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5:33
当梦经过的时候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109次 李维嘉,1976年生,湖南卫视主持人。
很多时候,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场编排好的梦境,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很多事情好像冥冥当中就有一番安排一样。
小时候,我在工厂的门口游泳,看到沈丹萍等人在拍电视剧,她是我父母那一代人的偶像,经常演的就是知青那一类的角色,非常受欢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6:07
我见到有热闹可以看,便不再游泳了,就盯着那儿看,发现电视剧原来是这样拍出来的。那会儿我年纪还小,除了好奇,也没有想太深入的东西,感觉拍电视剧这类事情和我压根儿就没什么关系。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连我父母也争先恐后地挤进人群里,当时我感觉很奇怪,也很神奇。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岳麓山山底下有一个书院,琼瑶阿姨的《六个梦》正在那里开拍。我们的学校也在附近,当时学校的食堂都是散落在山里面,没有小区,也没有围墙。所以我们围观拍戏,可以说既占尽地势,又不耽误吃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6:17
我们一群人围在那里看,前面的学生就说:“台湾的琼瑶在拍电视剧,有刘雪华还有其他一些人。”在那时,他们是非常有名的明星。
很多年后,我来到湖南电视台工作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台长欧阳常林,最早也是跟着琼瑶阿姨一起拍戏的。也许我和湖南电视台冥冥之中真的有缘分,当年,也许在我围观琼瑶阿姨拍戏的时候,正好与欧阳常林擦肩而过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6:39
有一类学生用当下的流行词形容是很“宅”的,比如宅在家里打游戏的,宅在体育馆里练体育的;还有一类学生就是经常活跃于学校文艺队的。而我恰恰是后面的这一类。高鼻梁、大眼睛,在当时,很多同学和老师觉得有这种长相的人就算是帅哥。那时候,人们会有这样的前瞻性感受,他们会认为有这种长相的人小时候是帅哥,长大后也应该是帅哥,并且他们觉得这样的人都应该是能歌善舞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我长大后会成为明星,或者是会往那方面发展,而我也这么觉得。
我在初中的时候很喜欢小虎队,也就在那时,同父亲失散多年的伯父突然从台湾回到大陆,找到了我们。令我感到诧异的是,我的伯父竟然是小虎队成员苏有朋的数学老师。因为我和吴奇隆长得很像,伯父认为我肯定可以成为小虎队当中的一员。这些戏剧性的人生际遇,似乎也编排好了我接下来的人生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6:49
有一次,伯父跟我谈心说:“如果你想要成为小虎队那样的明星,就应该成为像‘乖乖虎’苏有朋那样的人,因为他品学兼优,文艺能力出众,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从此,我便像被伯父的话施了魔法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学好普通话,因为伯父是从台湾过来的,如果用湖南话和他沟通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父母又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说话也是湖南口音。学好普通话也就成了我首先要做好的一件大事。伯父经常带我去全国各地游玩,让我增长见识,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这也致使我学习的普通话里夹杂着台湾腔儿,直到现在我讲话还有一点儿“台式味道”。
有时候回想起来,我真的觉得人生的很多路不是我想走就能走的,很多人不是我想遇到就可以遇到的,这些人和事的出现,仿佛冥冥之中就有其固有的方向和规律,无法撼动,坚实如初。而我走上这条路,也是很多人、很多种因素促成的,这些因素和努力,成为我走到今天的关键所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7:01
真正的尊重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90次 姑娘坐在那里,面前放一架脚踏琴。她像一位登台表演的钢琴家,柔和的灯光中,脸上,骄傲并虔诚的表情。和朋友去作协办事,刚下车,就被她吸引。确切说,一开始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琴声。流水般的声音,在嘈杂的市井,静静地淌。她的面前,放一个小巧的塑料筐,里面散落着几张零钞。她并不看那个塑料筐。她的目光盯着围观的人群,盯着街角的合欢树,盯着店铺的招牌,盯着远处的公共汽车。她的目光无处不在,却并不看那个塑料筐。那时她弹的是《致艾丽丝》。很经典的曲子。姑娘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将那架脚踏琴搬到那条繁华的步行街的,但我知道她不是骗子。一个人可以伪装出贫穷和残疾,可以编造出让人同情的谎话,甚至可以流下虚假的眼泪,惟独伪装不出那种善良和纯净的眼神。姑娘的眼神,纯净并且善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7:12
琴声如月亮般清澈和明净,迎面扑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那琴声的弹奏者,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谈不上震撼。那一刻,却被她感动。和朋友对视一眼,各自掏出十块钱,郑重地放进那个塑料小筐。然后,我拉起朋友,欲走。朋友瞪我一眼。他轻声说,听完!我知道朋友并不喜欢这首曲子。或者,即使喜欢,这首已经可以背下的名曲,也完全没有重听一遍的必要。特别是,那天我们本来已经迟到。时间紧得很。朋友仿佛怕我走开,他紧紧地攥着我,听那位姑娘的琴声。一曲终了,朋友轻轻鼓掌,声音不大,却很郑重。我听到姑娘说,谢谢。她并不看我们,也不看那个塑料筐。她喝下一口水,然后,又一支悠远的曲子从她的指尖流出。后来朋友说,你认为,那十元钱,是对她的怜悯吗?我说不是。朋友说,那就对了。其实那天,我们是在欣赏一位乐者的演奏。所以我们要给钱。所以我们要听完。我想他说得对。那位姑娘当然不是乞丐。甚至,演奏是她的事业,乃至生命。那天我们去欣赏的,其实是她的露天演奏会。我们听了曲子,给了钱,但是,交易并没有到此结束。我们应该听她奏完那首月亮流水般的曲子,我们应该为她的精彩而鼓掌。无论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还是一位街头的卖艺者。这是对她和他人的尊重。真正的尊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7:40
节制与心态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150次 朋友对我说,如果他再打牌的话,就剁掉自己手。其时,咬牙切齿,表情狰狞,似乎他与麻将,不共戴天。
我理解他的心情。麻将耽误了他的工作,熬坏了他的身体,输光了他的私房钱。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回家太晚,他与妻子已经打了一个星期的冷战。
让我不理解的是,麻将有什么错呢?麻将没有错。
麻将非但没错,还是好东西。闲时,朋友聚到一起,喝几杯清茶,打几圈麻将,既能调节身心、锻炼心智,又可丰富生活、增进友谊,将一个懒洋洋的下午愉快地打发。既然麻将存在了三四千年,自有其存在三四千年的道理。所以,朋友之错,错不在牌,而在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7:55
他没有节制。
没有节制,必玩物丧志。喜欢一件事物,事实上,从喜欢的那一刻,(www.rensheng5.com)就应该警觉——喜酒,便可能酗酒;喜牌,便可能嗜赌;喜钱,便可能成为财迷;喜闲淡,便可能精神沉沦。没有警觉,没有节制,必会越陷越深。为什么?因为那些事情,让你快乐。任何让你快乐的事情,都可能耽误你的工作,熬坏你的身体,消磨你的意志,刮光你的钱财。
所以,凡快乐之事,凡玩得快乐之事,必应有度,超过这个度,肯定出问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2 18:48:08
类似这位朋友的誓言,生活里还有很多。比如:我再也不喝酒了!我再也不炒股了!我再也不开车了!我再也不玩游戏了!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其实,万事皆无错,错在自己。
我还认为,对于类似痴迷,除了必须的节制,心态更为重要。
比如打牌,有些人,哪怕一辈子只打一次牌,哪怕那次牌只打一局,哪怕那个局只往脸上贴贴纸条,也会窝火闹心,气炸心肺。为什么?因为他们绝不是“玩”的心态,而是“赢”的心态。赢了,便得意忘形,输了,便拍桌子骂娘。说白了,就是不会玩,不会休闲。玩为高兴,为放松,玩是没有输赢的。凡事定要论个高下,盖过你,比过你,非得将你打倒,击败,那便不再是玩,而是战争。你想想,战争还有快乐可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