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08:13:52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位总统,为美国的独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亚当斯在接替华盛顿就任总统时,美国正面临着与法国关系破裂的危险。到了1797年底,两国处于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交战前夕。
常识告诉亚当斯,要打胜仗,必须要有得力的统帅指挥。有很多人劝他亲自统帅军队,但他认为自己并不具有军事上的特别才能。思来想去,他认为华盛顿才是唯一能够唤起美国军魂、团结全美人民的统帅。最后,他下定决心请华盛顿出山。
亚当斯的亲信们得知后,一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华盛顿复出,会再次唤起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留恋,这样势必对亚当斯的威望和地位造成威胁。
千军容易得,一帅最难求。亚当斯毫不动摇,认为国家的利益和命运高于一切。他授权汉尼尔顿立即给华盛顿写了一封信,请求华盛顿再次担当大陆军总司令,指挥美军打败入侵者。
与此同时,又亲自给华盛顿写了封信。信中诚恳地写到:“当我想到万不得已而要组织一支军队时,我就把握不准到底是该起用老一辈将领,还是起用一批新人,为此我不得不随时要向你求教。如果你允许,我们必须借用你的大名去动员民众,因为你的名字要胜过一支军队。”
华盛顿接到信后很受感动,表示愿意立刻肩负重任。幸运的是,就在华盛顿准备率军出征的前夕,亚当斯终于通过外交斡旋的途径同法国达成了和解。
这件事被美国人民传为佳话,亚当斯的正直与豁达也被广为传诵。后来,有位著名的记者采访他,问到:“您为什么不怕华盛顿复出会再次唤起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留恋,进而威胁您的威望和地位?为什么敢于起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亚当斯开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给这位著名记者讲了自己少年时的一件往事。
“年幼的时候,父亲要我学拉丁文。那玩意儿真无聊,我恨得牙痒痒。因此,我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换个事情做?”
“好啊!约翰。”父亲说,“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需要一条灌溉渠道。”
于是,亚当斯真的到牧场去挖水沟。可是,拿惯笔的人,拿不惯锹。那天晚上,他就后悔了,整个身子疲惫不堪。只是他的傲气不减,不愿意认错。于是,他咬紧牙关又挖了一天。傍晚时,他只好承认:“疲惫压倒了我的傲气。”他终于回到了学拉丁文的课堂上。
在以后的岁月里,亚当斯一直记着从挖水沟这件事中得到的教训:必须承认人有所长,也有所短;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实际上恰恰是自己的不自量力。
亚当斯深有体会地说:“真正出色的领导者,绝非事必躬亲,而是知人善任,特别是能敢于起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如果高层领导者事无巨细,一律包揽,那只能成为费力不讨好的勤杂工似的领导者。”
小故事大道理:亚当斯知人善任,凭借众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凭借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成功的巅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08:15:02
这几天城里的气温蹿到了37℃,酷热无比。
那天我出门,这条刚改造好的大路,还没栽树,根本无避荫处。太阳毒辣辣地照下来,地面的热浪又反上来,马路上像烤箱似的,令人汗流浃背。
我看到前面走着一个女人和一个5岁光景的孩子。那女人皮肤黑黝黝的,满头是汗,那个孩子穿着裤衩背心。母子俩没有打遮阳伞,那孩子正在吸一根“棒棒冰”,有滋有味的。
我突然发现一个秘密:那孩子一直走在母亲的阴影里。因为不论他怎么走,母亲都会迅速地调整位置,让孩子躲进她的影子里。
到了一个路口,正遇红灯。孩子停住,那女人赶紧调整位置,又将孩子“笼罩”在了阴影里。
我被这一幕感动了。那天的太阳很毒,但那对走在太阳底下的母子,让我觉得无限美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08:15:53
一头公牛被老鼠咬了一口,非常疼痛。它一心想捉住老鼠,老鼠却早就安全地逃回到鼠洞中。公牛便用角去撞那座墙,搞得精疲力尽,躺倒在洞边睡着了。
老鼠偷偷地爬出洞口看了看,又轻轻地爬到公牛的肋部,再咬它一口,赶忙又逃回到洞里。公牛醒来后,无计可施,烦躁不安。
老鼠却对着洞外说:“大人物不一定都能胜利。有些时候,微小低贱的东西更厉害些。”
小故事大道理:有生存空间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为人处世,也要为自己留下生存空间,切不可太过极端,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空间,最后走向失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10:22:08
一头公牛被老鼠咬了一口,非常疼痛。它一心想捉住老鼠,老鼠却早就安全地逃回到鼠洞中。公牛便用角去撞那座墙,搞得精疲力尽,躺倒在洞边睡着了。
老鼠偷偷地爬出洞口看了看,又轻轻地爬到公牛的肋部,再咬它一口,赶忙又逃回到洞里。公牛醒来后,无计可施,烦躁不安。
老鼠却对着洞外说:“大人物不一定都能胜利。有些时候,微小低贱的东西更厉害些。”
小故事大道理:有生存空间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为人处世,也要为自己留下生存空间,切不可太过极端,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空间,最后走向失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10:22:24
这是一幢无人居住的房子,一只老鼠在里面生活得无拘无束,悠然自得。可是好景不长,房子的主人回来了,并带回来一只花猫。
老鼠心想:“这下生活可要陷于黑暗之中了,猫可是我们鼠类的天敌。”
可令它想不到的是,房子主人带回来的这只猫,一点也不凶,性情温和得很。主人不在家时,这只猫见到它,会紧张地避开,像是怕它一般。老鼠起初不信,以为猫对它的惧怕是伪装的,后又尝试几次,结果屡试不爽。于是,它得出结论:这是一只没出息的“病”猫。
老鼠越来越嚣张,开始大摇大摆地在花猫面前偷吃食物,它觉得自己神气极了,简直是天下最伟大的老鼠。
老鼠吃得越来越壮,并恋爱了,它和美丽的妻子生下一窝鼠宝宝。它告诉自己的孩子:“不必怕外面的那只花猫,主人不在的时候,想吃什么,尽管自己出洞去找。”鼠宝宝们欣然点头。
偶然的一天,已近中年的老鼠又想出洞寻找食物,可刚出洞口,它就被守在不远处的花猫给抓住了。花猫锋利的爪子狠狠地扯扣住它,令它动弹不得,疼痛难忍。
老鼠慌了,胆怯地问:“你以前不是怕我的吗?今天怎么了?”
花猫笑笑:“怕你?笑话!如果一开始我就把你给抓了,主人就不会知道我存在的价值。现在你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又生下一窝小老鼠,我现在把你抓到主人面前,他一定会很高兴,觉得我是一只令他骄傲的小猫。而我,对你的那些可爱的鼠宝宝们,又可以故技重施了。”
老鼠一听,呆住了,它现在多想再回到洞里去告诉小老鼠们:千万要小心洞外的那只花猫,一切行动得小心再小心啊。
可是,它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它最终成了花猫的腹中美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10:22:40
一天,跳蚤见公牛又在辛勤地耕作,便问道:“你这般强壮,为什么还要听人的指使,终日去为人们耕作?而我这只区区的小虫,却能毫无顾忌地去叮咬人,大口地吸他们的鲜血!”
“我和你不一样,我是要报答人类的恩德,因为他们都非常恩待我,经常替我擦洗身体,并抚摸我的额角,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爱,因此我愿意为他们效劳。”
跳蚤说:“你喜欢的这些方式,我都受不了,人们一旦抓住我,用对付你的方法,将会要了我的命。”
小寓言大智慧:一个人得到怎样的待遇,就会以怎样的态度去回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13:18:05
有只猴子坐在一棵大树上,看见渔夫在河里撒网,便仔细看他们的动作。一会儿,渔夫们收起了网,吃饭去了。
猴子便连忙从树上爬下来,想要去模仿渔夫捕鱼。但他一拿起网,反把自己套住了,差一点被淹死。猴子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活该!我没有学会撒网,还抓什么鱼呢?”
小故事大道理:自学难以成才。要全凭自己琢磨来掌握一种知识或技巧是很困难的事情,知识的积累过程本身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13:18:21
28岁那年,黑人菲力斯成为全欧马拉松长跑冠军。为表彰他在体育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所在国家给了他很大荣誉。
一次,他应邀到全国最大的一处监狱作演讲。面对上千形形色色的罪犯,菲力斯讲了他贫穷的童年,及他在坎坷中拼搏奋斗,自强不息,改变自己命运的经历。演讲引起极大反响,全场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他结束演讲,即将走下台时,一罪犯站起来,请他回答一个问题:“在你的一生中,你最感谢谁?”
菲力斯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凝眉思考。此时,提问者接连发问:“是你的运动教练吗?是你最爱的父母吗?是你某个最好的朋友吗……”
菲力斯不住地摇头说:“这些人我都感谢,但都不是我最感谢的。我最感谢一个特殊的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真想找到,好好谢他。”他是谁呢?所有的人都等待着答案。
“小偷,那个当年偷了我的自行车的小偷,是我最感谢的。”菲力斯说。
全场哗然,最感谢小偷,这怎么可能呢?
在人们的惊讶中,菲力斯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那年他13岁,正读初一。由于家穷,他住不起校,全靠一辆破自行车,一天两次来往于相隔5公里的家与学校之间。那是一辆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车,可有一天他到校后,忘了给车上锁。车子被小偷偷走了。
家里再也无力为他买自行车,他只好跑步上学。一天10公里,三年下来,他吃了不少苦头。可是,跑步先是使他成了全校长跑冠军,后又在全市获得亚军……
从此,他走上运动生涯。他真诚地说:“如果不是因为当初丢车,我绝不会有今天的荣誉。”他总觉得对不起那小偷,也许那是小偷的第一次,由于他的疏忽,小偷轻易得手,从此一发而不可止……
人们就笑起来,说不会那么巧。可就在此时,台下爆发出一声哭喊:“我就是那小偷!”接着,听管教对那人吼:“希库莱,你搞什么花样?嫌刑期还短吗?”
菲力斯制止了管教,耐心听那个罪犯说明原因。当他听那个罪犯说,他丢的那辆自行车由三种型号的机件拼接而成,车梁有焊痕、后圈有断迹时,他默默走下台来,从胸前摘下一枚奖章,别到希库莱的胸前。希库莱羞愧地说:“我不配,我不配。”
人们纷纷惊叹:这真是上帝的安排啊。失者得到最丰厚的馈赠;得者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得和失就像一对在岔路口分手的兄弟,走得越远,差别越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13:18:34
我刚从事写作时还年轻,收入很不稳定。我与一位心爱的姑娘订婚4年了,但一直不敢跟她结婚。生活充满艰辛与不测,我甚至不知来年能否养活自己。我也渴望到巴黎、罗马、维也纳和伦敦去追寻自己的写作梦想。
但是,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3000英里以外的地方工作,如果对生活与前途没有十分的把握,这样行事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对此,我犹豫不定。
那些日子,我常去住所附近一个静谧的公园,在那里独自思考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有一天,不经意间抬头看见树上的一只松鼠。它停在一根树枝上,似乎准备跃到对面的另一根树枝上。但两根树枝间的距离太大,它这么跳过去无异于自杀。出人意料的是,它双腿一蹦跳了出去,虽然没能够得上那根树枝,但还是安然无恙地落在了另外一根较低较近的树枝上。随后,它双腿又一蹦,跃上了它原来想去的那根树枝。坐在公园椅子上的一位老人向我介绍说:“很有趣。它们这样跳来跳去,我都看过几百次了。特别是树下有狗出现的时候,它们就跳得更勤。许多松鼠不能一次跳到较远的树枝,但它们不会因此受伤,”然后老人又意味深长地说:“我觉得,如果这些松鼠不想一辈子呆在一棵树上的话,那就得冒冒险,勇敢地跳出去。这是小松鼠的智慧。”
我忽然若有所悟。两周后,我跟女友结了婚,然后卖掉所有家当,坐船横渡大西洋——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不知自己能否安然降落在“另一根树枝”上。我开始加倍努力地写作,妻子也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熬过头一年的艰难时期之后,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宽裕,我的写作也变得得心应手。我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从那以后,每当生活中面临新的机遇、需要我有所取舍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些在树枝之间跳跃的松鼠,记起那位老人说过的话:“如果这些松鼠不想一辈子呆在一棵树上的话,那就得冒冒险,勇敢地跳出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3 13:18:57
乔·库尔曼,幼年丧父,18岁那年,他成为一名职业球手,后来手臂受伤,只得回到家中做了一名寿险推销员。29岁那年,他成为美国薪水最高的推销员之一。在25年的推销生涯中,他销售了40000份寿险,平均每日5份,这使他成为美国金牌推销员。
作为一名成功的推销员,既要吃苦耐劳,也要能说会道。库尔曼可谓两者兼备。凭借自己的勤勉和出众的口才,库尔曼把寿险推销给了一个又一个客户,与此同时,他也把成功“推销”给了自己。
一般而言,人们对陌生的推销员总是心存戒备,往往以没有时间为由将其打发走。如果你是一名推销员,如果你的客户中断了你们的对话,你可以用一句具有魔力的话来改变糟糕的局面。这句有魔力的话是:“您是怎么开始您的事业的?”库尔曼告诉我们:“这句话似乎有很大的魔力,看看那些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吧,只要你提出那个问题,他们总是能挤出时间来跟你聊。”
罗斯是一家工厂的老板,工作繁忙。很多推销员都在他面前无功而返,而库尔曼却成功地让这个大忙人接受了自己的推销。下面是两人的对话记录。
库尔曼:“您好。我叫乔·库尔曼,保险公司的推销员。”
罗斯:“又是一个推销员。你是今天第十个推销员,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时间听你说。别烦我了,我没时间。”
库尔曼:“请允许我做一个自我介绍,10分钟就够了。”
罗斯:“我根本没有时间。”
库尔曼低下头用了整整一分钟时间去看放在地板上的产品,然后,他问罗斯:“您生产这些产品?”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库尔曼又问:“您做这一行多长时间了?”罗斯答,“哦,22年了。”库尔曼问:“您是怎么开始干这一行的?”这句有魔力的话在罗斯身上发挥了效用。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来,从自己的早年不幸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一口气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罗斯热情邀请库尔曼参观自己的工厂。那一次见面,库尔曼没有卖出保险,但却和罗斯成了朋友。接下来的三年里,罗斯从库尔曼那里买走了4份保险。
俗话说:君子不开口,神仙也难下手。所以,作为推销员,最怕对方三缄其口。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像库尔曼那样,说出那句有魔力的话。
推销的秘诀还在于找到人们心底最强烈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客户内心这种往往深藏不露的强烈需要呢?有一个办法就是不断提问,你问得越多,客户答得越多;答得越多,暴露的情况就越多,这样,你就一步一步化被动为主动,成功地发现对方的需要,并满足它。
库尔曼有位朋友是费城一家再生物资公司的老板。他是从库尔曼手中买下今生第一份人寿保险的。一次,他对库尔曼说:“我突然想起来,我是怎么从你那里买下今生第一份人寿保险的。你对我说的那些话,别的推销员都说过。你的高明之处在于,你不跟我争辩,只是一个劲地问我‘why’。你不停地问,我就不停地解释,结果把自己给卖了。我解释越多,就越意识到我的不利,防线最终被你的提问冲垮。不是你在向我卖保险,而是我自己‘主动’在买。”朋友这番话提醒了库尔曼,原来,不断提问会如此重要;原来,一句“为什么”竟像一架探测仪,让你在一番寻寻觅觅之后,终于发现客户内心的需要。
有时候,即便客户自己,也不一定了解他内心的需要。那么,作为推销员,有必要通过不断提问来帮助对方发现这种需要,如果你能帮助对方发现自己内心的需要,那么,你的推销就变得易如反掌。
斯科特先生是一家食品店的老板。库尔曼通过一番提问,向他推销了自己所在保险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寿险:6672美元。下面是两人的对话记录。
库尔曼:“斯科特先生,您是否可以给我一点时间,为您讲一讲人寿保险?”斯科特:“我很忙,跟我谈寿险是浪费时间。你看,我已经63岁,早几年我就不再买保险了。儿女已经成人,能够好好照顾自己,只有妻子和一个女儿和我一起住,即便我有什么不测。她们也有钱过舒适的生活。”
换了别人,斯科特这番合情合理的话,足以让他心灰意冷,但库尔曼不死心,仍然向他发问:“斯科特先生,像您这样成功的人,在事业或家庭之外,肯定还有些别的兴趣,比如对医院、宗教、慈善事业的资助。您是否想过,您百年之后,它们就可能无法正常运转?”
见斯科特没说话,库尔曼意识到自己的提问,问到了点子上,于是趁热打铁,说下去:“斯科特先生,购买我们的寿险,不论你是否健在,您资助的事业都会维持下去。7年之后,假如还在世的话,您每月将收到5000美元的支票,直到您去世。如果您用不着,您可以用来完成您的慈善事业。”
听了这番话,斯科特的眼睛变得炯炯有神,他说:“不错,我资助了3名尼加拉瓜的传教士,这件事对我很重要。你刚才说如果我买了保险,那3名传教士在我死后仍能得到资助,那么,我总共要花多少钱?”库尔曼答:“6672美元。”最终,斯科特先生购买了这份寿险。
一般而言,人们买保险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有保障,而库尔曼通过不断追问,终于发现了连斯科特自己也没意识到的另一种强烈需要——慈善事业。当库尔曼帮助斯科特找到了这一深藏未露的需要之后,购买寿险来满足这一需要,对斯科特而言就成了主动而非被动的事。
还有一次,库尔曼向一家地毯厂的老板推销寿险。老板态度坚决地对他说:“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买。”库尔曼问:“能告诉我原因吗?”老板说:“我们赔钱了。资金短缺,财政赤字。而你的保险每年至少花我们8000到10000美元。所以,除非我们财政好转,我们绝不多花一分钱。”在谈话陷入山穷水尽之际,库尔曼追问:“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换句话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这么坚决?”老板笑了,他承认道:“确实有点别的原因。是这样的。我的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了,他们都在这个厂工作。我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给了保险公司,我得为他俩着想。对吧?”
当真正的原因浮出水面,问题将迎刃而解。库尔曼为他设计了方案,向他保证财产不会流失。当然,这个方案也使老板的两个儿子有了保障。既然儿子有了保障(老板最关心的),老板没有理由不购买库尔曼向他推销的寿险。
如果你能分清什么是表层原因什么是深层原因,当然好;如果你无法辨别,那么,你就像库尔曼那样问一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相信你不会空手而归。
库尔曼告诉我们:“只要你能让顾客不停地说话,就等于他在帮助你找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