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擂台赛”996期文字稿:“非安全状态”可以说“不”  
郑言
“非安全状态”可以说“不”   
    职工拒绝施工作业,这在过去是大家想不敢想的问题,可是在中石化胜利油田下属企业注聚一队,这是赋予职工的一项权利。今年6月份以来,该队围绕“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的安全理念,从工人的健康安全角度出发,明确规定职工在“非安全状态”下可拒绝施工作业,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同时明确提出:凡干部违章指挥、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职工可以说“不”,有权停止生产。
    高温可拒绝进入作业现场
    进入6月份以来,天气变得炎热。该队启动了“职工健康工程”,特意制定了《夏季职工人性化管理制度》,对高温下职工操作管理制定了很多人性化的规定。
注聚泵房由于面积大,设备多,电机运行中发热,过去为了保养设备,避免灰尘对设备造成污染,之前很少打开窗户通风。可是考虑到现在的气候问题,该队规定每天打开窗户进行通风,不过这样做显然增加了保养设备的难度,影响泵房卫生,但是考虑到职工的工作环境,还是以工人的健康为重,允许每天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提高工人的舒适度。只要泵房温度超过32℃,除了特别紧急的任务如设备停运、工程施工、资料录取等,职工可以不去泵房,特别是11:00-15:00,职工可以避开这个高温时间段。
    这项制度实施以后,职工可以选择在比较舒适的时间去工作,有的职工则自觉延后半小时下班,完成正常工作时间内没有完成的工作,这样做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职工因为情绪、身体不适、中暑而酿成事故,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设备二级保养通常需要一个多小时,以前我们在不透风的泵房里干活,工衣里都能拧出水来,好几次差点中暑、虚脱。现在好了,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凉快时干活,干活的质量和效率也比以前高了”职工王林明说。
    甲醛浓度超标可推迟作业
该队的一线职工要经常同注聚泵、有毒化学药剂等接触,噪音和粉尘侵害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注聚过程中,聚合物配制站每天需要投加聚合物干粉和定期添加甲醛杀菌剂,聚合物干粉易挥发出氨味并扬起粉尘,而甲醛易挥发出很强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为了赶生产任务,职工在甲醛浓度超标情况下还继续工作,一定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伤害。如果是在甲醛浓度超标情况下,职工可以拒绝施工,待浓度降到安全状态后在施工。正常情况下,甲醛采用间歇投加方式,为此,注聚站可以灵活掌握投加时间,一般选择夜间人员少投加,从而减少对员工的影响。
    7月8日这天,按照计划,7#注聚站上午应进行一项常规设备保养。但当时注聚泵房内甲醛浓度略微超标,这在过去,职工们会仍然接着工作,可是现在,职工们就对此提出了意见,于是按队内新规定将保养工作推迟了一天进行。
    对此,张增杰队长解释道:虽说是常规保养,但耗时至少在一小时以上,虽然甲醛浓度只是略微超标,但新制定的人性化管理制度规定,达不到健康工作条件,职工有权推迟常规设备保养工作,名正言顺地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根据职工身体状况调整岗位
该队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健全的一线职工健康档案,实现了职工身体健康动态管理,时时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
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很多岗位的职工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不适合在一个岗位工作太久。可是有的职工由于怕提出换岗领导不同意,就顾不上现岗位对身体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个情况,队上做出规定,如果职工对安排的岗位有异议,确认会对职工的身体有不良影响,调查清楚后可以重新做出调整。
7月10,该队已经做了第一批调整,让6名孕妇、身体素质比较弱、有职业病和年龄偏大的职工离开一线岗位或调整了岗位,确保了每个职工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职工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工作氛围。
7月13日下午,职工王晓娜在录取资时有轻微的中暑现象,被同伴发现后,立即劝其离开岗位回家休息,防止因健康原因带来的误操作和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非安全状态下可以说“不”
    在非安全状态下敢于说“不”和善于说“不”,授予职工安全生产否决权,是该队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中的一个亮点,员工与领导的沟通也更加和谐,安全氛围越来越浓厚。
该队一方面制定了《有危害化学品安全信息卡》,使职工都能对其接触的有毒害化学品的性能、危害和安全使用知识耳熟能详,防范其对人体伤害。另一方面对注聚泵房进行了改造,给2座聚合物母液配制站加装了隔断门,将注聚泵房与有聚合物干粉粉尘和有甲醛气体的聚合物分散溶解操作间分隔开,以防止有害气体进入职工工作的泵房操作间。
    为了强化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该队规定各班组职工在上班前集体朗读这些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
    以上这些关心职工健康权益的做法受到了职工的交口称赞,使人性化管理体现在细节中,让职工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了安全健康感,为职工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工作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