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2:07
性价比时间:2013-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75次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买东西的宗旨是:性价比要合适。所谓性价比就是价格要和东西的品质及使用价值相对等。那么当然,在打折的时候,是商品性价比最合适的时候。喜欢,摆在头等位置——然后,假如喜欢,但性价比不合适,那么就舍弃。一度,我觉得这样的消费是理性、成熟的消费。
有几次,与设计师女友出门。她带我到一些趣致的小店游走。看到好玩的东西,我拿不定主意,会问她:“这个怎么样?”她多半会回我:“你喜欢吗?喜欢就好。”我心下暗想,我喜欢的东西很多,也不能都买啊。她在低头注视一个水滴——孔雀蓝冰裂纹的瓷质文房四宝。很少见这样材质的水滴,造型也很美,流畅而贴合手心,但价格甚高。她毫不犹豫掏钱买下。我说:“好贵。”她说:“喜欢的东西啊。”我也看中一个瓷质的砚台,瘦长别致,但觉得好贵,没有下手。
每个打折季,是我出动的大好时机。看到曾经喜欢的东西减价了,会喜滋滋地买下。有时折扣厉害,一不小心就买多了,囤着,划算啊。当然,有些很喜欢的,没能留到打折季就已经卖光了。
久而久之,我家里有许多性价比合适的物品。随着时间推移,物品越来越多,塞不下了,每次收拾都会淘汰很多。这些东西也曾经喜欢过——性价比合适的时候买的。也谈不上特别喜爱,舍弃就舍弃了。而女友家很有味道,物品都是她精挑细选的,非常喜欢才带回来,厮守在一起,相看两不厌。又加上价格不菲,也很当心地使用,渐渐有了与她的家和她的人合而为一的妥帖感。很多东西,大约可以陪伴一辈子吧。
我开始修正我的一些观念,例如这个性价比。随着时光飞逝,渐渐明白,很多事与物,贵精不贵多。朋友情趣相合,几个就够,在于投契不在数量。物品也是一样。我们来这个世界走一遭,秉承的只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真谛。陪伴在身边的,都应该是最爱的。那些可有可无的,其性价比再好,也不必理会。少而精才是精髓。
关于性价比,当然喜欢是排第一位的。关注性价比的,那一定是因为囊中羞涩。不是出不起,是钱还有更要紧的去处。所以,挑到的都是退而求其次的:挺喜欢,价位合适,用得到,来年丢掉也不可惜。
现在的我,时间与空间都非常宝贵,不该再走中庸路线。喜欢和不喜欢的界限已经很明确,不再是似是而非的那个生命时期了,精力要用在值得的事情和值得的人身上。所以,性价比不再主打,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亦舒说起自己的窘迫时光,房间里无暖气,买不起貂皮大衣,总得把经济先搞上去,否则年龄大了恐要吃苦。深以为是。只有经济与人格均独立,才能不再将性价比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2:20
中国合伙人之王中磊与冯小刚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101次 “不要跟最好的朋友一起合伙开公司。”《中国合伙人》中王阳的一句台词,说出了不少创业者“为钱伤感情”的心声。但考虑到另一句著名电影台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如果朋友、熟人是人才,如果对方在初次合作中表现优异,不跟他合作才是傻子。
冯小刚电影的拍摄权、发行权都在华谊,在华谊他并非单纯的导演身份,作为公司合伙人,冯小刚也是电影决策人之一,华谊里的大项目,他有投票权。
对于公司这张关键的大牌,王中磊与冯小刚建立起了特殊的人际关系。他与冯小刚的合作关系里既有感情的因素,也有合约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情感方面互相依赖。他总会把一部分感情放在合作里,而不是依靠简单的一纸合同。王中磊不只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过,他和冯小刚的合作关系就像两口子,免不了有冲突,但会相互包容。
很多人将华谊的成功归于“傍”上了冯小刚,与冯小刚的合作拉开了华谊进军电影业的大幕,华谊借冯小刚的贺岁电影赚了不少。对于这位最重要的电影导演,华谊怎样让这种合作关系长期保持下去,而不像张艺谋、张伟平那样突然拆伙?王中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双方在大小事情上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重要的是沟通与理解,“两个人合作就像两口子,最重要的是诚实。就算发现对方没说实话,或者犯了错误,也要做到谅解和包容。我和冯小刚之间大小事情都会出现分歧,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沟通之后,最终还能找到一致的决定”。
对于这位15年在一起工作、老在一起见面的拍档,王中磊说,冯小刚脾气很大,但是多年来从没跟他发过脾气。王中磊认为,这是冯小刚的性格因素决定的,他对信任的人以及朋友从来不会发脾气,他会很直接地说出意见,但是是以商量的口吻,他会告诉你“我觉得是这样的……”但他没有说“必须得这样”。
冯小刚跟华谊目前还有4部片约。王中磊表示,虽然是按照一年一部的计划去拍,但会考虑冯小刚拍片的动力、身体等各种因素。至于冯小刚发一条微博说他有点不想拍电影了,就能影响到华谊的股价,王中磊认为,华谊并非冯小刚专卖店,其他电影的票房收入,可以让冯小刚压力减小。
“我们非常欣赏冯小刚的坚持。”王中磊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影片,或者没有明星阵容,或者题材、类型特殊,但历经艰辛后一一问世。哪怕经历了《一九四二》的票房失利,华谊市值蒸发,冯小刚的下一部片子并不会被削减投资:“公司有能力让他做他想做的影片。他现在拍《私人定制》,他喜欢,想要完成,就可以完成。”
在感情之外,王中磊也认为,遵守合约是应尽的责任:“友情可能对合约有帮助,两个人没有感情就会比较死板。两口子还有离婚的呢,朋友这个东西,没有说今天是朋友,到死都一定还是朋友,没这概念。假如是正常合作,不管多亲密你也要有合约。”
与艺术家一起做生意,市场微妙因素太多。尤其是冯小刚这位重量级的导演,敏感度夸张到了他一句撒娇也能连累华谊股票受创的程度。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但人才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就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就要发两句牢骚直抒胸臆。
生意人要考虑的不是艺术家的自私的问题,而是要考虑艺术家身上的担子是不是太重了,艺术家的身体到底能不能吃得消。懂得风险,掌控火候。
有次冯小刚在采访中讲拍《一声叹息》过程时说,剧本写好后找谁谁都不投资(估计对票房不看好),后来还是王中军、王中磊拿出四百万,从这可以看出此兄弟侠肝义胆,大家都不看好,他们也不见得就看好。四百万在那个年月不是小数,而且华谊也还没上市,分析他们的想法,第一,应该是以情义为主;第二,应该是出于对冯小刚影片的信任(好像还没赔过),这部万一票房失利,也会损失有限;第三,四百万是在其承受范围内,即便颗粒无收,也不会伤筋动骨,为了拍好此片和显示决心,冯小刚说他和徐帆都不要片酬(此事说明双方都是有情有义的人,据说该片后来还是赢利了)有人说在商场上掺入感情因素是大忌;也有人说感情因素可以促进商业合作,我觉得是一个度的问题,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做事情没有感情因素不可能,但不能感情用事,还要有理性,投资四百万拍成《一声叹息》,就是感情与理性结合的成功案例。
王中磊说:“不管多亲密你也要有合约”表明他不仅能把握好这个度,而且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领导者,对全体股东、全体投资人(股民)负责。
这样就可以看到更多有深度、有品位的影片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2:32
周杰伦的合伙人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181次 2013年7月11日,周杰伦的第二部电影《天台爱情》上映,首日拿下1770万的票房,但对于周杰伦来说,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种体验。对这位连续8年台湾地区唱片销售冠军、15座金曲奖得主、CNN亚洲最具影响力人物、唯一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男歌手来讲,他的成功与光环不可复制。而周杰伦每次演唱会或获得重要奖项时,会强调要感谢他的好朋友及团队,因为他的成功绕不开他生命中的几位重要“合伙人”。
伯乐式信任:杨峻荣
杨峻荣是周杰伦生命里重要的伯乐。
1999年,20岁的周杰伦“蜗居”在由吴宗宪创办的阿尔法公司里几平方米的创作室里,每天工作完成后,他要么打地铺,要么睡沙发。杨峻宁是帮吴宗宪打理公司的经理人,每天他来到办公室,都会看到这个写歌写到深夜的长发小子还在睡觉。一年后,杨峻荣与周杰伦渐渐熟悉了之后,有了下面的聊天: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出唱片?”
“有,宪哥跟我说,写完10首给我自己,他就给我出唱片。”
“那你准备得怎么样?”
“我已经录了一首。”
歌曲放完后,杨峻荣知道是周杰伦自写自编自唱后,震惊了。随即他当着周杰伦的面打电话:“宗宪,你知不知道,有个大咖你放了一年多!”等见到吴宗宪时,他说:“这个年轻人我要自己来带,如果周杰伦没有红,只说明了两件事:一是我眼光有问题;二是我能力不够。”对周杰伦才华的认可与无条件信任,使周杰伦也完全把自己的“前途”交给了杨峻荣。以至于到后来周杰伦大红大紫,杨峻荣夹在老板与周杰伦中间,周旋其中,周杰伦的身体不好,杨峻荣心疼这位有才华的青年,他不同意公司快速消耗周杰伦,杨峻荣不惜与公司高层争吵,以致当时很多人想要“干掉”他。
就是这份对周杰伦才华的认可、无条件信任与爱护,使他们在脱离公司后,共同创业。
尊重与沟通:方文山
周杰伦与方文山这对“黄金搭档”注定在华语乐坛叱咤风云。周杰伦的曲与方文山的词放在一起,那便是“天作之合”,如今他们同为一家公司的老板,从音乐上的合伙人到事业合伙人,而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充满着“坎坷”。
他们第一次的过招以双方生气撂电话而结束。当周杰伦打电话希望方文山能够修改一些歌词时,方文山的态度很不好,“要用就用,用哪首你自己挑就是了,还打来干吗?”两人一开始有些“才人相轻”的感觉,直到后来他们在合作《印弟安老斑鸠》时,面对不断提意见的周杰伦,方文山一下拿出了3个不同版本的歌词,周杰伦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个人真的很有才,第一次打电话的不愉快也随之烟消云散,他们后来达成一致,“用我的曲,就必须用他的词;用他的词,就必须用我的曲。”他们开始了“相轻”到“相惜”的合作。
2007年7月19日,由周杰伦(JAY)方文山(VINCENT)杨峻荣(JR)三人建立的“杰威尔JVR音乐有限公司”正式上线成立。这三位乐坛先锋人物从音乐合伙人变成事业合伙人,在他们功成名就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成功的过程中,他们三人缺一不可,他们拥有对彼此的绝对信任,对音乐精益求精的信仰,对彼此才华的尊重与求同存异的沟通,是所有合伙人应该学习的经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2:44
潘石屹自述:合伙人最重要的是互补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114次 我和张欣结婚后就办了一家公司,大概从结婚到办公司这都是前后半年之内完成的事情,最困难的是前面两件事情,家事、公司的事情搅和到一起,差一点儿就离婚了。我记得我们结婚两年、办公司两年的时候,我跟我老婆几乎是天天吵,见面就吵。
有一次她说不行了,她走了,回英国去了,我就开着一辆车,载着行李送她,往首都机场走,走到半路我们俩又吵起来了,她说你把车停下来,我停下车,她拿着行李打出租车走了,一个月没任何联系。我想这段婚姻要画一个句号了,公司就更不用说了。这可能是我们危机最深的时候。
一个月之后她给我打电话,她说她还是想回到中国来,希望不要参与公司的事情。所以,夫妻之间创业确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她就说她在家里生孩子吧,公司的事情就不管了。我说行吧,我就凑合着往前做吧。
在这个做的过程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第一点体会就是找公司合伙人的时候,不要是同学一个班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败笔,你会的他也会,你不会的他也不会,经历和知识结构是差不多一样的,而要做合伙人,最重要的是互补,你会的他不会,他会的你不会,这样的话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人的基础。
我看到这一点,我跟我老婆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老婆是海归,我是土鳖,她从西方来,我从西北来,所以,完全不一样,我们就互相看对方的长处。
第一步就是互相欣赏对方。
第一步就像花园里的花一样,我尽管是棵小草,可是作为花能够欣赏我还是不错的。
我记得我们举办婚礼的那天,我老婆一个最好的朋友派他妹妹过来,我老婆这个朋友从来没见过我,就打电话问他妹妹,张欣找了个老公怎么样,他妹妹唱了歌,“没有树高,没有花香,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小草和树要能够互相欣赏。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只是互相欣赏不够,我现在最深的体会就是两个人应该合为一体,就像一束光一样,他是一束光,我是一束光,两束光合在一起,就分不出彼此了。年轻人一边要结婚,一边要跟自己的老婆创办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条道路是一条很艰苦的道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3:03
天上有只小鸟时间:2013-11-04 作者:未详 点击:495次 小时候很淘气,有一次为了捕蝴蝶把父亲刚栽下的一颗苹果树苗弄折了,因为担心被批评,那一整天都惴惴不安,后来想反正家里没人看到,决定撒谎。父亲回家后看到树苗问怎么回事,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父亲说你不要撒谎,弄折树苗最多是淘气,可撒慌就是坏孩子了,我不得不如实地承认。
见父亲没有生气,我又问,你怎么知道我撒谎了。
父亲拍拍我的头说,天上有只小鸟,当你身边没有人的时候,它就会注意你,然后把你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告诉别人,今天你弄折树苗的事就是天上那只小鸟告诉我的。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觉得天上那只小鸟在看着我,身边没人的时候就会更乖,不敢淘气,不敢撒谎,担心那只小鸟会把我的表现告诉父亲。
后来我上了大学,父亲在老家承包了苹果园,摘苹果的时候父亲总是把不好的苹果捡出来准备零卖,而好苹果却装箱,从上到下一个样子。我说别人家都是把不好的码在箱子底下,好的才挑出来零卖,你这样要少挣很多钱的。
父亲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笑着说,你忘了天上的小鸟了吗?
我说我都上大学了,你还拿小鸟哄我。父亲说,正是因为你长大了,才不能忘了那只小鸟,那只小鸟其实有个名字,叫“良心”。
空气凝重了很多,可我却真正记住了那只小鸟。
后来我分配到一个大型国企工作,负责单位的电器设备维修。有一件事情让我第一次对那只小鸟产生了怀疑。那是一次汇报会,会议在一家招待所里召开,会场相关事宜由招待所负责,可就在会议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话筒却出现了故障。负责会议的同志看我在会场就跑过来说,领导马上入场了,招待所负责维修的同志又恰好不在,你能不能上去帮个忙。正当我准备答应的时候,和我同一部门的一位老哥却抢过话来,说,这套设备是招待所有,我们不太熟悉,还是等他们的人来吧。负责同志走了,他偷偷给我说,别去,这次设备维护不归咱管,修好了什么都好说,修不好责任是谁的呢?
很后悔没有听那位老哥的告诫,领导入场了,看到的是满头大汗的我在主席台旁边修音响,而话筒却仍然一点反映都没有。领导很生气,宣传会议推迟一天。
领导不会批评我这种小人物,我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做得没有错,你忘了天上的小鸟吗?那时,我没忘,却不再相信那只小鸟了。
时隔不久,我被提拔为副部长,单位领导亲自找我谈话,说,后来我才知道,那次会议你只是列席参加,完全可以躲开,虽然当时你没有修好那套设备,但我却看到了一个有大局意识的年轻人。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已经是这家拥有上万职工的国企副总了,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总是有点后悔,如果我当时听从了同事的意见躲起来会怎样,如果领导后来一直不清楚那件事的真相会怎样,我一定会忘掉那只小鸟的。而在随后的二十年里,我经历了很多起起落落的考验,也经历了很多眼花缭乱的诱惑,小鸟已经不再是天上监督我的那只小鸟了,甚至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良心”二字,更是一种积极而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让我的整个人生变得勤奋而淡定,让我坚信了耕耘和收获的关系,工作中没有了急功近利,失意时没有了怨天尤人,被人误解时也能淡然一笑。
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世界对自己不公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人看得到,每每遇到这些年轻朋友,我都会告诉他们小鸟的故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3:54
李嘉诚:除了人脉,都是浮云时间:2013-10-31 作者:未详 点击:534次 在华人首富的身上,总是环绕着一圈不可触摸、神秘而闪亮的光环。他的一生被众多妙手用文字演绎成一段波澜起伏的青年华人白手起家的创富史。他的一言一行,都被解读成商业秘籍、致富法宝,但事实上,人脉才是李嘉诚通往亚洲首富道路上的唯一指引。其他,都是浮云。
入门人脉:表妹发妻
在李嘉诚构筑其庞大商业帝国的道路上,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第一个便是庄明月,她既是李嘉诚的妻子,也是其表妹。庄明月的家族在香港是典型的富豪阶层,拥有直至今日都极负盛名的香港中南钟表有限公司。相比自己的表妹,李嘉诚的身世显得落魄坎坷。父亲早逝,15岁即辍学做工,第一份工作是茶楼跑堂。迎娶表妹庄明月,成为李嘉诚人生最重要的转折,也为他搭好了进入商界的第一根人脉。
在庄明月母亲的鼎力支持下,李嘉诚开始了起步之旅。众所周知李嘉诚靠经营长江塑胶厂起家,但这家工厂事实上属于庄明月家族。在庄家的财力支持下,李嘉诚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造商。
发达人脉:汇丰银行
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经说过,香港是世界上最为自由的经济体。事实恰恰相反,香港经济一直以来都具有垄断性的特点。香港各行各业的垄断寡头原先是英资财团。
就银行业来说,汇丰银行本质上是英国殖民银行,一直以来都与港英政府保持着特殊的关系。这使它在香港金融业具有垄断性的特权地位。汇丰的存款约占香港存款的一半,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之前,汇丰银行在香港一直行使着央行的职责。如果不能与汇丰等英资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可能拥有巨额的资金来开发房地产。
在这一背景下,对李嘉诚来说第二个重要的人物沈弼出场了。英国人沈弼在20世纪70年代担任香港汇丰银行董事长。在港英政府时代,汇丰银行作为香港英资垄断财团的翘楚,事实上控制着整个香港的经济,而汇丰银行董事长则是香港的实际统治者。
沈弼与从事房地产业务的李嘉诚私人关系极好。沈弼在1986年退休回英国时,李嘉诚将一个1米高的新汇丰银行总部的纯金复制品送给沈弼。当时,沈弼没有公开竞标,直接将和记黄埔地产集团的控股权以净资产一半的价格卖给李嘉诚。付款方式中还规定,李嘉诚拥有延期付款的特权,实际收购价格比合同规定的价格还低。
李嘉诚家族因此一跃成为仅次于英资财团怡和的香港第二大房地产开发商。更为重要的是,和记黄埔让李嘉诚拥有了香港集装箱货港和大量的土地储备,以及在香港零售业中具有垄断收益的百佳和屈臣氏。和记黄埔拥有香港24个停泊港中的14个泊位,而百佳超市和惠康超市约占香港零售贸易的70%,屈臣氏和怡和控股的万宁公司几乎占香港药材销售的70%。而李嘉诚也成为汇丰银行董事会的非执行副董事长。
控制人脉:寡头联合
无论房地产开发还是电力、电信、交通、零售业,李嘉诚控制或收购的资产大多都是诸如公共服务企业的寡头垄断产业。在零售业,如果供货商敢于与新的零售业竞争者合作,李嘉诚及其他香港富豪控制的零售业公司将断绝与他们的生意来往。在电力产业上,李嘉诚与犹太人嘉道理家族一起垄断了香港的电力供应,一个香港人可以不去百佳和屈臣氏购物,但却不能不用李嘉诚的电力。民众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所需不得不向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大房地产商支付高昂的成本。与此同时,无论李嘉诚还是其他香港富豪家族的产业,毫无例外地都缺乏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香港有着国际一流的高楼大厦、现代交通与公用设施。但是,香港没有一家本土企业拥有国际一流的原创核心技术,香港没有一家本土企业可以生产出国际一流的制造业产品,香港没有一家企业拥有国际一流的企业或产品品牌。在香港,只有李嘉诚这样依靠垄断收益进行投机的富豪。
李嘉诚的能力,简要而言在于两点:其一、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李嘉诚拿到种种产业垄断权,不能不说他拥有超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构建出庞大的、盘根错节的、有效而复杂的人脉关系网络;其二、是自身天赋的商业才能与市场嗅觉。基于这两种核心能力,香港大佬们的经营管理手段反而位于次要的位置。
但这样的核心能力只有李嘉诚本人才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家族产业的继承人拥有。无论李泽钜还是李泽楷,他们可以继承李嘉诚留下的庞大垄断商业帝国,却继承不了李嘉诚那种人际处理技巧和商业天赋。有这些垄断性的产业坐地收账,第二代继承人无须特别的经营与管理才能就可以大收其利,这必然会让各个继承人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利益只和分配有关,而无关能力。当李嘉诚尚能维持局面时,矛盾可以在大佬的威信与权力下被压制。但是,大佬总有百年之后的一天,一旦故去,谁能保证大佬的家族依然保持和谐与稳定呢?又有谁能保证李嘉诚家族手中控制的垄断产业不会分崩离析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的这句名言,可能在未来的香港会有新的注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4:06
六种人脉比金钱重要时间:2013-10-31 作者:未详 点击:473次 无数人问过我,人脉和金钱在创业中哪个重要?
我说都重要。
他们又问,如果两样只能有一样的话,哪个重要?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问题问得很尴尬,但我还是会淡定地回答他们:人脉重要。
人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脉在生活中胜过金钱的重要性。有些人的优质人脉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的是后天培养的,也有一些人,根本无法做到今生获得优质人脉。
获得人脉的方法很多。
第一,看命,此处一笔带过,“官二代”与“富二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个普通创业者既不要羡慕,也不用愤怒,社会如此,人之常情。
第二,打工时不要怠慢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是说同事、老板、朋友、客户,哪怕是竞争对手。人脉的基础就是信任,打工的经历一定会让你接触你所在领域内的不同人,珍惜他们每一个,哪怕自己吃点亏。这是你未来创业时,最直接的一笔人脉资源。
第三,父母是永远的基础,亲戚是永恒的资源。父母既然是你最直接的天使投资,那么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同样是你最可靠的基础人脉资源。
第四,圈子。这个圈子指的是工具,这个工具是一切互联网里你可以找到的圈子应用。记住,特别是男生,在你还没事业稳定的时候,利用互联网里面的交流工具,少泡妞,多结交业内人士;少扯淡,多交流工作与业务心得;少偷菜,多看看牛人的日志。日积月累,创业之时你会感谢自己的。
第五,同学。当然,同学的作用往往在你30岁以后才日渐管用,因为这个时候同龄人才陆陆续续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逐渐掌握话语权与决定权。同学是仅次于父母的最给力的人脉基础,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同学之间以纯真友情为基础的过往,往往在你创业的路上会提供无私、可靠的给力支持。
第六,这是对第二条的延伸,特指第二条中同事里的老板。打工是人生经历中重要的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你当时的老板,有直接领导,有大领导。老板不是你天生的仇人,公是公私是私,每一个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都会被有道德、有良知的老板记在心里。这样的案例已经无数次发生在我的周围:一个勤奋的员工离职创业,而他之前的老板,就是他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
上面这六条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要谨记在心的,他们都是你未来创业的人脉基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4:17
不需能干,只要肯干时间:2013-11-01 作者:未详 点击:1914次 通作公司西雅图分部要招聘1名后勤副经理。进入最后大名单的有10人。根据公司的规定,他们必须实习三个月,并且通过公司的考核后,才能知道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这三个月来,每个人都准时上下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谁也不敢大意,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将会被公司留用。时间过得很快,3个月后的一天,公司人事经理将10名员工召储存在公司大楼门口,他宣布了公司的人事决定:“最后被留用的,是你们中的雷克。”消息一出,顿时炸了锅:“怎么会是雷克,他干活又慢又笨,而且还只有高中学历。”“是呀,雷克原来可是清洁工,难道我们还不如一名扫大街的?”
人事经理示意大家不要说话,他指着公司门口说:“你们看见没,我们公司大楼的位置正处于一个风口,这里上午刮西南风,下午刮东北风。刮风的时候,大风会从各处带来很多垃圾,一片片地堆积在公司门口,满眼看去,尽是些纸片、塑料袋,看起来非常不雅观。”
“这和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吗?”有人问经理。“当然有,”经理说,“你们每天下班时,都会从这些垃圾面前走过,除了雷克,你们都表现得熟视无睹。而雷克却不一样,他每天下班后,都要多干一会儿,就是把公司门前的这些垃圾清扫干净。有一天,总经理下班时,正好碰见雷克在扫垃圾。第二天,他就向我打听那位扫垃圾的小伙子是谁。所以,你们不要抱怨,最后的决定是总经理下的。但是,总经理让我转告你们,清除垃圾只是举手之劳,为什么你们不愿意去做?在这件简单的事情上,我们通用的用人观点是,不需要你的‘能干’,而是需要你的‘肯干’。现在,你们明白只有高中学历的雷克为什么会被录用吗?”
人事经理的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靠手脚去做事,你会成为合格员工;靠头脑去做事,你会成为优秀员工;而用心去做事,去完成那些让上级感动的任务,你就会成为一名企业需要的卓越员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4:27
海明威的写作秘诀时间:2013-11-01 作者:未详 点击:346次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写作的人都是坐在桌前伏案疾书的,可是就有一位著名的作家的写作方法却和别人截然不同,甚至让人觉得是一种自残式的写作,这种作家就是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国的著名的小说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具有简洁性、含蓄性,主题鲜明而闻名于世。
自从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采访他的人是络绎不绝,有很多人都在询问同一个问题,他们问海明威:“尊敬的海明威先生,您的作品简明扼要,整个小说中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且又是那么的引人入胜,让人看了你的作品,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不忍释卷,请问,你是如何把作品写得这么的出神入化的?您的写作秘诀又是什么呢?”
海明威听了大家的问话,微微一笑,淡淡地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写作方法不同别人,别人是坐着写作,我是站着写作的。”
“站着写?”大家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不由异口同声的反问道。因为大家都知道,作家写作都是坐着写的,从没有听说过有站着写作的作家。更何况是写长篇作品的作家,这样站着写作,身体能承受得了吗?所以对于海明威的回答,大家充满了疑惑,半信半疑的听着海明威接下来的回答。
“是的,站着写,”海明威仍然微笑着而肯定的说:“我不仅仅要站着写文章,有时候我还饿着写文章,肚子饿着咕咕叫也忍着。有时,我会在寒冷的冬天,故意只穿一件薄薄的单衣写文章。那时,我整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有时手冻得连笔也握不住,但是我还是咬着牙坚持写作。倘若不是在冬天,也不是在饿肚子的情况下,我就站着写文章,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只要这样,我才想要把我的作品快些写完,才能少写一些废千方百计。这就是你们想要知道的我的写作秘诀。”
大家听完海明威的话,不由得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著名的小说家的写作方法竟然是这种自虐形成的,静寂了半天才猛然醒悟,纷纷地鼓起掌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2-2 14:54:38
拯救一个,还是拯救世界时间:2013-11-02 作者:未详 点击:328次 教授在课堂上问我们:“知道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吗?”他开始给我们讲一部电影,革命教育片《大浪淘沙》里面有一个情节:旧社会,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街上走着,看见一个乞丐非常可怜,学生立即给了钱。老师见状,说,我的哥哥病了,现在也急需钱。学生愣了一下,立马给老师钱。老师又说,我的姐姐也病了……如此几个来回,学生知道不对了。于是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只关注一个个独立个体,是拯救不完的。你要从上层建筑入手,改变了社会也就拯救了民众。”学生遂幡然醒悟。
教授停了停,说:“我再给你们讲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大家都看过吧?”我们都点头。教授继续问:“有谁记得,结尾那些犹太人集中了所有的金子给辛德勒做了一个金戒指,那个戒指上刻的是什么字?”
我们一片沉默,谁都想不起来了。教授说:“刻的字是,Yousaveone,yousavetheworld。(拯救一个,就拯救了世界)。”
这就是中西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