坎坷,于是他说:“您有天分,您在雕刻方面的天分一定是出众的。”
雕刻大师带年轻人来到后院的一个柜子,取出其中的几件作品让年轻人看,那是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啊,雕刻技艺十分笨拙,整个作品简直惨不忍睹。“这些作品就是我在钻研雕刻半年以后完成的作品”,雕刻大师看着一脸惊讶的年轻人说。
雕刻大师又拿出刚刚雕刻的一枝花朵对年轻人说:“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那就要付出全部努力,用心雕刻生命的花朵。如果你不用心雕刻,它就永远是一块没有用的石头。”
“没有任何人或事物能够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这是年轻人抬头间看到的雕刻大师家里的一幅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什么人们会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呢?因为一些人不愿意努力付出,只是处心积虑地从生活中寻找不利于自己的因素,目的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是情有可原的,后来他们果真失败了。而他们却带着种种借口和理由微笑着肯定自己的判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5:46
吉姆·弗雷德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时间:2012-05-14 作者:小小Z 点击:430次 吉姆·弗雷德从小家境贫困,在他刚满10岁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身体单薄的母亲和年幼的弗雷德。无论生活多么贫困、环境多么艰难,吉姆·弗雷德和他的母亲都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弗雷德,凡是认识他的人几乎都会被他积极乐观的精神所感染。不过,初次与弗雷德接触时,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对他的成功经历感到惊讶:吉姆·弗雷德小时候家境过于贫困而无钱读书,所以他的学历极其有限———事实上,他刚刚念完小学就被迫干起了临时工。可是在他46岁的时候却担任了国家邮政部长的职位,在他年近五十的时候被美国的四所名牌大学授予荣誉学位,甚至罗斯福成功入主白宫,也得益于他的倾力帮助。
既没有显赫的家境,又没有高深的学历,吉姆·弗雷德究竟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带着这个疑问去向吉姆·弗雷德本人讨教。带着这个倍受众人关注的疑问,一位年轻的记者叩开了吉姆·弗雷德先生办公室的大门。吉姆·弗雷德本人十分健谈,年轻的记者和他交谈时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愉快。
很快,年轻的记者就迫不及待地向弗雷德本人提出了自己一直以来都想了解的问题。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拿着采访笔记对弗雷德先生说:“吉姆·弗雷德先生,我受很多年轻人的委托前来向您询问一件事情,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听到记者的话,弗雷德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他亲切地对记者说:“我会尽我所知地回答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过,在你提问之前,我可能已经对你的问题猜到了八九分。”记者先是感到纳闷,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对弗雷德说:“那您说一说我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弗雷德说:“你想问我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听到吉姆·弗雷德本人如此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疑惑很久的问题,年轻的记者突然感到轻松多了。他知道不用自己再问,弗雷德自己就会说出问题的答案。果然被记者猜中了,弗雷德接着就说:“辛勤地工作,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记者对这个答案感到非常不满,他几乎想也没想就说:“不,这不是我要的答案。我听说您至少能随口说出1万个曾经认识的人的名字,这才是您获得成功的秘诀。”年轻的记者以为弗雷德会赞成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自己了解这么多的信息而感到惊讶,没想到弗雷德却说:“不,我至少能准确无误地说出5万个人的名字。并且,若干年后再遇见他们时,我依然会叫出他们的名字,我还会问候他们的妻子、儿女,以及聊起与他们工作和政治立场等相关的各种事情。”
这下轮到记者感到惊讶了,他不由得问:“为什么你能做到这些?你有特殊的记忆能力吗?”弗雷德接着回答道:“没有,我只是在认识每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把他们的全名记在本子上,并且想办法了解对方的家庭、工作、喜好以及政治立场等,然后把这些东西全部深深地刻在脑海当中;下一次见面时,不论时隔多久,我都会把刻在脑海中的这些信息迅速拿出来。”
尽可能多地记住别人的名字,了解别人的爱好以及需要等。这体现的不是技巧,而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当你准确地叫出偶尔邂逅的朋友的名字时,对方不仅会充分感受被尊重的感觉,也会加深对你的印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9 14:06:34
绕过壁垒,成为领跑者时间:2012-05-05 作者:小小Z 点击:470次 当时之所以选择去美国留学,是因为美国当时的环境是自由经济的典范,有很多机会超出我的想像。十年之前,我与当时国内演艺界的一些明星私交甚笃,他们从未到过美国,而我正好有这方面的资源,为此我策划了一场演出,并在美国十个大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但就在这些明星要来美国之前的第九天,律师事务所告诉我,美国大使馆给他们拒签了!
不能如期演出赔钱倒没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将被几千人同时起诉―――这在美国是重大的欺诈罪。
我很害怕,但是我不甘心。
美国是一个政治家的社会,但同时,这个民主的社会也重视每一个纳税人的意见。因此我给当时加州的54个众议员、两个参议员,每人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正在筹办的中国艺术家演出遇到了怎样的障碍,最重要的是,我郑重地写道:“我可以承受我经济上的所有损失,但我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些每天向我询问的儿童。你们都曾在竞选时承诺,要为了美国的下一代,现在请你告诉我,该如何向他们解释,”而且“如果在三天之内我看不到你们的回复,我会将原文转发给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
几天之内,邮件、电话、传真纷至沓来,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各自的力量把我的要求传达出去,那几天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突然接到了无数来自移民局、办公厅等部门要求调查这个案件的电话。在如此高压之下,我终于在五天之内拿到了签证。
我用三道EQ题来面试我的秘书,并规定答对一道题月薪1万,两道题2万,完全答对就是年薪36万。
题目很简单,比如:营业员小王错将一台价值两万元的电脑以一万元价格卖给了李先生,你是小王的经理,现在需要你写一封信,把这一万元的差价要回来―――这种题简单吗?很简单,会写吗?谁都会写;但写了之后能把钱要回来吗?大多数人肯定要不回来了,但其实是可以要回来的,所以回去想想,应该怎么写。
我的秘书之所以成为我的秘书,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他在面试的时候实际上一个问题都没答出来。但关键是,我并不需要一个聪明过人的秘书,我只需要他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够帮助我协调好周围的资源。果然,他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用了一天的时间,给出了答案,他被录用了。
我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刚刚所讲的只是我所面对的壁垒中的万分之一。面对这样的壁垒,很多人跑掉了―――千万不要跑掉;还有很多人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跟这些壁垒去对撞―――这样的人比跑掉的人更愚蠢,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与壁垒对撞,最后能够取得成功。所以一个人面对壁垒,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绕过它们,一个人的能力会在绕过这些壁垒时体现出来:而且对你而言是壁垒的,对他人而言同样也是,若你能绕过,相当于把一大部分竞争对手挡在了身后,那么最终跑在前面的始终只是那么寥寥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