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44:46
客栈时间:2014-03-19 作者:未详 点击:1220次 禅师来到国王的宫殿门前。
他进门时,没有士兵阻拦他。
“你想要什么?”国王坐在王位上悠闲地问道。
“我想在这家客栈里找个睡觉的地方。”禅师说。
“可这里不是客栈,这是我的宫殿。”国王说。
“我请问一下,在你之前谁拥有这个宫殿?”
“我的父亲,他去世了。”
“在他之前呢?”
“我的祖父,他也去世了。”
“这里不是一个人住一段时间然后就离开的地方吗?为什么你说它不是客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45:05
磨刀不误砍柴工时间:2014-03-17 作者:未详 点击:3217次 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
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这个工人卖力地干了起来。
一天时间,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一共砍倒了19棵大树。老板满意极了,夸他干得不错。
工人听了很兴奋,决定工作要更加卖力,以感谢老板对他的赏识。
第二天,工人拼命工作,他的腿站久了又酸又疼,胳膊更是累得抬不起来了,可是这样拼命,却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他觉得自己比第一天还要累,用的力还要大,可第二天却只砍倒了16棵树。
工人想也许我还不够卖力,如果我的成绩一直下降,老板一定会以为我在偷懒,所以我要更加卖力才行。第三天,工人投入了双倍的热情去工作,直到把自己累得再也动不了为止。可是,让他失望的是,他只砍倒了12棵树。
工人是个很诚实的人,他觉得太惭愧了,拿着老板给的高薪,工作却越来越差劲。
他主动去向老板道歉,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检讨说,我真是太没用了,越卖力干得越少。
老板问他:“你多久磨一次斧子?”工人一听愣住了,他说:“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砍树上了,哪里有时间去磨斧子啊?”
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做事态度。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花上大量的时间,事情自然就会解决。
实践告诉我们:不是不做事,也不是只做事,而是要注意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45:24
透过橘子领悟人生哲理时间:2014-03-15 作者:未详 点击:3543次 透过橘子领悟人生哲理:
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母亲说。
“妈妈,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这也就是在告诉你,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母亲接着问,“孩子,橘子的果肉长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还有另一层用意呢,你知道吗?”“还有什么用意呢?”孩子问。
“孩子,那就是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个橘子,那就要懂得把橘子分成很多份一小瓣一小瓣,然后分给别人与你一起共享。”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49:13
拾捡与抓挠时间:2014-03-14 作者:未详 点击:1044次 一位禅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它是以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肯定价值不菲。“那好,拿走它吧。”禅师说。徒弟不等吩咐第二遍,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你不想放开它吧?”禅师接着问道,“没有别的你喜欢的了吗?”徒弟承认,桌上那个胀鼓鼓的钱袋,也不惹他讨厌。
“没关系,你也拿去吧。”禅师说道。于是小徒弟又用左手欣喜地夺过钱袋。“现在呢,”他有点儿紧张地问禅师。“现在你挠挠自己看。”
他当然做不到了,除非他能放下自己紧抱的东西!我们紧紧抓住的东西,也用它的方式把我们抓住了,如何行事不过头,才是更需注意的问题。
在电影《公民凯恩》里,凯恩是个百万富翁,在他豪华的宫殿里,他无所顾忌地汇集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藏品。他很富有,什么都不缺,生活在他周围的人,都被他出于自己的目的,用作了达成他的野心的简单工具。但在他生命的尽头,当他孤独地漫步在别墅空荡的大厅里,四壁镶嵌的镜子把他的形单影只扩大了一千倍——只有虚无的镜像陪伴着他。他临终前喃喃地吐出了一个词:“玫瑰花蕾!”
一位记者试图破解这最后一声呻吟的秘密,却没有成功。其实,“玫瑰花蕾”是凯恩小时候玩的雪橇上写的一个名字,那是一个他周围仍然充满关爱的时代:大家都喜欢他。他也回报给大家同样的笑脸。从别人身上聚敛起来的财富和权力,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比童年记忆更为美好的东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凯恩满仓库的宝贝,也不及这件卑微的旧雪橇。这个雪橇让他想起,在他全力投入倒买倒卖之前还曾爱过与被爱过,这远胜于拥有或操纵的快感。
这里我们不是反对赚钱,或是反对收集漂亮东西,但我们手中所拥有的物品,同时也在占有着我们。因为双手和灵魂都占满了财物而不得空闲,当凯恩突然感到奇痒难耐时,竟不知用什么来抓挠。
生活远比我们预想的复杂,因为双手不仅要用来拾捡,还要用来抓挠和抚摸。
我们除了相信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还要“给自己一份好生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49:27
让时间为我们沉淀时间:2014-03-14 作者:未详 点击:2843次 一滴水滴了几千年会出现什么?
会变成石头,你相信吗?
这是真的,一种叫钟乳石的石头就是这么形成的。
多数的石头经过风化、雨蚀会缩小,而钟乳石却能从水滴的身体里吸收营养慢慢长大。
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经历千年,水滴将这些碳酸钙溶解、聚集并沉淀在一起就形成了钟乳石。我们为水滴的这种坚持而感动,也为时间的这种力量而折服。
前些日子,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诉苦说——他在他那行业里干了多年却一直没有起色。
我便给他看了我收藏的一块钟乳石,并告诉他这石头的成因,他十分惊讶地说:“这石头竟然长了上万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抱怨,我想他是真的悟到了。
这个被我们叫作时间的东西能让我们淡忘许多记忆,它也能沉淀出更多的奇迹。
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必抱怨,就让时间为我们沉淀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49:41
搬走,才最完美时间:2014-03-12 作者:未详 点击:2072次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禅园。禅园建成后,建筑师把天皇请来御览。天皇在禅园里边走边赞叹:“这里真美,真是日本最漂亮的庭园。”说着,天皇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美的石头。”站在一旁的建筑师听后,马上吩咐人搬走这块最美的石头。天皇诧异地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陛下,如果庭园里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周围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就完美无瑕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49:55
跑步的哲学时间:2014-03-12 作者:未详 点击:1643次 “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惟有向前奔跑。”
我这样告诫自己,几乎一心一意地想着这几句话,坚持了下来。倘若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许就会在途中因为苦痛而崩溃。“自己”这一存在的确在这里,与之相伴,“自我”这一意识也在。然而我努力将它们看做“便宜的形式”。这是一种奇妙的思考方式、一种奇妙的感觉,因为这是拥有意识的人试图去否定意识。我不得不将自己驱赶进无机的场所里去,即便只是一小步。我本能地悟出,惟有如此,才是存活下去的惟一出路。
就这样,我坚持又坚持,总算跑了下来。当我跑到75公里处,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倏地脱落了。除了“脱落”一词,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好的表达。简直就像穿透了石壁一般,身体一下子钻了过去,来到了另一面。究竟是几时穿过去的,我回想不出具体的时间。回过神来,我已经移到了对面,便稀里糊涂地接纳了这一现实:“啊哈,这就算钻过来了。”对其理论、经过、情理都莫名其妙,只知道自己“钻过来了”。
此后什么都不必考虑了。说得更准确一点,不必努力去“什么都不考虑”了,只需随波逐流即可。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便有某种力量推动我前行。
这样“脱落”之后,我超越了许多人。在通过75公里的关卡(如果不能在8小时45分之内通过这里,就丧失资格)前后,许多人与我相反,速度猛地下降,或是放弃跑步改为步行了。从这里至终点,我大约超越了百多号人。而被别人从背后赶超上来,仅有一两次。我逐一计算超越的跑者人数,乃是因为无所事事。自己处于这深刻的疲劳中,将这疲劳全盘容纳,还能扎扎实实地继续奔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高的愿望了。
我陷入了类似自动驾驶的状态。这么继续跑下去,只怕过了100公里我还能跑。听上去颇有些怪异:跑到最后时,不仅是肉体的苦痛,甚至连自己到底是谁、此刻在干什么之类,都已从脑海中消失殆尽。这理当是十分可笑的心情,可是我连这份可笑都无法感受到了。在这里,跑步几乎达到了形而上学的领域。仿佛先有了行为,然后附带性地才有了我的存在。我跑,故我在。
跑全程马拉松时,到了最后关头,脑子里充溢的全是一个念头:赶快跑过终点,赶快结束!此外什么都无法考虑。此时此刻,我却不曾想过这一点。我觉得,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同活着一样,并非因为有了结束,过程才具有意义。而是为了便宜地凸显过程这玩意儿的意义,抑或转弯抹角地比喻其局限性才在某一个地点姑且设置一个结束。相当地哲学。不过当时我一点也没觉得这很哲学。这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身体感受到的,不妨说是整体性地感受到的。跑进了最后的漫长的半岛状原生花园跑道,这种心情变得尤其强烈。跑法近似进入冥想状态。身处其中,我拥抱着异常静谧的幸福感。
我是我,又不是我。这是一种异常沉稳而寂静的心情。意识之类并非多么重要的东西。固然,我是一个小说家,在工作上,意识这东西自是十分重要。没有它,主体性的故事便无缘诞生。尽管如此,我还是禁不住感到:意识之类并非大不了的玩意儿。
尽管如此,当我跑过常吕町的终点线时,还是从心底感到了高兴。冲过长跑比赛的终点线时,每一次我都高兴,这一次还是觉得心头涌过一阵热浪。右手紧握成拳,举向空中。时刻是下午4时42分。起跑后已过去了11小时42分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50:10
生命无高下时间:2014-03-10 作者:未详 点击:1487次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为住在城市的东区而苦恼。
他举止文雅,行为中正,而东区的人们粗俗随意;他生活有规律,从不过分,但东区的人们却喜欢肆意狂放;他品质高洁,从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检点,东区的人们则似乎不太注重这些,市侩气功利心重。
于是他向一位智者求助,究竟是搬迁别处,还是做其他打算。
智者听完他的叙述,静静地过了一会儿,一句话也不说,便带着他去了一个山谷。那个山谷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更有成千上万只乌鸦在这里盘旋、静立、打闹、栖息,整个山谷异常和谐。可是,黄昏的时候,来了一只苍鹰,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苍鹰仗着自己身强体壮,飞翔能力强,气焰嚣张地一会儿挤占这群乌鸦的地盘,一会儿啄咬那一群乌鸦。和谐热闹的乌鸦群变得混乱惊慌起来。它们四处逃窜,惊慌失措。骚扰了一阵后,苍鹰似乎很不屑与乌鸦们为伍,又趾高气扬地飞走了。
看着眼前这一切,智者缓缓开口说:“苍鹰以为自己和乌鸦相处是受了委屈,殊不知乌鸦并不乐意与苍鹰在一起。对于生命而言,其实没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别。所以,你不应该嫌弃东区,而应持有感谢之心,感谢他们对你这个不同类人的容纳。你自以为居住东区是一种耻辱,而对东区的人们来说,你的生活方式和所谓的道德优越其实是一种‘骚扰’,与苍鹰对乌鸦群的行为无异啊。”
有德之士很惭愧。
他以为自己卓尔不群,没想到实际上只是需要别人接纳才能生存的可怜虫。
自己嫌恶想要离之而去的人们,恰恰是自己最珍贵的财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50:26
人生真相时间:2014-03-09 作者:未详 点击:1566次 我常常觉得,我们之所以幸福快乐,都是因为不知道真相,瞎乐。邻居的死亡给我们带来惊吓,但也同时提醒我们珍惜自己。我们总是哄骗自己,往前走,就会有面容可亲的未来。
对自我未来的虚拟,并用美好的愿望迫使自己相信,是我们活下去最为兴奋的理由。
模糊地活着,是一种哲学状态,相当于半醉半醒,雾里看花。但总有一些人执着地去寻找真相。把锁上的日记本打开,把丢失的一段记忆捡回来,一片一片贴到心灵上。
真相是一个过去时态的词语,差不多,它相当于一个孩子出生的模样,有些丑陋。至于这个孩子以后飞黄腾达了,那么,最初的模样也就不存在了,因为,他最初的模样会被一系列比喻句涂上脂粉,成为放射耀眼光芒的珠宝。真相多是平常的,甚至是平庸的现实,是极不容易被发掘的矿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7-14 11:50:38
旅行者与骆驼时间:2014-03-05 作者:未详 点击:2631次 有个旅行者长途跋涉来到了沙漠,当地人告诉他,要过沙漠得买一头骆驼,不然很难走出沙漠。
旅者看看了骆驼这个蠢笨的家伙,狡黠地一笑,腹议:“哼!别想骗我的钱财,全国各地我几乎走遍,什么样的危险我没见过,区区一个沙漠能难倒我吗?”说完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沙漠。
刚走进去的时候,他没觉得什么,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失去了方向,放眼望去全是一望无际的沙子,他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就连那是退路他都找不到,这时水和食物就要吃光了,他被阳光晒的头昏脑胀,最后昏倒在地上。恰好一个商队从沙漠中经过,救起了他,把他扔在一头骆驼上,扛到了一座城市。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人救起了,十分感谢救他的商人,而商人却说:“你不必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驼你出沙漠的骆驼吧!”旅行者这才为自己之前的愚蠢,感到惭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