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大器晚成

姜堰为农民工定制春节择业大餐

发表于 2008-2-18 00:54:1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5:23:38 | 查看全部

但愿真正流行“为什么呢”

但愿真正流行“为什么呢”


    今年春晚节目中,郭达、蔡明的小品《梦幻家园》里有一句“为什么呢”的台词反复出现并引起全场笑声,有媒体记者据此大胆预测:“‘为什么呢’将成为今年流行语。”
    好一个“为什么呢”!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人要有三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书本得来的一个头脑,再加一个会思考、会推理的头脑。”我们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当常有一种“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求索精神,凡是遇事爱多问几个“为什么呢”,善于在追问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然而生活中,普遍缺乏“为什么呢”的疑问。做过几天教师,还记忆犹新:学生一入学,就学“答”,而不学“问”——且是统一试题标准“答”案之“答”。长此以往,磨掉了学生的创造性。当他们走上社会就业后,难免出现“问”不起来的尴尬。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样是卖稀饭的两个摊主,他们同样准备了鸡蛋,当然价格也是同样的。一个摊主问顾客:“先生,要不要在稀饭里打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不要”,一半人说“打一个吧”。而另一个摊主问顾客:“先生,稀饭里要打几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打一个”,另一半人中,有一半说“不要”,有一半则说“打两个吧”。这样,两个摊主的营业额就有了很大的差距,无疑是“问”的差距。前一位摊主立足于“未知”,所以征求您意见,要不要鸡蛋。后一位摊主也是征求意见,但是他立足于“已知”,已知您肯定要鸡蛋的(其实这是给您一个暗示),只要问您要几个。这样,两种立足点不同的“问”,当然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学问学问,首先要学会“问”。我们中国历来有切磋学问的好传统,学而问,才能长而进。连孔子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发问,都向旁人请教。学问无处不在,以至于三人行,必有吾师也。可如今,这个好传统正在逐渐丢失。也正是应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老话,远道而来的著名美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对此却看得清。他一针见血地问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做‘学问’,你们为什么老是做‘学答’?”由此看来,教改要从让学生学“问”开始。当然,身为人师和人之父母的应做好学“问”的榜样。
    譬如最常见的检查作业,“你又没有做作业吧?”这是家长、老师要体现出自己对“屡教不改”者有“先见之明”的“下马威”。问话是立足于“没做作业”,一个“又”字说明“没做作业”早在预料之中。如果孩子果真没做作业,听你这样一问,也许就破罐子破摔。如果孩子恰恰一反常态已经做好作业,这一问,岂不如一盆冷水,将他刚有一点上进的火花浇熄,将他正等待着表扬的一点热情泼灭吗?再如家长布置孩子在家中煮饭,中午回家,你是问“饭是没煮吧?”还是问“饭煮好了吗?”效果就是大不一样。其实,这样的感受大多有过。
    不妨可以说,多问几个“为什么呢”是解决问题的钥匙。经验表明,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呢”,会开启人们的思路,引导人们作出准确判断和科学的选择。原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对明天的认识的唯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世界著名的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就曾经使用过提问创造性思维法来找出问题的最终原因,从而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有一天,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台生产配件的机器在生产期间突然停了。管理者就立即把大家召集起来,通过连续提出诸如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保险丝为什么会断等六个“为什么”,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说明,在解决问题时,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呢”,做到追根问底,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尽可能消除可能的隐患,获取最大的效率。事实上,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苹果熟了,会自然地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空中,面对这个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牛顿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进行了艰苦的“为什么呢”探索,并从中得出了万有引律定理,从而使世界进入了科学时代。
    多问几个“为什么呢”也是提升服务水平的秘诀。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讲过这样一件事。当初他站柜台时,见到顾客除了微笑就是问:“同志,请问您买点什么?”有的顾客反问他:“不买东西就不准瞧瞧吗?”不料,有的顾客又和他开玩笑说:“我什么都要,你能给吗?”经过一个个“问什么呢”的反复琢磨,他终于找到了一句适当的问话:“同志,您想看看什么?”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句问话让张秉贵的服务得到“上帝”的赞叹。
    再推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破解矛盾和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始于首先发现问题,如果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而提出问题则需要“为什么呢”先行。
    好一个“为什么呢”!但愿“为什么呢”能够真正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流行起来,而不是仅仅说笑而已。(顾盛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6 09:14:59 | 查看全部
顾盛杉老师的两篇大作看了,不应该发到创新建议板块,应发到其他的板块。如8小时以外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5:37:32 | 查看全部

“消费者投诉不出门店十佳示范单位”受牌

“消费者投诉不出门店十佳示范单位”受牌

      3月7日,江苏省姜堰市消费者协会授予人民商场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为“消费者投诉不出门店十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鼓励企业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去年8月以来,姜堰市消费者协会在全市经营规模较大、管理较为规范的经营服务单位中开展了创建“消费者投诉不出门店”试点活动。全市有55家经营服务单位报名参加。

    参加创建活动的单位将这一活动作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创建过程中,各单位严格按照市消费者协会制订的《“投诉不出门店”活动考核细则》,结合本单位实际,逐一抓好落实,认真接待好、处理好消费者对本企业的每一件消费投诉,较好地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顾盛杉  江涛 丁志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15:40:13 | 查看全部

姜堰移动公司做好“金牌服务 满意100”

姜堰移动公司做好“金牌服务 满意100”
     3月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姜堰分公司邀请该市消协领导、相关行业行风监督员参加“走进中国移动”体验活动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对公司服务于消费者的反映,为切实做好2008年“金牌服务 满意100”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姜堰分公司的“金牌服务 满意100”活动以“责任、诚信、便捷”为核心,推出“五心”服务举措。“五心”是“奥运服务全程创新,为盛世添欢心;携手治理垃圾信息,让消费更舒心;量身优选资费套餐,让选择更省心;强化增值业务监督,让使用更放心;广开便捷电子渠道,让服务更随心”。(顾盛杉  徐宁  丁志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8:22:04 | 查看全部
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1:55:13 | 查看全部

淤溪农民进城创业有“光彩”

淤溪农民进城创业有“光彩”

   日前,江苏省姜堰市淤溪镇周庄村青年周爱兵在镇江创办的“诸葛烤鱼”连锁店被当地工商、消费者协会评为“光彩之星”和“信得过的个体工商户”。

    近年来,淤溪镇积极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办厂做买卖,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帮助。该镇先后5次从农村基层挑选了一批有文化、年纪轻、经商意识强的农民到镇党校参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劳动合同等业务、法律法规培训班。镇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积极为进城创业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主动与城镇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帮助进城农民办理营业执照,协调经营场地,招聘合同制工人以及生活住房、孩子入学等。镇金融部门对进城经商、办厂创业的农民优先贷款,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进城创业的积极性,全镇现在己有1050多人在城里经营饮食、服装、蔬菜买卖等第三产业。

     周庄村青年周爱兵凭借一手的烹饪技术,起初在镇江创办了3家“诸葛烤鱼”连锁店,经过几年的打拼,镇江“诸葛烤鱼”己是人吃人爱,生意红红火火。如今,周爱兵还在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设立连锁店40多家,“诸葛烤鱼”迅速“烤”红长三角,从业人员扩大到1500多名,其中,周爱兵从家乡姜堰淤溪镇带出去的务工农民就达2 00多人。他的创业故事还搬上央视教育频道。 (顾盛杉 杨宝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43:51 | 查看全部

姜堰茶文化源远流长

姜堰茶文化源远流长

     4月7日,中国姜堰第二届茶文化节盛大开幕,旨在彰显三水精神和三水文化,赋予茶文化时代特色的新内涵。青年书法家们现场泼墨挥毫浓情祝贺。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常州市书协主席阙长山对回到家乡展阅作品感受很深:“以茶文化和书法文化的结合、茶道和书道的结合,打造了一个好的文化品牌,在茶文化中灌输书法文化,打造了一个新的品牌。在品茗时欣赏书法美,这是一个最好的享受。我觉得这样的事情要多提倡、多弘扬。”
    姜堰地处江苏中部,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挟江襟淮,东临沧海,众水来汇,奔涌旋流,又称三水、罗塘。北宋年间,盐商姜仁惠、姜谔父子率众聚资,筑堰抗洪,家园久治,功业永存,姜堰由此得名。
    姜堰老百姓对茶叶的喜好由来已久,民国泰州乡土教材中载有“姜堰的茶叶,黄桥的香烟,泰州的麻油干拌面”。另有史料记载,该市茶业经营者多为来自安徽徽州等地茶叶产区的茶商,至清代规模较大的有25家。其中,安徽绩溪胡氏开设的胡源泰茶庄经营有方,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该市建在享誉大江南北的原“胡源泰”茶庄旧址上的“徽茗旧馆”至今还收藏着胡氏茶庄的相关文物。
    目前,该市共有茶商近140家,他们大都还是来自于安徽。广大茶商不断弘扬美心修德、陶冶情操的茶道精神,做茶文化的传播者,进一步提升茶的文化品位。“徽茗旧馆”秉承胡氏茶庄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以优质品牌赢市场的服务宗旨,如今又特约经销谢裕大黄山毛峰。来姜堰的外国友人、影视明星、作家学者、政府官员纷纷在此品茶留影。(顾盛杉 郭岁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9:37:31 | 查看全部

姜堰开发区“三位一体”受欢迎

姜堰开发区“三位一体”受欢迎

日前,江苏省姜堰市经济开发区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宣传以及参保生育险企业女职工的健康检查,别开生面地推出职介、普法、保健“三位一体”服务,深受求职者欢迎。
近年来,姜堰开发区每月8日定期举办劳动力招聘活动,实行全过程、全免费服务,为失地农民就业和用人单位招工发挥桥梁作用,既广泛服务失地农民就业,又着力把活动办出特色。今年的前几场职介招聘会,共为区内外1000多人找到了就业岗位。
为使本次职介招聘活动淡季不淡,该区除邀请区内外26家企业提供335个岗位进场招聘外,还邀请医务人员现场开展计生、保健知识宣传。区劳保所工作人员向求职者发放“签订劳动合同告知书”等宣传资料,开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引导求职者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次活动当场发放各类资料1000多份,接受法规咨询100多人次,为现场群众解答健康知识、进行各种健康服务200多人次。据了解本次招聘活动进场求职人员2000多人,有近300人达成意向。
广大求职者普遍反映,“三位一体”的职介服务,使求职者在逛职介市场的同时,不仅接受到一次法律法规的学习,而且还能享受到免费的保健服务。广大求职者赞誉说政府为老百姓想得太周到了,希望此类活动要多开展。(顾盛杉 于光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9:38:32 | 查看全部

姜堰房交会销售6500平方

姜堰房交会销售6500平方
    刚刚结束的2008年江苏省姜堰市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短短4天时间,近6万人前往看房、选房,现场看房人数达到3000多人,其中有近1000人与开发商达成购房意向并签订了意向性协议,有83人在现场签订了正式购房合同,总销售面积近6500平方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此次房交会主题为“和谐人居,幸福姜堰”,旨在活跃房产市场,塑造楼盘形象,引导市民理性购房,合理消费,推动姜堰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共有 13家房地产开发商参展。房交会上,参展单位工作人员和现场看房群众还以捐款的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真情。(顾盛杉  顾立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