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1:01
相信很多人的高中语文老师都教过他们怎么在高考时多拿5分。我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保持卷面整洁,不要过多的涂涂改改,写错了划两条线就行。写作文的时候要字迹工整,分段清楚,整张考卷看起来清清爽爽,印象分就可以多5分。”他还补充道:“想象你们自己是阅卷的老师,六七月的酷暑天气,看到脏兮兮的卷面、潦草的字迹,心情会怎样?”
我自己组织过几次活动,要给活动成员发短信,一下子能让我记住的人,就是那些短信品格好的人。什么叫短信品格好的人?就是每次收到短信都能够及时回复你的人,他会很快给你回应“收到”“好的,谢谢”。相比那些收到短信后半天不吭声,也不知道他看没看到的人,我更喜欢那类短信品格好的人。与之接触,我会注意自己的短信品格如何,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我之前不懂的东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1:24
讲了这么多,一句话总结:“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与他人拼的是吃苦,是天赋,什么刻苦奋斗,什么拼命学霸,其实拼的只是一点点认真、一点点细节、一点点本分,连勤奋都谈不上。在你的周围,懒汉实在太多,你只要做到基本的勤劳,就可以致富了;在你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是盲人,你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资格称王了。一个人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实非常简单,他要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人是通过细节和小事展现自己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大多在一些细节或一件简单的小事情上。
不要看不起小事情,生活本来就是一件件小事的集合,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你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
如果更进一步,你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能将每一件小事情做到极致,像庖丁解牛,会怎么样呢?
《士兵突击》中有一句台词:“他做的每一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1:34
青春在你可以安静下来的时候走掉了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153次 春天已然过去。
春末夏出——不是初,是那种潜伏着的悄悄占领,匍匐而坚定,让人毫不怀疑夏天一定能够战胜春天。
五月因着百年前的喧嚣,成了青春的月份。青春来得悄然有序,怀疑这个世界,但不怀疑那个心目中最帅、最美的男孩或女孩的时候,青春就嚣张得可以了。可是,青春该在何时离去?青春还没有开始就已老去,这个世道的青春怕是被各类添加剂催了熟。梦想与幻想、欲望与奢望、生存与快乐,成为无法绕过的命题,费着你可怜的神经,消磨你的时光,这个青春有点难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1:46
少年何曾老成,青春该与众不同,但做到极致其实又是另外一种相同。青春不缺伙伴,如今孤独却是比微博更人人必备。攀比与模仿,源于自我的无聊,这个青春让人挠头。青春本来是给失败和躁动准备的折腾,现如今倒是给所谓的成功与收获而准备的。青春本来是个非标准定制产品,现在的流水线快捷而残忍,看起来一个模样的青春,测评检验容易,但面目可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2:08
青春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享受别人的注目,专注自己的恣意,忽略沿途的琐细,目不暇接地向前。来不及记忆,来不及回望,来不及悲伤,来不及思量。伤疤成为标志,失败成为年轮,在挫折中发芽,鄙视自怨自艾。“一觉不知梦如何,平明马急复争春。”
青春原是一本菜谱,食材自备,做得若不好吃,怨不得菜谱。但你非要去肯德基点套餐,有了肥胖的身材和蜕化的味觉,又怪得了谁。
青春本是坎坷最好的借口,现在却成了错误最大的替罪羊。不是社会多么残酷,而是青春充满了欲望,却不懂得分辨幻想和奢望,于是才有灿烂的挥霍。在你开始计较得失的时候,灿烂永远不属于青春。
青春是个自修班,现在倒成了个速成班。成熟的人都计算不出五年后的未来,现在的青春倒要知道十年后的自己。“永远”这个词是给墓碑说的,“十年”这个词是给树木说的,“青春”是青春最好的借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2:36
当你在角落里舔舐你的伤口,在人前隐藏你的疤痕,厌恶地看着那些鲜血缓缓渗出,只有无尽的悲伤和恐惧,而不是用血性点燃狂野。这个青春成了闹剧之后的空寥、嘻哈之后的无语,KTV里都唱不尽你的忧伤,酒精都点燃不了你的斗志的时候,最后一班车上的广告必然是:“再见,青春!”
一直在想,青春是什么,似乎什么也不是,又什么都是。它极像火山喷发后的熔岩河。它不是成熟后的那如水的流动:和平共处,鱼米之乡,两岸风光无限,和谐静谧,其乐融融。
而是:我本身就是风景,也只有我才是风景,沿途的风光让我熔融自己,然后熔融它们;我包裹它们,汽化它们,燃烧它们,我烈火熊熊;我改变它们,固化它们,成为只有我才能制造的风景。你要么躲开我,要么被我制作成我的记忆。我不能停留,不能回望。虽然我渴望清点曾经的路,看看属于我的风景和杰作,但停留意味着冷却,意味着僵硬,意味着死亡。不管曾经如何,哪怕冷却下来的风景怪异,但对我而言也是最美的风景。只要我还在流动,我就充满能量,继续前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2:47
青春是喧闹和躁动,不是安静和悲伤;青春是计较我还有什么可能,不是还有什么不可能;青春是看看我还可以挥霍什么,而不是我挥霍了什么;青春是还可以以何种方式绽放,不是我曾经的绽放已然消耗完我的青春;青春是“人生我来了”,不是“人生我老了”;青春是脱口秀的幽默自嘲,不是捧哏的“呵,嗯,啊”……
夏天总是要来,跟几场风雨后的清凉没有什么关系。春茶的入口,总是跟夏天的到来一前一后。五月的火热,不是因为炎热,是因为曾经的那群青年的如潮声势,也跟曾经的春天还是那么清晰地在感觉里有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3:00
青春安静下来,就像夏出的季节,火热成为感觉与记忆,安静倒成了主画面的时候,春天走远了。这个安静或许是因为驻留回望,或许因为清点得失,或许是磨刀小憩,或许是判别方向,或许是疗伤止痛,或许是心灰意懒,或许是认从命运,安静扼杀青春,青春也就被成熟替代。
春天的花儿不讨好春天,夏天的一切被阳光统治。青春,在你可以安静下来的时候走掉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3:16
喜欢是一切都刚好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161次 这锅鲫鱼炖豆腐,我花足了时间,鱼和豆腐都已入味,而质不烂,那浓白的汤汁,鲜美中带着三分微辣,妈妈都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说:“你以前嫌鲫鱼刺多,不喜欢吃,也不喜欢做菜,现在怎么这样喜欢?”她忘不了当初要我学做菜的事,厨房被我整得一塌糊涂,差点儿还起了火。
“就是喜欢上了,没什么理由。”我是急着吃,一边还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正放着“火烧赤壁”这部分。
说实话,我是到23岁才喜欢上《三国演义》这部连续剧的,情节、台词自不必说,人物形象刻画得也实在了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53:28
我本不喜欢周瑜、曹操、袁绍这些人物的,一个气量实在太小,一个手段忒狠毒,还有一个太刚愎自用。
品评人物和事件,固要能辨忠奸善恶,是非高低,还得有些胸襟。想通了这一点,那些不怎么正派的人物(包括吕布、蒋干、蔡氏姐弟等)倒使人真心喜爱了。我原本钦佩的刘、关、张和诸葛等正派人物,反而不那么喜欢了,他们也有着会令观众拍桌子的缺点。
原著与影片又不同,看了几页,就入迷了,不过满卷文言,读起来实在费力,这也是我以前不愿看原著的缘故。
对啊,以前怎么就不喜欢看呢,也不喜欢那些人物?饭吃完了,赤壁也烧完了,到公园散步去,养眼、养心、养身!这也是我当年所不喜欢的呢。
没什么理由再回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