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书记”走亲记
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虽已立春,但室外仍然寒意不减。刚刚上任的杨陵区揉谷镇新集村党委书记张娟宁一脸阳光,“我今天‘走亲戚’,村上要有啥事就给我打电话。”交办完手头工作后,张娟宁哼着歌走出村委会。
村上乡亲都说,1989年出生的张娟宁年轻能干、性格随和。张娟宁是新集村的媳妇儿,刚刚换届成了新集村的“领头雁”,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她“丫头书记”。
新集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产业村。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撑,新集村葡萄产业由小变大、由散变聚,成为村民致富的好产业,村民的腰包日渐鼓了起来。但葡萄怎么能卖得更好,还有没有开拓市场的更好办法,这位“丫头书记”心里有点打鼓。这次“走亲戚”,她想和村民多聊聊。
“爷,我今儿来,认个亲,葡萄栽植我需要向你取经。”张娟宁拜访的第一位“亲戚”叫丁均社,是新集村一位栽了30多年葡萄的“老把式”。
一阵寒暄过后,丁均社开门见山:“虽然咱们村子葡萄种植规模比较大,但都是老品种,丰产难增收。”
“对,你一下子说到咱的痛点上了。那么究竟啥品种好,适合咱这儿大面积种植?”张娟宁问得急切。
“‘阳光玫瑰’‘金手指’可以。”老丁说,之所以推荐这两个新品种,是因为他家去年种植的“阳光玫瑰”刚刚挂果,50亩葡萄卖了40万元。“这是头一年,一亩地收入8000元,要是丰产年,一亩地收入能上3万元呢!”
亩收入3万元!张娟宁心头一喜:“那你把种植经验给咱乡亲传授一下,能行不?”
“没问题,我毫无保留!”丁均社爽快地答应了。
我再给你说个好事,咱村上今年要建葡萄避雨棚,以后雨天果烂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张娟宁说。
“那太好了,建避雨棚我第一个报名!”老丁喜出望外。
临走时,张娟宁送给丁均社一把修剪果树的剪刀,“这是一把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金剪刀’,你用这把剪刀多尝试、多创新,通过传帮带把技术传授给大家。”张娟宁的话语中充满了期盼。 |