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9-13 06:20:44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9-14 13:12:18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9-24 13:51:00

 9月13日,中工网记者走进中欧(郑州)班列始发站——郑州铁路局圃田车站。7天前的16时40分,第5000列中欧班列就是从这里鸣笛出发,满载着650吨货物开往德国汉堡。
  “累咱也愿意!能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我骄傲!”说这话的是李秀明,她是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多式联运场站的一名接货员。最初,这里只有她一个人,现在6个人两班倒,还很紧张。“现在天天都是高峰期,每人每天最少要接20票以上,货物是否正确、包装是否完好等等,每个细微的环节都马虎不得。”李秀明说。
  出了国门就代表国家形象
  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汉堡)从中国郑州发往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成为国内最早实现双向对开的班列。如今,从每月一趟到每天一趟,时速从8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运行时间从最初的18天压缩到13天……经过4年疾驰,中欧班列(郑州)唤醒了沿途沉睡的资源,带动了经济要素的广泛流动,成为一条不容小觑的国际大通道。
  鲜为人知的是,每一列中欧班列(郑州)在驶出之前需要经过繁复的过程。首先,郑州北站与郑州北车辆段密切配合,认真挑选合格车辆。集结后,将车组转运到圃田车站,迅速组织调车作业和装车,环环相扣,确保班列正点开出。
  这其中,离不开铁路系统各个工种间的密切配合,而被铁路人称为中欧班列“编程师”的调车作业员是班列驶离国门前整个作业环节中最为危险的工种,也是保障列车运营安全的重要一环。
  “中欧班列比普通货运列车速度快、路程远,对车体的要求也更高。每次编组中欧班列,我们都要再三检查确认,确保万里之行万无一失”。在圃田车站调车组内,调车指导芦纯建说。
  “我干了30多年,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问题,但还是不敢大意,这车出了国门可代表着咱国家形象!”13时02分,调车员王再友开始猫着腰挨个检查车体。他今年51岁,拥有一双全班组的人都服气的“火眼金睛”。
  “钩销是否落下?风管和折角塞是否关闭?”王再友需要挨个检查45节车体,有问题或者不符合要求的需要重新拆分连接。
  “一关前二关后,三摘管四制动,五拧手闸再挂钩。”王再友嘴上说着,身体却一刻也不停。只见他戴上双层手套,关掉前后阀门之后猛一用力,摘掉了连接在两个车体间的风管,接着关掉制动闸盘,拧紧手闸后去掉了挂在闸盘上的安全挂钩。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王再友一秒钟也不敢分心。“风管在行进过程中气压约500帕,摘掉时既要有力量还要有技巧,否则非常容易受伤。”
  “粘”在车体上作业
  车厢拆分连接后,王再友扒上了车体侧面不足一米高的车梯,充当调车时列车行进中的向导。
  随着调车长一声令下,车开始缓缓移动,以20至40公里的平均时速开始行进。此时的王再友一手紧紧握着梯子,另一只手抓着集装箱的边缘,身子呈弓状,半悬空跟车前进,像极了“粘”在车体上的“蜘蛛侠”。
  为了保证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解决问题,王再友紧紧盯住前方,观察路况、确认道岔变换信号,并通过对讲机向司机传达启动、停车、连接等信息,确保调车行进时运行安全、方向无误。而这个相当消耗体力的过程,短则5分钟,长则半小时。
  “这项工作比较危险,人扒着车体,头顶是几万伏的‘电老虎’,脚下的铁轨是‘地老虎’。”29岁的调车长赵昀说,刚开始学调车时,难免有些担心。
  “虽然危险,但调车引导工作目前只能由人工来保证。”赵昀解释说,因为调车具有随机性,如果想实现信息化向导,就意味着必须给每节车身前后都装上摄影头,成本可想而知。
  除了危险,这也是个吃苦的活。一年四季,无论天气多么恶劣,调车工作从不停歇。
  “夏天干活,最怕的是中午那会儿。车动的时候,扒在炙热的车梯上,热浪扑面而来,半个小时的扒乘作业感觉能出一瓶子的汗。”调车长杜培说,因班列发车时间不同,调车作业员需要12小时一轮班,24小时待命。如果早上发车,调车工作就要从半夜开始。寒冬里,霜雪湿滑刺骨,调车员几乎抓不稳车体,需要带上两双手套才能坚持……
  一双鞋只能穿一两个月
  13时48分,嘹亮的汽笛刺破燥热的空气,一列橘色的中欧班列(郑州)缓缓开启征程。
  圃田车站现有4个调车班组,其中,35岁以下青工占比超过80%,新进年轻人往往不太愿意干这个“飞檐走壁”的工种。而在正式上岗前,新人需要接受半年到一年的培训,并通过严格的考试。
  8条到发线,17条货物作业线,仓库雨棚近5万平方米——据介绍,每个调车员日均有200多钩的作业量,全部干下来至少相当于25000步的路程。由于调车员们多半行走在股道间的石砟路上,为了避免滑倒和硌脚,解放鞋是他们的标配,但一双鞋往往也只能穿一两个月便被磨破。
  “干这活没啥特别的技巧,但是需要踏踏实实。要知道,火车少了哪个环节,都是开不起来的!”调车员崔建伟感叹道。他算过,自己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几百公里外,但在圃田车站当了十几年调车员,扒在各类货运列车上经过的路程,竟有十几万公里。
  正是这群“蜘蛛侠”的努力,保障了中欧班列(郑州)每天的顺利开行。
  4年来,中欧班列(郑州)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经贸交流使者”:从500公里集货范围到1500公里集货区域,中欧班列(郑州)境内合作伙伴达1700余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余家,网络遍布24个国家121个城市。
  “中欧班列(郑州)已经成为河南省、郑州市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随着中欧班列(郑州)密集开行,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米’字型高铁建设,郑州加快建设成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贸易枢纽。”郑州铁路局党总支书记陈国辉说。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发于中国腹地经新疆西延的丝绸之路由此打通。如今,满载希望的“钢铁长龙”驰骋在亚欧大陆桥上,在横贯万里的丝路上穿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9-24 13:57:22

 9月22日,摩拜单车发布全新一代车型。据悉,从初代经典款摩拜单车,到第二代轻巧的Lite版单车,再到今年4月发布的第三代“风轻扬”单车,摩拜单车经历了三次全面升级。而此次发布的全新一代摩拜单车采用全新外观和创新技术,整车外形线条简约流畅,与摩拜单车APP的logo高度相似,并呈现出诸多亮点。
  据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新一代摩拜单车重新设计了每一个车身零件,在确保安全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重量,车身强度超欧盟标准50%,而整车仅重15.5kg,成为市场上最轻的主流共享单车。同时,全新一代摩拜单车换装了全新低阻力实心车胎,骑行路面阻力降低27%。
  全新一代摩拜单车使用了全新研发的内嵌式链条传动系统,在让骑行体验更加轻快的同时,通过巧妙设计来保证不掉链子、不夹裤脚,大幅提升可靠性、耐用性和易维护性。新车重新设计了经典的摩拜五幅轮毂,采用新一代镁铝合金材质工艺,重量更轻、强度更高、韧性更强。
  同时,全新一代摩拜单车将推出自动变速车型:当用户的骑行速度较快、踏频较高时,变速版车型的花鼓会自动切换至更大齿比的二挡,从而让踏频适合更快速骑行。
  全新一代摩拜单车还呈现出诸多其它亮点。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说:“全新一代车型的推出,标志着摩拜单车的工业设计水平达到了新高度,从人体工学设计到新型复合材料,从自动变速科技到专业级系统调校,全新一代摩拜单车通过超过200项创新。”
  此外,摩拜单车还发布了代号为“Hawk”(鹰)的新一代智能锁,开锁成功率进一步提升。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9-26 16:35:48

回 23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0-7 06:21:55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10-7 18:41:06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0-8 07:06:56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7-10-14 08:51:10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10-15 16:09:0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快评】恢复高考40年,你对高考有怎样的记忆和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