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你愿意在人均工资4000的单位拿5000,还是愿意在人均工资6000的单位拿5500.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前者,这不仅仅是一种攀比心理的作祟,这是人的一种自我满足的需要,被需要,被重视的程度,很多时候会超过薪水本身的概念!
薪资的不满意来源于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前程无忧网发布的《2014年薪酬白皮书》中显示,68%的受访者对薪资不满意,其中19%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而表示对薪资非常满意的仅有1%。而且对薪资“非常不满意”的人群中构成中比例最高的是国企,占到20%;紧接着的是外企,占19%。(《北京晨报》1月11日)对薪资的不满意,主要原因基于还是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相符。作为劳动者,其价值的体现在于价格的表现形式。劳动者自身的价值体现,当然是价格。什么样的价格才能体现劳动者的价值,自然是劳动者所产生的价值。一旦这种价值与价格相差太大,就会作出相应的评价。薪资作为价格的符号,即是劳动者对薪资的不满意。
薪资的设计,当然与所在的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强度等因素来综合设计的。企业间互相参考也是必要的。因此,设计出来的薪资相对来说,没有多大的差别。即使是国企与私企之间的薪资差距,如果差距很大,也是不同的劳动者所具备的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成果作依据的。国企不满意程度高于私企,也是正常的。国企和私企的经营机制不同,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区别,但不代表对薪资的不满意在于彼此之间的攀比。
对于薪资的不满意,除了主要原因是自己付出与回报不符的原因,还有整体社会物价水平与分配机制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物价不断上涨,尤其是房价,工资怎么涨都不及,导致劳动者对薪资的期望值过高。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整个经济面,拿薪资的劳动者的薪资水平能快速增长是不现实的。对自己的薪资总是不满意,当然是正常的。其实,这与攀比也没有关系。大多数人还是知足常乐的。
要使劳动者获得满意的薪资,企业一方面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根据物价上涨水平等,设计合理薪酬,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让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证,让他们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与企业共同成长。另一方面,劳动者自身要不断强化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发展长足提升,为自己争取获得更高薪资的机会。当一个人自己付出与回报,在良好互动中,消减薪资不满意的情绪,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更好。 要想成功,选对攀比的方向
人进入职场,都要赚钱养家糊口,如果每天只盯着薪资,每天算计薪资和付出的比例,只会给自己注入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最终被企业淘汰。
赚钱是必要的,在与老板讨价还价薪资之前,先要培养让老板加薪的能力。只有学会让自己值钱才能赚钱,态度决定了人生的价值,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对工作的态度正确了,自己的职业高度也就形成了。
当然,工作也需要比拼,如果没有比较,不会知道自己做的好不好,够不够,还能不能做的更好,只有比较了,才能得到答案,在比较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强者更有强中手,即使领导不欣赏你的努力,没有看到你的努力,也没有关系,只有让自己值钱了,领导看不到是他的损失,努力了,就会有收获,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不计较得失,培养自己的职业高度。(张羽) 攀比心理尽管会影响职工对薪资的满意度,但只是次因、外因,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才是影响职工薪资满意度的主因、根本原因。 好话题! 必须支持鲁老师! 引用第15楼煤缘于2015-01-30 15:16发表的:
攀比心理尽管会影响职工对薪资的满意度,但只是次因、外因,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才是影响职工薪资满意度的主因、根本原因。
p_w_picpath/back.gif
哥们要重新发新贴哈 【反方】我认为员工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影响了对薪资的满意度。在一线工作的普通员工确实不易,他们大都在工厂、矿山等一些繁重的岗位上,他们常年坚守在那里,最重、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儿都是工人兄弟姐妹们干的,但他们拿到的报酬却是最低的。他们也是人,难道他们就不希望过上有温暖有尊严的人的生活吗?是的,攀比心理的确也是一部分人的想法,但是,对薪资不满的真正原因还是员工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物价一天天在上涨,房价一路飙升,硬邦邦的物价指数就在那儿,员工普遍觉得工资不够花,企业应该舍生处地的为员工想想,现在的员工待遇和分配机制有没有不公平的地方,干部和员工的收入差距是如何造成的。万物生长靠太阳,晒过的工资更阳光。只有晒过了,员工的心情才会更明朗,员工的生活会更芬芳!(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