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49:42

“缓”字的威力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377次   西汉时期有个地处海滨的勃海郡,也就是今天河北沧州一带,这是个让历在皇帝头疼的地方,因为当地民众常常聚众闹事,特别是一遇饥荒,便拉帮结伙跟官府对抗。到汉宣帝时,形势变得更国严峻,当地太守虽大肆派兵镇压,却收效甚微。民众对官府的抵触情绪像野草一样,一有合适的土壤就疯狂生长。
  
  后来,由于丞相、御史大夫的联合推荐,朝廷任命了一个名叫龚遂的新太守。龚遂坐车上任,刚到勃海郡郊外,就见前方呼啦啦驰来大队的官兵,吓得太守随员们惊慌失错。龚遂停车一问,原来是郡里得知新太守驾到,特意派军队前来护卫——可见这个郡的治安乱到了什么程度。
  
  龚遂当即派人传达两项命令:一、郡内负责捕盗的官吏一律撤销;二、凡手持锄头、镰刀等农具的一律视为好人,只有手持兵器者才算盗贼。
  
  为表示诚信,龚遂将护卫的官兵全部遣还,自己单车前往太守衙门,一路上竟也平安无事。原来,新太守的命令一下,乱民们便哗啦啦全部解散,纷纷抛弃兵器,拿起了锄头、镰刀。前任太守口中顽固、狡黠的“盗贼”,竟然瞬间便不见了踪影。
  
  到任以后,龚遂立即打开官仓赈济贫民,并选派品行端正的官吏巡行慰问,了解百姓疾苦,使他们都能安居乐业。等勃海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后,龚遂开始研究之前乱象出现的原因,他发现当地人崇尚奢侈生活,大家都喜欢从事工商业,原则不愿从事农业——这在农业社会可不是好现象。于是龚遂大力提倡节俭,自己也身体力行,为民众做出表率。他还劝导百姓致力农桑,家家都必须种树和养家畜,并按人口多寡分配任务。
  
  为保证政策的实施,龚遂经常到各地巡视,路上只要看到有佩带刀剑,他就笑呵呵地走上前去,说:“你干嘛还把耕牛和牛犊带在身上!”令他们把刀剑卖了,去买耕牛或牛犊。经过龚遂这一番治理,勃海郡家家都有了积蓄,治安状况大为改观。
  
  龚遂的做法看似没什么高明之处,效果却出奇的好,秘诀究竟在哪里呢?从龚遂就职前与宣帝的一番对话中,我们不难一探端倪。
  
  当时,汉宣帝召见龚遂,问他用什么办法治理勃海。龚遂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勃海郁的乱象,是人民生活困苦而地方官不加抚恤的缘入。然后,他竟味深长地问了宣帝一句:“陛下是想让我们镇压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
  
  宣帝的答复很明确:“朝廷选用贤才,当然是要安抚啦!”
  
  龚遂于是说:“我听说治理乱民,如同整理乱绳,宜缓不宜急。希望朝廷不要用文法约束我,让我一切便宜从事。”宣帝同意龚遂放手去干,勃海郡因而大治。龚遂很快就加官晋爵,被调回京城了。
  
  龚遂成功的秘诀,就是一个“缓”字。他总结前任太守失败的原因,在于一个“急”字。官诊不懂得体恤民众,一味用蛮力镇压,结果官民相互敌视,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所以龚遂治理勃海,第一步就是缓和官民关系,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任,再逐步加以治理,一切水到渠成。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宜缓不宜急。尤其是人际关系的修复,有时就像整理乱绳一样,一味胡拉硬拽,关系必然越来越糟,这时候必须静下心来,找到症结所在,先集中精力打开症结,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49:53

向尊重致敬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461次   1899年,俄图斯著画家列宾,第一次来到距离圣彼得堡仅有40公里的风光旖旎的芬兰湾,便深深迷恋上了这块有着天然油画色彩的土地。在那里生活了一个多月后,他越发喜欢上这块洋溢着艺术气息的风水宝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下芬兰湾岸边的一个庄园。庄园内有一栋三层的小木楼,附近是一湖清莹莹的碧水,四周则是茂密的橡树。列宾亲昵地给庄园命名为“别纳特”,俄语的意思是“老家”。
  
  每天坦头绘车辽宁余,列宾常常走出庄园,漫步于林中的幽深小径,倾听林间清脆的鸟鸣,嗅着橡树散发的清香,或者干脆坐在那些松软的树叶上,仔细地欣赏一只勤快的蜘蛛,怎样不辞辛苦地在树枝间编辑一个漂亮的网,或者冲着那只迅急跑过的野兔欣然一笑。有时,他也会端坐在湖边,望着盈盈的湖水,细碎的阳光撒在肩头,温馨的风轻轻拂过,他的思绪会在一片沉浸的惬意中,悠然远去……
  
  那绝对是一个静谧、安和的理想的居所。许多作家和文化名人,也常常慕名前来别坎特庄园的欢聚,像托尔斯泰、高尔基、叶赛宁、夏里亚平等人,都曾是庄园里的常客。
  
  那是至今想来仍令人神往的一段好时光:一群才华横溢的艺术精英,怀着创作的热情和交往的真诚,聚拢在列宾的小木屋里,随意地坐着,站着,轻轻地走动着,壁炉里木拌子噼噼啪啪地燃烧着,桌上的咖啡飘着馨香,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轻松地交流,热烈地辩论,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真诚与幸福。
  
  有人说,列宾的“老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前,是一个特别招人喜欢的艺术驿站。
  
  然而,平静、自由的日子,还是一度被战争的硝烟冲散了。1942年,纳粹德军隆隆的装甲车,冲入了芬兰湾,别坎特庄园也被占领了。率军进入庄园的德军上校冯·卡登是一个酷爱艺术的军官,很欣赏列宾的作品。他命令士兵仔细搜查庄园,期望能找到一张列宾的画作。然而,他失望了,庄园内有价值的东西已悉数转移。当摧毁已成习惯的纳粹士兵,欲将庄园付之一炬时,冯·卡登上校果然地上前制止了他们。他对士兵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参观艺术家的居所,但没有权力毁坏它。”说完,他郑重地向小木屋敬了一个军礼,带着他的队伍向别处开拔。
  
  因冯·卡登的一句话,别坎特庄园得以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如今,那里已成为一个特别值得拜访的名人故居,每年都会接待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每听完讲解员介绍别坎特幸存的故事,总有游客情不自禁地对冯·卡登上校送上一份特别的敬意。
  
  是的,冯·卡登上校对艺术家的尊重,正是对人类美好艺术的尊重。这样由衷的尊重,足以跨越民族、政治、信仰等鸿沟。这其中,闪耀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艺术品位,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数年后,站在当年冯·卡登上校敬礼的地方,我向他致以一个来自中国的普通游客真切的敬意。谢谢他,谢谢他不仅保住了一个艺术家的故居,也保护住了我们无数心灵中那些柔软而温暖的东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0:03

王朝与筷子时间:2013-11-05 作者:未详 点击:425次   商朝一位有名的君主叫帝辛。他长相俊美,体力过人,更难得的是,帝辛雄才大略、勤政远谋,积蓄国力多年,终于打败了一直威胁着商朝的东夷蛮族,使商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
  
  门外强敌已除,国内农桑兴盛,帝辛总算在自己的宫殿里松了一口气。传说有一天,帝辛正在吃饭,筷子忽然断了。这时他想,反正现在天下太平、国财充裕,我何不做一双象牙筷子来用呢?
  
  很快,帝辛用象牙筷子吃饭的消息就传到了民间。百姓们将此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觉得大王用象牙筷子吃饭,真是彰显了大国的气派。只有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听说之后,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帝辛要亡国了。”
  
  旁边的人听到了,感到非常吃惊:“大王用一双象牙筷子,怎么就能亡国呢?我们现在国富民强,总不至于连一双象牙筷子都供不起吧!”
  
  隐士摇了摇头:“这不是一双筷子的问题。你们想,帝辛的筷子变成象牙做的,就跟陶碗、木碗不搭配了。等到陶碗都变成了金碗,帝辛也就不会再用它盛小米和粗粮,势必要吃熊掌豹尾。再往后,他会觉得宫殿不够宽敞、衣饰不够华丽,最终免不了骄奢淫逸、大兴土木,那时岂不就亡国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0:17

偏执狂才配谈成功时间:2013-11-05 作者:未详 点击:151次   《一代宗师》终于上映,看电影之前,我知道这部电影拍了8个年头,本来3年前就可杀青,就在杀青庆祝饭桌上,王家卫说:“不如,我们再重新来一遍吧。”王家卫的偏执早有耳闻,这回他用8年的时间让我们去等一部电影。在这个电影快消品的时代,在电影市场如此混乱的现在,有一个导演愿意用8年的时间去打造一部精品,这不是对电影的尊重吗?不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吗?就想想这中间得烧多少钱,都能给我莫大的感动。要知道,8年的时间,《画皮》都2了,《亮剑》都翻新了,四大名著都翻拍一遍了,古龙、金庸都不知道翻拍了多少轮了,而偏执狂王家卫就给了我们一部电影,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偏执狂才有资格去谈论成功。
  
  【即使是武侠,你也知道这就是王家卫】
  
  曾经也不明白,王家卫纯正的一名文艺青年,怎么去拍豪放派式电影,在斯文界有里程碑意义的王家卫怎会去拍打打杀杀的江湖,话都是说一半吞一半的王家卫怎能够呈现一个粗犷、危险、复杂的武林。事实证明,文艺青年也有自己的武林。你们的江湖是在沙漠戈壁滩、在旅馆客栈、在雪山、在一片空旷,而我的江湖就在那个销魂处,在妓院、在金楼,还要牛气地配上一句台词:“有些东西,你装作看不见,它依然存在,看看无妨。”你们的江湖在刀光剑影,在舞刀弄枪,在暗器横飞,时不时再配上“我们来叫板”这一经典款游戏,而我的江湖就在那一双手,那两只脚,没有手执长剑:“我要清理门户。”也没有立在高阁衣袂飘飘:“放马过来吧!”但是映现在屏幕上那脸上的手、腿上的脚、脚步的变换、手法的演变,还有一个个面部表情的特写,告诉你:我的江湖一样复杂、险恶。
  
  即便是这样一部武侠片,一旦台词出口,你知道这就是王家卫。里面的每一句台词都是精心考量过的,每一句台词都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为深刻的内涵;以及屏幕上时不时出现的一两句诗样的旁白,你会发现这就是王家卫风格,也只有王家卫能够让旁白用得恰到好处;同样,那飘起的烟圈,静坐在那儿人物的眼神,缓缓走远人物的背影,人物背后的人影憧憧,配上咿咿呀呀的背景音乐,你知道这就是王家卫。那伏在墙上言语的章子怡不正是《花样年华》里将心里话说给树洞的梁朝伟吗?将一部武侠片成功地融入文艺片的气氛,说句实话,其中没有人物言语的时刻,我也一度走神,但是一旦有了语言,我便精神,动作上演,我同样心惊肉跳,正襟危坐。也许这就是王家卫,有你不能理解的地方,但总能让你回味无穷。所以梁朝伟说:“如果人生有四季,那我的四十岁之前都是春天。”网上便顷刻出现了“如果人生有四季,我的人生是××”这样经典的句式;章子怡说:“叶先生,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微博上便全是将“叶先生”去掉之后的句式。
  
  且不去从专业角度说这部片,但是火了这样一大把句子,的确让热爱文字的我感到万分生气,要知道热爱文字的人最讨厌别人写出精彩的段子,你看,我又丧失了一个写出好句子的机会!
  
  【对你,我也只有到喜欢了】
  
  王家卫的电影精彩之处便是台词的考究,总会有一句台词让你热泪盈眶。即将谢幕的章子怡对梁朝伟说:“叶先生,我心里有过你。而我,对你也只能到喜欢了。”看到这儿,我的眼泪随着章子怡的眼泪一并流出眼眶。记得,我曾经很喜欢很喜欢一位大叔,是我的实习老师。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见他,那样儒雅、沉稳而又和气(其实有点像我二哥的气质,当然又比我二哥帅了那么多,呵呵),我想那是我第一次完全心动吧,就是喜欢,不可救药地喜欢他,回到学校梦里都梦到他真的成为了我的老师,而对于他,我不是也只能到喜欢吗?梁朝伟说:“我们之间没有恩怨,只有缘分。”我想王家卫一定是经历过许多事情,而又笃信佛教,不然怎会讲出这样有深度、有哲理的话?我不知道这句话击中了多少人的内心,但我知道它已经烙印在我的心里。我们人生遇见什么样的人,碰见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命运使然,更确切地说是缘分到了吧。莫文蔚说:“初恋男友教我讲德文,星仔教我品红酒,而冯德伦教我谈恋爱要开开心心。”莫文蔚现在和初恋男友结婚,会优雅地品着红酒,开心地讲着刺激德文。所以人生的每一段际遇,没有恩怨,只有缘分,我们只需感恩。
  
  不过,和我的偶像搭戏,竟然没有一段精彩的床戏,连点吻戏都没有,王家卫这回走了小清新路线,还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我的偶像身边不应该是美女团团环绕吗?你会说,这样沉重的剧情,床戏搭吗?这样一部剧里,赵本山和小沈阳都本色演出了,还有什么不可能?不过人家王家卫说:“江湖是复杂的,电影不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物都有吗?”也许,武林之中本也有这样搞笑之人。
  
  以后不要说自己如何焦虑了,先看看自己能不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一回偏执狂。对于我,我要先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然后偏执一回,不是只有偏执狂才有资格去谈论成功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0:29

乔布斯:用偏执征服世界时间:2013-11-05 作者:未详 点击:495次   “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
  
  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你绝不会说是汽车,而会说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如果没有Macintosh产品的诞生,一直认为计算机就该是卡车大小的你是否会想到可以拥有一台电话簿大小的计算机?
  
  而这份惊喜如果不是乔布斯在设计Macintosh产品的时候,冲进会议室把一本电话簿往桌子上一扔,自顾自地说:“设计出来的Macintosh就应该这么大,不能让它的体积变大了,如果再加大,用户会受不了的。”你又怎么知道原来计算机真的可以像电话簿一样大?
  
  上述故事只是乔布斯执掌的苹果公司的一个案例,事实上,在苹果的产品研发中,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我一看到这些方方正正的、像盒子一样规矩的电脑就厌烦,为什么不能把它设计得更高一点,而不是更宽呢?”“你们简直是在开玩笑,我想用的不是这样的电路板!”在苹果公司,几乎每款产品都会遭遇随时被推倒重来的命运。
  
  这就是乔布斯,一个超越“百年老店”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世界上市值最高达到3370亿美元公司的灵魂人物。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正是因为乔布斯的追求完美,他的极致、孤傲和偏执,还有不妥协才有了今天庞大的苹果帝国,有了iPhone、iPad、itouch、iPod等这些让我们为之欢喜的产品。
  
  用偏执征服世界
  
  追溯苹果的革命性产品,我们可以看到,由乔布斯带领苹果研发的Macintosh、改变人们欣赏音乐方式的iPod、挑战传统手机的iPhone、重新定义的个人电脑iPad,这些都取决于乔布斯总能设计出人们想要的产品。
  
  在乔布斯看来,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他甚至认为,用户的需求是需要引导的。而苹果公司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用户的需求。只有在用户得到完美体验之后,才会从内心信任苹果。
  
  “我们不会去预测别人的反应。我们专注于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呈现给大家。”苹果公司主管工业设计的高级副总裁乔纳森·伊弗曾经如此表示。
  
  而事实上,乔布斯正是把这种自信的创新力植入了苹果的所有产品中。
  
  以iPod为例,该款产品是第一个把互联网上的内容放在硬盘上的,通过这种内容和硬件的整合风靡全球。在盛大网络董事长兼CEO陈天桥看来,iPod并不具备任何技术上的创新,就是一块硬盘、一个音乐下载的插件和一个完美的外观,事实上,生产这样的播放器的技术壁垒也早已被突破,中国的绝大多数的代工厂商都可以生产这样的播放器。
  
  陈天桥表示,乔布斯所做的整合给人们以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便捷的音乐获取方式,而随后苹果推出的iPhone、iPad也都延续了这种模式。
  
  除了产品的创新,乔布斯对于产品的要求也同样苛刻。如果你没有关注iPhone4的制造工艺,你一定不会知道,乔布斯对于产品在细节的追求上绝对可以称得上偏执。
  
  “外部的主要零件的合缝间距不能大于0。1毫米,这是为了避免这种三明治设计夹到人的毛发──测试时用iPhone4在人的面颊上反复滑动,看是否会夹走毛发;自iPhone3以来开始使用螺丝,为了确保其美观,螺丝表面一圈一圈的纹路之间必须等距……”正因为有这么多细腻的关照,iPhone4才真的做到了高端。
  
  决不妥协
  
  虽然注重产品细节,但是乔布斯却“吝啬”到从来不把时间消磨在取悦消费者的喜好上,苹果的产品也从来不会为了用户的需求而作出任何的妥协甚至是改变。
  
  “ThinkDifferent”——特立独行、绝不妥协,一直是乔布斯的信条。据了解,苹果在打造第一款Mac的时候,设计人员实际上为其设计了“扩张槽”,以便用户可以定制他们的机器。但乔布斯拒绝了这个方案,因为他希望这台机器是封闭而又完美的产品。
  
  苹果前高管比尔·坎贝尔对乔布斯如此评价说:“但他知道这是消费者们想要的。”
  
  以iMac的设计为例,乔布斯并没有为iMac配置软驱,但是软驱却成为当时所有电脑的标准配件,在乔布斯的设计理念里,传送信息或者数据通过互联网或者电子邮件就可以了,不过这种超前的观念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外界普遍质疑iMac产品注定失败。
  
  但是,乔布斯丝毫不为所动,始终坚持iMac不配备软驱,而是设置了USB接口,用它来连接外围的设备。短短几年,软驱被市场淘汰,电脑发展的趋势证明了乔布斯的独到眼光。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自己需要什么,而且我认为我们比较善于用正确的标准来判断大众是否也想要得到它。”乔布斯表示。
  
  此后,在风靡全球的iPad上,乔布斯再次因为拒绝使用广泛应用的Flash而遭到外界的质疑。对于外界的质疑,他只是简单地解释:“Adobe太懒、Flash太不稳定。”乔布斯认为,Flash早晚会像软驱一样退出市场。
  
  “不管怎样,这就是我的做事方法,也是苹果产品与众不同的原因所在,如果你只想买一个大路货,那就去买戴尔的产品好了。”乔布斯一直没有丝毫妥协的意思。
  
  没有办法,在乔布斯面前,那些无法理解他的专业人士就像小丑,看着那些把彩色苹果当作最酷文身、每天浸润在苹果世界里的“果粉”,你不得不承认,乔布斯就是你我想象中那个令万人痴迷的“教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0:39

只有科比才能生存时间:2013-11-05 作者:未详 点击:471次   对于NBA来说,这是个告别的季节。一拨又一拨球员带着落寞离去。有人会说“下季再见”,有人则说“永不再见”。
  
  科比·布莱恩特的告别来得有点儿早,而且是以0∶4被横扫这种猝不及防的方式。
  
  科黑们心花怒放,诅咒这个讨厌的家伙从此一蹶不振,科蜜们尽管憋屈沮丧,却100%地坚信:下个赛季他一定还会杀回来。
  
  科黑们,对不起,或许这次错的还是你们,因为科比是NBA头号胜利偏执狂。“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科比这样的偏执狂不允许失败,遑论这样的失败。
  
  科比到底偏执到什么程度?我曾听过一个江湖段子:当科比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他就拉着爸爸乔·布莱恩特的队友布莱恩·肖比试定点投篮。小科比哪是职业球员的对手,屡屡哭着鼻子败下阵来。不过这可害惨了肖,因为小科比极其偏执,非要获胜一次才能罢手。肖后来回忆说,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故意输给小家伙。
  
  2009年,科比终于收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枚总冠军戒指。另有一个段子与此类似。1989年,科比只有11岁。有一天,科比缠着肖不放,非要和他单挑。那时候肖已经参加了NBA选秀,架不住小科比撒娇发嗲,同意比试一下。结果……结果小科比赢了。令肖哭笑不得的是,小科比从此不管见了谁都会以此炫耀。“一个11岁的孩子而已,我根本就没当回事,”肖回忆道,“不过,他真是认真得无法想象。而且,不管和谁比赛,他总是觉得自己能赢。”
  
  呃,关于科比,类似的故事你是不是听过很多?和小女儿玩牌都会耍赖;和费舍尔比试投篮,自己投丢后一巴掌把人家的投篮扇飞;公开大骂自己的老板是傻瓜;球队战绩不好点名要求换掉队友……
  
  他永远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哪怕活到80岁也能赢球。如果不是这样,他早在“强奸门”后全世界的唾骂声中消失了。如你所知,科比没有像伍兹那样一蹶不振,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回了一切。和那次被全世界放逐相比,这次的失败又算什么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0:52

世界是自己的时间:2013-11-05 作者:未详 点击:572次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1:30

可怕的无缝人生时间:2013-11-03 作者:未详 点击:415次   东坡有篇小文《别石塔》,大有意味:“石塔来别居士,居士云:‘经过草草,恨不一见石塔。’塔起立云:‘遮个是砖浮图耶?’居士云:‘有缝。’塔云:‘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坡首肯之。”宝塔有缝,可容蝼蚁爬爬;君子有缝,可让小人钻钻。反而世上有一等人,做人做得密不透风、滴水不漏,的确是要佩服他有本事,却让人感到可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1:43

人生得意须享乐时间:2013-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86次   我喜欢看到有热情的人,这个还真跟年龄没有关系。蔡澜先生一把年纪了,说自己的健康秘诀是吃肉喝酒不运动。这话看得我乐了好一阵子,聪明人才知道如何放松快乐、保持某种持续的热情,做个有意思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蔡先生就是有趣的人,一把年纪还说自己“花痴”,喜欢看美女。这老头玩什么像什么,曾组织私人温泉线路,带团到日本体验温泉,花最少的钱享受泡在露天温泉里喝酒唱歌的乐趣……享乐,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交代。
  
  BBC纪录片《冰冻星球》的女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讲过这么一件事,她说人活着就是要尽量让自己变得有趣,要过瘾,即使是工作。在北极,她曾经遭遇了北极熊,当时一下就呆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想起往营地冲……这样危险的场景,她讲起来却云淡风轻。她说等了很久,终于在飞机上拍下了北极熊母子觅食的情景,小北极熊不听话,母亲挖了一个雪坑,把它推进去以示惩罚,这个镜头让她看得直乐。当时她已怀孕5个多月,她说知道以后怎么对付肚里那个调皮的家伙了。
  
  说实话,我每次看到这样的访谈,总是很受触动。有些人,对某种东西投入的是热情,他们的7集纪录片可以拍5年,没有热情和热爱,如何持续下去?
  
  台湾作家叶怡兰说自己以享乐为终生职业。她说这个话不是骗人的,因为这是她的真实想法。她热爱一切极致华美之物——美器、美食、特色奢华酒店,于是可以不买口红、衣服、奢侈品,把钱存起来只为住一晚像安缦那样的高端酒店,她曾对先生说:“这个东西不买了吧,可以住1/4个晚上的安缦了。”每每看到这样的话,我就觉得这个女人真的太可爱了,她的人生就是为过瘾而存在的。她写到在酒店的一些体验,我看不到奢华,只是看到了她对别人设计的尊重和追随……这样的地方,她这样的人来住才不会浪费。
  
  看过“参差咖啡”的主人王森先生的一本书,他也是极过瘾的人,爱喝咖啡,在武汉一口气开了14家咖啡馆,各有特色:书房咖啡、花房咖啡、阳台咖啡、货柜咖啡、楼中咖啡……他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他的梦想会一一实现,还会开校园咖啡、树顶咖啡、火车旅行咖啡、空中花园咖啡……看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这些都完全可能实现,他用一杯咖啡让自己过足了瘾。
  
  听朋友讲台湾“食养山房”的主人更是率性。他的店开一家火了之后就会关掉,因为他不喜欢喧嚣。于是他把店开到了山里,纯粹简洁的风格,菜单由他定,根据当季当天食材的变化,一切由他说了算。别人问他,火了为什么不做大?他说,一切只是为了取悦自己,让自己开心。
  
  还有一个台湾小伙子开流动甜品铺,只做一种甜品——香蕉奶昔蛋糕,用最好的原料,纯天然无添加,一流的口感。他在自行车上做了漂亮的筐,涂上淡淡的绿色,盛放蛋糕,还在白色木头招牌上写着他独创的语言:新鲜做新鲜吃,卖完开心回家……他每天在家做上七八十个甜点,选择一条最漂亮的骑行路线,吹着海风,走着林荫道,路过最古旧的街巷,到固定的地点销售。他的甜品很快供不应求,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开固定的店?他说他喜欢骑单车,喜欢在路上,喜欢自由如风的感觉,做事是因为喜欢才做,让大家在路边也能吃到在高级西餐厅里才有的甜品,他就很开心,觉得赚了。
  
  我喜欢这些懂得生活的人。我的一位友人给我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她喜欢红酒,但是她喝红酒的方式很特别,夜深人静时,一杯酒,一本书,一个人干掉一瓶不成问题。管它外面风雨变幻,自己的小世界如此静好。这也是一种享乐,对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1:55

白蜡虫“引狼入室”时间:2013-11-03 作者:未详 点击:355次   在我国的川滇、湖广和江浙一带生活着一种小虫子。它的分泌物能提炼出天然的白蜡,所以人们又把它们称为白蜡虫。每年三、四月是白蜡虫繁衍后代的季节,雌性白蜡虫会把数以万计的卵包裹在一个坚硬的外壳里,好似人类的育婴房——这当然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卵变成其他猎食者的盘中餐。
  
  刚孵化出来的白蜡虫十分瘦弱,也没有天生利器可以戳破坚硬的外壳,但是如果出不去,它们将面临夭折的厄运。和白蜡虫生活在一起的,有一种叫象鼻虫的虫子,象鼻虫的幼虫喜欢以白蜡虫富含高糖,高蛋白的卵为食。单从这点看,象鼻虫应该是白蜡虫家族延续香火最具威胁的敌人。
  
  但令人惊讶的是,白蜡虫在长期的进化中,居然选择了邀请象鼻虫把卵产在自己的育婴房里,这岂不是引狼入室吗?而象鼻虫好像和白蜡虫达成了契约。它只会在白蜡虫的每个育婴房里产一枚卵。象鼻虫的幼虫在吃掉育婴房里大约四分之一的白蜡虫卵后,就能变得足够强壮了。这时,它会用长剑般的长吻在育婴房坚硬的外壳上刺出一个洞。那些剩下的白蜡虫幼虫就能顺着这个洞爬出外壳,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白蜡虫以灵活务实的姿态选择了与敌人合作,借助敌人的武器为后代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以最小的牺牲换取了最大的生存利益。我们不得不叹服白蜡虫这个极具战略家胆识的选择,这恐怕也是生存智慧的最高境界吧。
页: 2391 2392 2393 2394 2395 2396 2397 2398 2399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